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南向北归>17、投资

17、投资

作品名称:南向北归      作者:尔玛天空      发布时间:2021-11-25 14:57:18      字数:4876

  我坐在院子里,望着天际淡淡的云柔柔的绿发呆。也许,人一过四十,真的会改变性情。自从暑期在山里度过,再一次体验了大山的舒适与自在,无论在汽修车忙碌,还是在茶庄闲坐,总会无由来地想起胡家咀、关门子、吊脚楼,想起儿时的种种伤心与快乐。渐渐能静下来听父母议论石家沟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也能渐渐的从中听出些意思,也就常常喜欢回山上住些日子,体验独特的故乡味道。
  老板儿得到大家的支持,将全村的道路全都建成了,村道四米五,组道三米。石家沟变了样,原本杂草众生的机耕道,经过整治,显得整洁敞亮,路基足足有五米多宽,路旁的排水沟整齐划一,档墙垒砌标准,砂桨勾缝灰白亮丽,水泥砂石配比足额够份,看来修路的老板做事靠谱,没有偷工减料。有了路,整条沟时刻发生着变化,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大货车,进进出出,弄出不少声响,整条沟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道路延伸,老板就沿路买林,加上村上和各组的集体林,总共四千多亩,林权证也逐渐更换成老板名字。每条路一旦通车,山上的油剧声便此起彼伏,一车车木料和烧火柴,断断续续地开始外运。
  上好的木料,一方300多元,一吨烧火柴200元左右。道路一通点石成金。千百年来,长在深山无人过问的林木,瞬间就能换成金钱。巨大的诱惑挠动着全沟人的心。拥有成片林子的人家,都在默默估算着价值,想方设法要把林木变成现钱。可现实却不是那样简单乐观。要砍树,先得到政府申请指标,批一米砍一米,多砍少砍都不行。否则,林业站的人会执法,砍一根两根教育批评,砍上十根八根就要罚款拘留,重的还会判刑。指标给谁给多少,必须找林业局,都是局长说了算,封山育林,绿化祖国,保持水土,那是百年大计,一般的干部沾不上边。况且,就算有了指标,大多人家只有老人和小孩,万万完不成砍树溜槽,去枝装车这样的繁重劳动。
  哪里有需求那里就会有市场。一种新的生意逐渐在山里流行。一些有门道的专业人士,整天在沟里钻林爬山,发现谁家林子蓄材量充足,适宜砍伐,便会寻到主人家,一口价买断,自己想法搞指标,组织人砍伐运输,主人家坐在家中数票子,各得其所。有人五万元买的林,最终卖了十几万,也有人十几万买的林,倒贴好几万。双方的讨价还价,考量的是眼光和经验,赌的是胆量和气魄。也有的买林子赚了钱,却因为运输出事故,赔个精光。用山里人的话说,买林子就是赌博,赌财运赌眼力,最终赌人品。如果一个老板儿不坑人不蒙骗,不昧着良心整人害人,诚心实意公平交易,最终会赚到钱。成百上千年的森林,就这样一片又一片的倒下,一个又一个山头,被剃得干干净净,可怜林中刚刚成长的幼树,也一并被放倒外运。光秃秃的山头,在满眼的绿色中尤其刺眼。有劳动力的家庭,会点一把火,将满地的杉针落叶烧成灰,然后种药栽树,来年就是一片绿,三五年后又是一片林。可更多的家庭无力投入,古老的土地任由风吹雨打。原本清亮的溪水,开始变得浑浊泛黄。
  老板儿买了林,自然会修路,这种买卖远比以林换路强。一时间买卖林地一股风吹遍沟头沟尾,家家户户都在议论,急切地想发财致富。凉水洞四周的几户人,也放话出来要卖林。凉水洞四周本无人家,平常人迹罕至,况且有了烈士陵园,大家多少有些忌讳,谁也不敢去盗砍盗伐。沿陵园一带,上千亩林地分属八家,近百亩杉木,抱大笔直,直插云霄,郁郁葱葱,惹人眼红。听说凉水洞周边的林要卖,我忍不住动了心。山区的地形总是沿着山体,向上形成层层台地,人们散乱独居。沿河谷的川道,海拔低气温高水量足,出行方便,适宜居住耕种,人口密度较大,常常几户人聚集,就地取材,用泥砂岩石垒成屋基,采伐林木建成寨子。沿山脊上行,海拔逐渐升高,水流减少气温偏冷人烟渐少,一两户相邻而居,相互照应。虽说山高水长,但是到了三四道台地,气候寒冷物产锐减,进出极不方便,便没了人烟。爬到凉水洞,就进入了三道台地,目光所及,异常平坦土脚深厚,泉水四季不断,水草萋萋树木葱葱。因为人迹罕至,花力气种下土豆,点上玉米,到了收获时节,常常被猴群野猪糟蹋。森林里藏着的动物,大多受国家保护,不敢开枪,不能下套。受了损坏,报告政府,虽然能够得到赔偿,但来来往往,十分麻烦,逐渐就不再耕种。只两三年光景,原来的耕地,就被杂木野草覆盖,显出勃勃生机。
  从儿时起,每年清明或春节,总会陪同爷爷来烈士陵园上坟扫墓。上了小学初中,以及后来当了教师,也常常在各种纪念日,爬上凉水洞,进入烈士陵园,接受再教育。对凉水洞一带,我是异常熟悉。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长年受到水的滋养,种啥出啥。土中有白玉,地内出黄金。如果买下来,成片的土地可以种植山区特产,好好琢磨,定会有好的收益。再不行,也可种药栽树,只是投入大周期长,但是可以稳赚不赔。人勤地不懒。关键是有头脑肯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我跃跃欲试,同彩妮儿商量。
  “回去弄几百亩地当地主?又回山上去?”
  “你不想回去啊?山上清闲安逸,人熟地熟,吃的用的都安全,空气都要好得多。这城里好是好,终究不习惯,还是山上自在。”
  “好是好,种的东西卖不脱咋办?几百上千亩,得出好多东西哦!”
  “种市场上常见的菜。山上季节晚三四个月,打时间差,上市晚价格高质量好,保险赚钱。”我信心十足。
  “莫那样的好事!说不准。”彩妮儿回忆道:“头尾的菜是好卖,要早就早点,要晚就晚点。每年都有菜贩子,在张家场收豆角蒜苔。有的发财有的跳岩。一张膏药,关键看自己咋炼!你怕不得行哦。”
  我又去听父母的意见,哪知都反对。“你都没正儿八经种过地,租地种庄稼,不得行。”母亲还没听完就摇头反对。
  “买地是个办法。不过种菜不现实,卖不脱几天就烂完。”父亲说:“可以种点好保存的,能卖就卖,卖不脱就甩到那里,至少不赔本。”姜是老的辣,父亲的话真让我长见识。
  大山里出产的东西千千万,易保存的干货成百上千种,核桃花生、木耳菌子、干笋竹荪,应有尽有。光菌子就有几十种,贵重的几百元一斤,普通的几块钱一堆。还有药材,量大的有黄柏杜仲,黄连玄参;贵重的有天麻川贝,白芨重楼。只要世上有人,就永远需要药材,是一门长久的生意。只是药疯子药疯子,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沉不住气说不定哪天就被害了。还有一条路,栽树造林,国家鼓励,各行各业都需用,不过时间长投入大,短期见不了效益。但栽活了树,就不怕天干地涝,也不管土肥地瘦,树木吸收着天地灵气,自然聚集着财富,在不知不觉中,成就着梦想。我左右权衡,虽然没最终下定决心做什么,但买地发展的愿望却更加强烈。回到涪城这几年,无论是茶庄还是汽修厂,经营收益都不错,大大超出了养家糊口的想法,大把的现金拿在手里无处可用,存在银行明显不划算,儿女读书的大额花费也还早,必须让资金动起来,赚尽可能多的钱。
  这种想法不断撩拔刺激我,一日三餐都不安生。几番想像几番推演,最终下了决心。便一趟又一趟地回到石家沟,同凉水洞周边林地的几位户主,不断的沟通协商,最终按照每亩130元的价格,转让了共计1200亩林地30年的使用权。林地里现有的木材,由户主半年内自行砍伐处理。流转合同一签,就先支了百分之三十的款。按照议定,林权证过户后,再支百分之五十;林地里木材全部砍完,结算百分之二十。沿着流转的林地,爬坡下坎地走了一遍,将1200亩林地进行了大体的规划,土脚厚实最平整的200多亩,最适宜种植虫楼白笈等草本药材。二十度以上的300多坡亩地,栽种黄柏厚朴杜仲等木本药材,林下再套种黄连。余下的坡度大,石头多的将近七百亩,最好栽成家杉柳杉,十多年可成材。
  回到涪城,依着自已的构想,我开始筹集所需的资金,落实黄柏厚朴家杉柳杉苗,重楼白笈黄连种。计划来谋划去,最终发现,最难落实的却是固定的人工和管理人员。一千多亩地,不可能一起投入遍地开花。只能逐步开始,逐年投入,资金压力小。从汽修厂和茶庄的收入看,完全能够应对,不会影响生活。各类种子苗木,只要价格适中,要多少有多少。重楼白笈投入偏大,可以从一亩两亩少量开始。也可以在林子里挖野生重楼,利用根茎自身繁育。这一切都需要人。如果几块地一起动,至少需要十几人。如果每年只做一件事,也应该不少于三五个。这项工作还特别择人。年青人不行,不懂季节不懂农活,工作做不到季节上,耽误就是一年。长期在山上,远离文明,必须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年纪太大也不行,种药栽树毕竟是体力活,整日爬坡上坎,说不尽的危险,腿脚不方便万万不行。最适合的,应当在四五十岁,懂得生产时节,尝过生活艰难,静心做事,愿意用劳动换取收入,支撑家庭发展。但是整条沟很难看到这样的青壮年,就连五十多六十岁的也屈指可数。这种年龄的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每个都做着自己的事,不可能去帮人。当然,人往利边行,如果待遇特别高,收益大过自己刨食,也可能请到人。总是东不成西不就,找不到合适的人,迟迟开不了工。地拿下来,一直不投入,不但白白地浪费着金钱,还耽误了光阴,闹得人坐立不安。每天安排好汽修厂和茶庄的工作,我就操心凉水洞周边一千多亩地,不断为请不到人纠结发愁。结果汽修厂的全体员工都很热心,仿佛自己买进了一片土地,按照心中的构想蓝图,为我出主意想办法,八方发动力量为我介绍工人。一有空,就为我出谋划策。
  几位老师傅的观点,最终改变了我:在大山里工作,只能请老实巴交,没见过世面,诚心做事的人。稍稍读了几天书头脑灵光的,不是外出打工了就在做着自己的事,不会来出苦力,挣这几个辛苦钱。在农村,所谓老实人,就是变相说这种人不是呆就是瓜,或者天生有残疾,走不到人面前。人手实在不够,还可以请一些五六十岁左右的妇女,这些人孙儿孙女带大了,无事可做,外出打工没人要,能够打一份工每天挣几十元,做事会尽心尽力。再请一个年纪较大,熟悉山里情况,无处打工的老农民,帮助分工派活。这个老人必须经验丰富,真诚厚道,老板儿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甚至可以只找这样的老人,其他的让他去办理,哪用得着当老板儿的整天自己在这儿焦头烂额。看来我虽然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几十年没离开乡村,其实一点儿也不了解乡村。真是智慧在民间,高手在民间,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照这种思路,立马想到崇伦爷,真的将事情交给他,哪里用得着我这般焦虑瞎操心!我跑回石家沟,找到崇伦爷,一五一十讲了事情原委,请他帮忙。
  崇伦爷为难的说:“立军啊,不是我不愿意。有难处,你知道荣贵爷的孙儿崇智兄弟也买了几千亩,没人管,喊我帮他照看,每个月给我开钱。我这个年龄,同你家老人差不多,六十几了,能力有限跑不动了,做不好两份差事。一个人挣两份钱,事情做不好,逗得人家背后说,不背那个名。”
  “你身体好得很,比我老汉儿强。请你帮我经管就行了,不用你动手。主要帮忙召集一批人,分工派活,计划着来去,调度着做事就对了。大爷嘞,这条沟,哪里去找人嘛!你可是这条沟的老资格,哪家哪户你不熟。”看来,真的找对了人,崇智请他说明他有经验,手中有资源。听他的意思,内心是愿意的,只是担心有人说七说八。
  说了好半天,崇伦爷终于开了口:“也是,山上的人哪个不是活到老做到老哦!好多七八十岁还在背粪砍柴,我这把老骨头,亏你们看得起,就尽力做点事。”
  接下来就简单了。只用半天时间就搞定一切。议定工钱为男劳力50元一天,女劳力30或40元一天。包吃住两干一稀,一顿酒一包烟,每人每天生活费不少于15元。具体的请人派活吃住安排,都由崇伦爷负责,他的报酬60元一天。崇伦爷给我建议:“柳杉家杉栽密些,长到七八年就间伐可以先见些钱。先请七八个人,一天栽六七亩,撵在雨水节前后,一年弄两三百亩,争取三年栽完八九百亩。如果急,下半年还可栽一次。要想活得好还是雨水节栽稳当,钱也不白花。树栽完再说种药材。这样资金不打挤,请的人也看得出好鐅,出工不出力油尖耍滑的就不要,留下几个实诚人,以后就请成长年。树栽了草要砍两三年,还有三四百亩地要种药材,都需要人。侄孙娃你放心,信得过我,就当自己的事情干,计划好不窝工不害你!石家沟几十年,这张老脸输不起!”
  姜还是老的辣,比我想得还仔细。大体可以估算,一年中栽树一个月砍草维护两个月,按500个工计算,每人按50元工资20元伙食,一年投入三万五,压力不大能承担。就这样,投资山林经营的事最终落了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