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赣江源的春天>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作品名称:赣江源的春天      作者:赖辉      发布时间:2021-07-17 12:53:56      字数:5007

  现如今根据赣江源科学考察小组的专家实地反复考证,2001年8月16日江西省科技厅评审确定,石城县横江镇洋地石寮河南溪的石泉1号为赣江的源头。位于东经116°21′42″,北纬25°57′48″。主峰赣源岽海拔高度为1151.8米,源头高度为1110.8米,因此石城为江西母亲河赣江之发源地。赣江源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100.85公顷。从源头至赣州八境台下为贡江,全长296公里,每年向赣江输入优质一类水一千万立方米,有江西水塔之称。
  2002年10月由赣江源科学考察组雕刻的赣江源头经纬度、考察时间、科考人员的黑底金字石碑耸立在此。
  由中国诗词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孙轶青先生题的“赣江源”三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飞瀑相映成趣。诗曰:
  山峦挺拔九重霄,半挂飞流百丈高。
  白练空悬三叠浪,朱书潇洒八旬刀。
  云潭水影藏龙气,谷底甘泉出石寮。
  暑月路遥情未减,登临绝壁看腾蛟。
  每一个古村都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动人的故事,这里的先民从哪里来,因何而来,为何选择在此落脚。他们肯定看中了某地或风景优美,或土地肥沃,或交通便捷,从此便不再流浪,决定安定下来,开山劈田,筑屋定居,繁衍儿女,代代传递。这就是最早的客家先民。例如:浮源赖氏;朗际肖(萧)氏;带源管氏等,每一个古村都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遥远的过去。透过镜子,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先民的音容笑貌,可以听见他们在跟我们讲述一生的传奇。
  如今赣江源头东肖田朗际位于肖田的西北角,距离肖田约二十华里,虽是省级乡间公路,可是道路狭小崎岖,弯多坡陡。朗际村处于大山深处,通往朗际的路由山底经山腰向深山迂回,正所谓的山路十八弯。山路如蛇,蜿蜒曲折向前爬去,时而钻进林子,时而钻到水边,时而钻入云间。路上景色艳丽,无边无际的绿陶醉来自各方的远朋。间杂植物的清香与各种野花的馨香袅袅袭来,令路人的身心倍感舒爽。偶然间婉转悦耳的鸟鸣时时缭绕,山间的溪流时而潺潺作响,时而轰然有声,有如一个庞大的乐队在演奏名曲,奏响赣江源头的乡间民曲,这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农村缩影,复兴中国梦江西农村的真实写照.
  到达村口,便是“赣江源头第一村——朗际”的大理石牌楼,朗际古称良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千年古村”,是客家先民肖(萧)氏南迁的第一站;历史上曾出现过进士等贤达达四五十人,至今也保存有古亭、古宅、古树、古祠、古牌坊、古墙头等大量的古迹,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象征贞节孝义的“节孝坊”、清朝进士牌坊、萧氏公祠等古建筑群保存最好。“节孝牌坊”是清乾隆皇帝为旌表萧行三之妻黄氏贞节而设立的。据传,黄氏生育三子后,十八岁丧夫,从此未改嫁,凭一己之力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后三个儿子均考取功名,待其衣锦还乡时,黄氏却因积劳成疾已经病故。儿子们感念母亲的德孝,奏报朝庭。乾隆皇帝闻悉后,特下诏立此节孝牌坊,以表黄氏贞节、子女孝道。
  近年来,朗际在政府领导下正在进行秀美乡村建设,靓丽的新居如雨后春笋竞相拔节,古老的村庄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时代的检阅。但这座代表传统价值观的节孝牌坊依然挺立在新居中间,保留下来的古祠中,还有曾经中得明朝进士的萧淳仁及其弟萧淳粹、同宗兄弟萧氏分别建造的“淳仁公祠”、“淳粹公祠”、“天山公祠”,这三座公祠建筑风格类似,规模庞大,皆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尽管现在有的地方有些破损了,甚至在屋顶长出了一些杂草,但我们依然可以透过其砖斗拱、花纹砖、祠堂天井、扁面砖窗、莲花砖窗、八卦藻井、鳌鱼饰角等这些局部细节去窥视古人的杰出智慧,感受他们高超的建筑技术。
  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其实是古人留下的建筑艺术的教科书,我们在翻阅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心灵的对话,来嫁接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文化的根是不能忘的,根植于民间的这些艺术更是必须珍惜的。朗际人留下了这些东西,就可以让他们的后人继续欣赏古代的建筑艺术,感悟和领会他们祖先的智慧,欣赏其先祖的才华,学习和继承其先祖的美好品德。这是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客家人的荣光。
  其次是“赣江源头第二村——带源”,同样是一个千年古村,是宁都管氏的聚居地。放眼远眺,可以看到山间盆地中间的千亩良田,而盆地的边沿,安详地摆放着一个大村落。村落怀抱良田,栖息在山脚下。村落的前端,赫然矗立着一座别致的牌楼,走近一看,方知是“管敏春尚义坊”。
  带源是一个有故事的古村。相传,明正统六年,天下大旱,百姓饥荒,于是,肖田带源义士管敏春,发动村民捐粮,共捐得三千六百石(合18万斤),悉数上交朝廷。皇上深为感动,为表彰管敏春义举,特赐尚义牌坊,予以世代铭记。今依然可见牌楼门楣上书写的“旌表尚义”四个大字,四字的上方是“敕赐”二字。牌楼用清灰色麻雕石打造,大气而精致,简约且典雅。
  带源作为千年古村,同样保留有许多古迹,如古祠、古井、古街、古牌楼、古驿道等。我们沿着古驿道向村子里走去。这段驿道依河而修,路面镶嵌鹅卵石,今虽有残缺,仍不失浓浓的古意。我走在上面,想象着数百年前这里的繁盛与热闹。当年,带源是宁都北部通往广昌、宜黄、南丰等县的重要一站,来来往往的行人、商队一定很多,宁都北部的学子要赴京赶考,大概也是走此驿道。走着走着,我似乎听到了嘚嘚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人马擦着我们的身子走过,消失于远方的山谷。
  不知不觉又想到了简心老师的精品散文。
  “乱石蹦云,惊涛烈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个风雨如磐、血气填慵的地方,以至它的村坊瓦巷中,每一口井、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写满侠肝义胆。在民族历史抉择关键时刻,那些深居赣南山区的作田佬、木客、铁匠、打锤佬及其他,昂着头,硬着颈,忍着痛,一群一群,丢下锄头与勾刀,一批一批地冲到了最凶险的浪口风尖上。他们金刚怒目的血性,在这块鲜艳的土地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挥洒。从男人到女人,从老人到少年,从房舍到盐谷,从衣被到钱币,甚至每一双草鞋每一块门板……赣南人咬着牙根,抛家舍业,前仆后继,家园作战场,热泪成热血,亲人变亡人,绝望变守望……一切,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
  
  如今的赣江源头,风景如画,人间仙境。 沿石板路前行,一排排徽派风格的新民居突现面前。黛瓦白墙、小桥流水;古木掩映、鸡犬相闻……青山绿水映新居,相伴相生成一体,使整个小村看起来就像一个偌大的江南盆景,盛满了江南艺术的风情韵味。去年就有一半的村民在这里建新房,为打造成旅游小村,改造点沿袭徽派建筑风格,新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依山而建。
   
  节孝牌坊,省政府1987年12月28日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坐北朝南,青灰麻石垒砌,四柱三门梁柱结构,牌坊错落有致,造型精美,通体饰以精美的花卉浮雕图案。其正面书有“旌表儒童萧行三之妻黄氏坊”字样,上端书有“圣旨”,背面书有“节孝”大字,是清代乾隆年间为该村萧行三的妻子黄氏所立。 在村东河岸,萧氏三公祠“淳仁公祠”“淳粹公祠”“云山公祠”并肩耸立,飞檐翘角,圆柱雄伟,结构端庄,极有气势。
     
  俗话说,靠山吃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朗际村四周是成片的阔叶林,适宜野菇,红茹和灵芝的生长繁衍。村民们就进山采取,后来采的人多了,菇就少了。野生的少了,就人工种。他们把树砍倒,砍个截口,放入菌种,家家户户都有大棚种植,香菇产业由此发展起来。成千上万的香茹流通到全国仍至全球。那些年,村里一年产香菇500多袋,要吃掉2000多万立方米木材。这是全省食用菌之乡,从这的山货转运到全国各地。
  
      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可是,山上的木头也被香菇越“吃”越少。面对成片成片阔叶林的消失,生态环境渐渐恶化,小溪的水越来越浑浊。再也不能这样干!2008年,为保护赣江源头,乡里关停了食用菌产业。为帮助村民进行产业转型,村里引导发展了竹笋、箬叶等绿色产业。如今,村民九成以上收入均来自绿色产业。
   赶植树好时节,村民徐平进夫妇上山补植杉树,昔日的砍树人摇身一变成了植树人。树越来越少,徐平进看在眼里,忧在心上,要是没了树,这香菇可无法生产了。当年乡里要求关停食用菌产业,种上10万株杉树、松树。号召习主席的口号,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1000多亩山地重披绿装,水土流失地得到治理。朗际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据监测,源头的水常年保持地表一类水标准。可以免费享受秀美的山水,从今年开始,搞起了农家乐,为赣江源头吸引来的游客们提供服务。
      
      “造绿”,更要护绿。 两间灰褐色的房屋破烂不堪,房顶上的瓦片七零八落,到处是残垣断壁,这是蓝茂的老屋。屋前才50来米的稻田里,到处都是野猪的脚印。从山林到稻田之间,竟被野猪踩出一条新路来!每天天一黑,成群的野猪就从山林中大摇大摆地来到田地里,用嘴拱、用牙咬、在田地里打滚,一头野猪,一夜之间就能糟蹋几亩庄稼,一年的辛苦劳动一夜之间就没了。
      为驱赶野猪,村民们想过很多办法,在田地里扎假人,天黑就拿着脸盆、锣鼓、竹筒等不停地敲打。时间长了,就不管用了,现在野猪已经敢当面和人抢庄稼了。
    农户喜忧参半,喜的是生态环境改善了,山青了,水净了;忧的是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增加,与人争食了。问起究竟有多少野猪,村民们答案不一,没人能说清楚。今年62岁的蓝发说:“一年比一年多,成群结队,有白的,有花的,还有棕色的,少则三五只,多则十多只。
      猎杀也许是最终的选择。这里的村民肩负着为赣江输送一江碧水的责任,选择的是保护,再保护!于是,村民们慎重考虑后,决定生态移民,为野猪等动物让出空间。村民们亲手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整体搬迁到梅花坪村。年纪这么大了,还要搬迁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重新创业,蓝发的老伴一时想不通。可蓝发却不这样想,他对老伴说:“哪一方水土不养活人,大不了就是苦点累点,但这是为了源头活水,我们作点奉献是应该的。”
     
      古朴的民居,纯朴的村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我们眼中这里已经是世外桃源。历经产业转型的阵痛、家园的迁徙,朗际村重新焕发出迷人的生态魅力,源头活水汩汩而来,一路欢歌,捎来山村动人的新诗篇。
  根据科学证实,赣江源头位于武夷山脉江西瑞金市、石城县与福建长汀县交界处的石寮岽,宁都肖田是赣江源头东,无论是东西南北位置,赣江全长800多公里,流经5个设区市和20多个县(市、区),有大小两千多条支流,是我省最大的河流,就水量而言,是长江的第二大支流。赣江的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8%。然而,赣江的源头在哪里?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无一定论,《辞海》、《江西省情汇要》的叙述结论相左,成为一大憾事。由一批专业工作者组成的“赣江源头科学考察小组”深入赣江上游各支流腹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综合性考察,认定赣江源头位于武夷山脉江西瑞金市、石城县与福建长汀县交界处的石寮岽(专家组将其命名为“赣源岽”。岽,dōng,与“冬”同音)。2001年8月16日,此考察项目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赣江源头从此有了科学定论。源头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风景独特。
  赣源岽为赣江源的至高点,由陡峭的山脊攀援而上,周围是几百米的杜鹃林。登上峰顶,海阔天空,豁然开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见山势逶迤,如长龙奔腾;群峰屹立,似天神护水。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好一幅人间美景,天然图画。赣江源头在赣源岽下的丛林山谷中,这里就是千里赣江的发源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水从岩缝中落叶下汩汩而出,涓涓的泉水顺着山谷的石缝源源不绝、勇往直前,时而悠然,时而狂奔,一路前行,一路欢歌,溪流越来越大,其声越来越响。过沟堑冲崖击石,下绝壁奋不顾身,形成势不可挡横扫千军浩浩荡荡的激流。
  赣江源有八瀑,石井山瀑布位于峰峦陡峭之百丈悬壁。由神龙飞天、神龟祝寿、竹海连涛、天然氧吧等景观组成。春夏雨量充足,时发暴雨,是观赏赣江源瀑布的最佳时机。身临其境,感受尤深,未见其面,先闻其声,狂啸轰鸣之声穿林而至,阵阵凉气袭透全身。峡谷之中,一挂白瀑破空而出,飞流而下,俯瞰如蛟龙入海,仰望若神龙飞天。飞瀑击石,珠花万点,碎玉飞琼,雾气迷漫,真乃大自然之壮观奇景。瀑布下面之潭水,深不见底,水面涟漪,圆波荡漾。潭边绿荫丛中斜横几杆翠竹,轻摇枝叶,犹如向游人致敬。偶尔有山龟出来致欢迎辞。丽日中天,碧水漫地,水色天光,美不胜收。溪流两岸,翠竹遮天,微风吹动,婀娜摇曳。竹涛声声,演奏江南丝竹之乐;松岚阵阵,传唱山水天籁之音。
  完结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