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玄宗皇帝逃出长安
作品名称:龙凤隐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1-07-13 10:11:01 字数:4398
安禄山占领洛阳后,玄宗皇帝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命令哥舒翰率领20万大军镇守潼关。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命令儿子安庆绪率领大军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
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诏命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战。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到那时再攻打,便可不战而擒。与此同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因此他们二人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二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捣毁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杨国忠的话,对郭子仪、李光弼的良谋置之不理,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庞忠等率10万大军继后,另派3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入狭窄险地。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狭窄险道,难以展开,死伤很多。
面对危急情况,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杀出一条生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唐军无法前进。唐军被浓烟遮住了目光,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也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
这时,崔乾佑命令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被前后夹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动地,一片惨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带数百骑逃跑,从黄河西渡进入潼关,潼关外挖了三条战壕,都是二丈宽一丈深,人和马掉进沟里,一会就填满了,后面的人就踩着尸体过去。
灵宝一战,唐军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六月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撤到关西驿,张贴榜文招揽失散的兵卒,想要继续把守潼关。吐蕃将领火拔归仁带着一百余骑兵包围驿站,进去对哥舒翰说“贼兵来了,请元帅上马。”哥舒翰走出驿站上马,火拔归仁及众将磕头说:“元帅拥有20万兵马,一场战斗就把他们都抛弃了,有何脸面再见天子?且元帅没有见到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遭遇吗?请元帅投降安禄山!”哥舒翰不从,火拔归仁就把他的腿绑到马肚子上,连同其他不顺从的将领一起投降安禄山。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朝野一片混乱。人们都清楚,潼关既破,长安已无险可守,叛军杀入长安是迟早的事。此时长安已经是一片恐慌,后宫的女人们都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到处是一片哭声。玄宗皇帝为了安慰众人,亲自在勤政楼召开紧急会议,慷慨激昂地表示要自己亲征,将叛军剿灭。但是这时候还有谁相信皇上的话呢?亲征?像目前这个局面,皇上带兵亲征不是去送死吗?于是后宫仍然是一片哭声。后宫的女人们都知道,一旦叛军攻入长安,后宫的女人们将是怎样的命运。
到了这时候,最感到悲哀的就是杨贵妃姐妹了。他们知道那无穷无尽的荣华富贵已经享到头了。但是他们对皇上还存有一线希望,只要皇上活着,就有希望。于是杨贵妃姐妹极力劝说皇上要想办法逃出长安。只要逃出了长安,皇上有数万御林军保护,安全应该没有问题。
作为宰相,杨国忠也在苦苦思索着朝廷的出路。忽然,杨国忠想到了巴蜀,那巴蜀可是个好地方啊,自古以来,巴蜀就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三国时候,刘备就是在巴蜀成就了帝业。如果皇上能够去巴蜀暂避……杨国忠曾经担任过剑南节度使,对巴蜀的情况很熟悉,便于自己控制局面。其实早在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口号发动叛乱的时候,杨国忠就预感到局势严峻,已经在巴蜀军事要地加紧修筑城池,储备军用物资,以做应急之用。杨国忠想到这里,于是心中有了主意,对玄宗皇帝说:“陛下,潼关失守,长安难保,唯一的办法是驾幸益州。益州是天府之国,北有秦岭天险,叛军难以进入,等陛下集聚了力量,再图收复长安。怎么样?”
玄宗皇帝神情忧郁,用怀疑的语气说:“你是要朕逃出长安,去巴蜀避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去巴蜀的道路可不是好走的啊。”
“皇上呀,虽然去巴蜀的道路不好走,但是目前这局面,东边、南边和北边都被安贼叛军占据着,没有道路可以突围啊,所以也只有往巴蜀这一条路可走。皇上,事不宜迟,必须马上出西门逃生啊!”
玄宗皇帝无可奈何地说:“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准备吧。”
十一日,杨国忠召集朝廷大臣商议,如何保住朝廷,众大臣都涕泪交流,谁也说不出好办法。杨国忠看到大臣们都流露出对自己的不满,说:“人家告安禄山谋反已经许多年,本官也曾多次提醒皇上不要相信安禄山,但是皇上就是不相信,所以今日之事,为杨国忠是没有责任的。希望各位不要用哪种眼光看我。”
十二日,玄宗皇帝在勤政楼召见朝廷大臣,但是许多大臣都没有来,玄宗皇帝知道现在自己没有威信了,许多大臣都对自己失望了,不由大怒道:“杨国忠,告诉所有朝廷大臣,朕要亲征!”说罢,愤怒地回宫了。
玄宗皇帝心中明白,亲征只是一句气话,以目前局面,也只能去巴蜀暂避了。当天晚上,玄宗皇帝要高力士传旨,要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禁军,给每位禁军士兵赏赐钱币,把宫中九百多匹好马喂饱,备好鞍鞯,时刻准备出发。这天夜里,玄宗皇帝辗转反侧,想了许多许多,有对自己政绩的回顾,也有对近年以来诸多过失的反思。玄宗皇帝第一次陷入深深的后悔之中。
杨国忠却彻夜未眠,到了后半夜,杨国忠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把玄宗皇帝叫起来,问皇上:“陛下,是不是把左藏的财宝钱币统统毁掉?”
左藏是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的国库。杨国忠的想法是毁掉这些财宝不让叛军得到,玄宗皇帝思忖良久,说:“贼兵得不到财宝就会搜刮百姓,不如把它们留给贼兵。”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清晨,玄宗皇帝带着杨贵妃四姐妹和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等近臣,在陈玄礼的禁军保护下,从延秋门出逃。
由于玄宗皇帝和皇家亲眷、杨贵妃姐妹、朝廷文武大臣和朝廷各部门官员都需要撤出,所以随行队伍庞大。庞大的队伍在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六军十多万人的保护下,从长安禁苑西门延秋门出长安城,向西逃跑。大诗人杜工部也在出逃队伍中,当杜工部出城之后,沿途所见,感慨万千,有《哀王孙》记其事,诗曰: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又有诗人薛昭蕴的《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叹咏延秋门: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却说玄宗皇帝仓皇逃出长安,一路向西奔逃。由于官吏嫔妃大都随驾西行,随行队伍庞大,需要服侍的人不少,所以行进速度受到影响。还有一个重要情况是,沿途的父老百姓常常挡住车驾,恳请皇上不要舍弃社稷。到了此时,玄宗皇帝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只得任由军士驱赶百姓。但是这样以来,不免耽搁不少时间,所以西行并不顺利。
玄宗皇帝一路仓皇逃生,昔日天下万民敬仰的九五至尊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耻辱、愤怒、惊恐、悔恨,各种情绪缠绕在一起,相互交织,像一条曲曲弯弯的蛇,将他愈束愈紧。在过渭水便桥的时候,杨国忠提议,为阻断追兵,确保安全,不如把便桥毁掉。唐玄宗听了这话,说道,“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于是杨国忠这个提议作罢,便桥得以保存。朝廷官员与军士们都认为,玄宗皇帝没有听从杨国忠焚烧左藏、便桥的建议,算是还有仁慈之心。
此时的玄宗皇帝面对便桥,他的内心犹如波浪翻腾,想了很多很多。当初唐太宗面对强大的突厥骑兵犯边的累卵之险,英雄如太宗皇帝,做出的抉择是一面打一面谈。用疑兵之计迟滞突厥进犯,以九五至尊亲临渭水,数落颉利可汗背信弃义,最终同突厥杀白马立盟约,为唐王朝的走向强盛赢得宝贵战略期。在其后岁月里,唐太宗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最终在李靖、徐世勣、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文臣武将的共同辅佐下,平突厥一雪前耻。今天玄宗皇帝以太平天子身份西逃途经便桥,想到自己祖辈的丰功伟业,难道不会悔死愧死?玄宗皇帝既让保留便桥,又让宦官王洛卿在前面告谕各县官员,要他们做好迎接车驾的准备。
西逃队伍来到咸阳望贤宫时,原指望可以好好吃一顿,不料宦官王洛卿早已和县令逃得无影无踪,此情此景,更是让玄宗皇帝大为吃惊,自己的臣属奴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离心离德了?随行宦官眼见如此情况,只得四处征召人员,希望有人能够前来服侍皇家出行,命令下了很久,依旧不见有当地官吏臣民前来进见。眼看玄宗皇帝一行饥肠辘辘,杨国忠命令去附近乡里买胡饼充饥,附近村民听说皇帝爷在此受难,纷纷争献粝饭,夹以麦豆。这些平日里吃惯山珍海味的贵族们,此时不再讲究进餐礼仪,更顾不得皇家体面,争抢着用手扒拉着吃,片刻之间就把村民送来的粗茶淡饭吃光了。
吃了饭,玄宗命令拿出钱来酬谢村民,村民们看到皇上落魄至此,很多人都哭了。玄宗皇帝此时也流眼泪了。村民中有个叫郭从瑾的老者,这时进言道:“安禄山包藏祸心,原非一日,也曾有很多大臣前往报告陛下,可是陛下你对前来进言的人,采取的是诛杀的政策,这样一来,慢慢也就没人在说真话了。这才造成了现在叛贼肆虐,皇帝陛下颠沛流离的局面。”
郭从瑾的这番话,说得玄宗皇帝无言以对,旁边侍立的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有的羞愧无言。郭从瑾继续说道:“先王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出现,务必以求访忠直贤良之臣辅佐。臣还记得早年间宋璟大人为相,多次进谏直言,陛下也能够采纳,虽然直言让陛下不快,可是天下赖以平安。可是后来呢,朝廷之臣以直言为讳,在皇帝陛下面前唯有阿谀奉承,这样做的恶果是陛下对阙门之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我们这些乡野之人,却早知道终究有这么一天到来,可是我们虽知道天下倾危,却没有门路上达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