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蓝色的海洋>第十七章 潜水高压舱

第十七章 潜水高压舱

作品名称:蓝色的海洋      作者:苏晓蔡      发布时间:2021-07-08 15:32:53      字数:4416

  过完元旦,徐潜水长就开始抓苏潇清这批新兵的训练。先开始,给每人一册潜水规则和一本潜水教材,让苏潇清他们首先把潜水规则看透,关键的地方一定要背出来,然后再将潜水教材里在高压舱里如何做好在压力增大的同时,怎么样才能鼓起自己的耳膜,以保护耳膜不被压破进行了讲解。
  潜水长就自己的亲身体验再结合潜水规则和潜水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讲解时说:“首先,我们潜水员的职责就是后勤保障工作,是为了探摸、打捞、搜救、解除缠绕在螺旋桨上的绳、网类等任务。如遇海上船舶翻覆、潜艇在水下失事等事故时,我们潜水员就会冲到救援一线。”潜水长说着,拿起潜水教材让同志们一起翻到了潜水分为轻潜和重潜部分,继续讲解道,“同志们应该从字面上也知道轻潜和重潜的区分了吧。顾名思义轻潜就是头戴面罩、身背氧气瓶、脚穿脚蹼的那一种类型的,它一般潜水深度在40米以上;而重潜水装备就是头戴头盔、身穿潜水服、脚穿有铜铝制成的鞋,它能使潜水员潜入到更深的水域,一般在60米以上,水下可作业2个小时左右。此外还有饱和潜水。饱和潜水是指更大潜水深度可达到400多米。参加饱和潜水实验的潜水员则要承受更为严苛的选拔(堪比航天员选拔)。我们潜水员在海军中是个专业兵种,与大家常说的‘蛙人’不同。‘蛙人’只是民间的俗称,并非专业的军事术语。我们潜水员则需要掌握更为复杂的专业潜水技能,并能够执行各种水深的复杂搜索、搜救任务,但一般不携带武器,不执行一线作战任务。”
  徐潜水长说到这儿看了看大家,停顿了一下,好像是让苏潇清他们能及时地把自己刚才所说的知识尽快消化,然后继续说:“请同志们注意,在水下,我们要承受巨大的水压,还有大量运动带来的疲惫感,冬季的时候还有水温的考验。请同志们务必要做到的是,每一位潜水员潜水深度越深,在上浮过程中的减压时间就越长。如果不减压,在高压下溶解进潜水员身体内的惰性气体会残留在身体组织中,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
  苏潇清他们听到这儿,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还流露出了一些紧张的神情。苏潇清本想问潜水长的,如果减压不到位会不会危及生命?但是没敢问。
  徐潜水长接着说:“我们潜水员在大海里作业,有时在几十米深的水下,由于水下阻力大,加上暗潮、涌浪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在陆地上完成同样的工作要多消耗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体力。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潜水员,除了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我们无论是在湖泊,还是在长江和大海里潜水作业,它在强度的运动是有些差别,如有潮汐、有涌流、有伸手不见五指等不可预测的因素,水下的艰难度也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身为一名潜水员,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要有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当然,潜水作业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常常与危险相伴,有时还要预防鲨鱼等对人类最具伤害和攻击性的动物。我们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经常需要携带防鲨剂和潜水刀,用以驱赶鲨鱼和水下自卫。潜水员每一次在水下作业,说严重点,就是危险与生命并存和面对死神的亲吻。尽管潜水员们早已将生死安危置之度外。还有,我们常常要搞一些潜水救援的演习。潜水救援比我们平时训练的难度和危险性更大。由于在救援时,潜水员对所到水下区域、结构不熟悉,我们在没有时间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开展救援,这就充分体现出我们潜水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潜水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有健康的素质,果敢处置好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我们的杨班长同志,去年在接到某水库一艘沉船搜救失踪人员的紧急通知时,把自己的潜水装具让与幸存者,自己从数十米水下出水后出现双眼通红鼻孔流血,耳朵胀痛。最后荣立三等功。”
  潜水长讲到这儿问苏潇清他们道:“同志们,为什么潜水员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苏潇清他们都摇了摇头没有谁敢回答。
  徐潜水长的脸上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的神情,继续说:“潜水员流鼻血是不好的。据专业人士介绍,流鼻血是典型的潜水减压症征兆,是潜水员在水下高压环境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水面正常气压过程中,由于上升减压幅度过大、速度过快,溶解在肌体的气体来不及随呼吸排出体外,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流鼻血和手脚发软,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休克甚至猝死。所以,高压环境是潜水员身体的大敌。在正常环境下,人体承受相当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而在潜水时,每下潜10米就会增加相当于一个大气压的压力,潜水员在潜水作业中,身体要承受少则相当于几个大气压的压力,多则相当于十几个大气压的压力。”徐潜水长说到这儿后对杨班长说,“具体的一会儿请杨班长和同志们说说。”
  杨班长向徐潜水长点了点头,说:“同志们,徐潜水长刚才讲了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潜水员,不但要有熟练掌握潜水技能的本领、过硬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有健康的素质,果敢处置好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所以我们潜水员首先一定要多学习专业技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我们现在还没有下水训练,当然,总有一天同志们都会下第一水的。在下水前,我们还要在自己的高压舱里加几个大气压,测试一下同志们的耳膜。我们那一年同一批潜水员入伍的,分到舟山部队的,就是在高压舱里自己没有当一回事而把耳膜给压坏了,最后只好当水兵。但是同志们一定要知道,潜水作业是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比如,水深每增加10米,潜水员身体就要多承受一个大气压的压力,对耳膜、鼻腔、血管等组织造成负担。潜水员若遭遇暗流,极可能被卷入深水区,消耗极大体力,失去身体控制,并可能因水深和水流的变化导致潜水病。潜水病有好几种,如减压病:从水下高压条件急剧地回到常压的地面时所引起的障碍;压差使眼球表面附近的血管扩张、渗液,最后破裂和出血;中耳内也能产生压力差,可能导致鼓膜破裂,引起疼痛和听力损害;鼓膜破裂通常可以愈合,但如有感染则不易治愈;气压差对鼻窦也可能造成类似的损伤,引起面部疼痛或头痛。
  “还有肺气压伤:潜水员在水下10米处时,肺内充满气体,当潜水员上升时,如果不能顺利呼出这种压缩气体,其体积会增加一倍,可能导致肺过度膨胀,甚至造成死亡;还有氮麻醉、二氧化碳中毒等等。一名合格的潜水员,从新兵入伍后下到部队学习潜水理论知识开始,到真正能够独立自主执行潜水任务,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为了维持身体对水下高压环境的适应性,潜水员会定期到高压舱进行加压训练。这你们都知道的,教课书上写着呢。”
  苏潇清、邹优军、黄慎晨听说后心里有些紧张,但又迫切地等待着进高压舱的感受。
  进高压舱试压训练的那一天终于来了。那天,张副班长带着成建国、邹优军、苏潇清、黄慎晨几个新老兵一起进了高压舱,而且都穿着大衣。这个高压舱实际上就是个铁罐儿,不同的是里面除了通氧孔,各种各样的仪表盘等,还有电话和两排很松软的沙发。
  苏潇清他们刚一进去,那个圆形的铁门就被外面的潜水长关紧了。那时,苏潇清的心“咯噔”了一下。在这个小小的高压舱里,似乎与世隔绝了,心里感到沉闷。
  “滴铃铃”。高压舱内的电话铃响了。苏潇清望着高压舱里唯一的一个比脸盆还小一圈的窗口,看到潜水长和张副班长拿着电话相互在说着什么,最后只听到张副班长说:“好的。开始。”
  苏潇清看到这突然感到自己就像哪部电影里演的,只要阀门一转,舱内的人就会死亡似的。
  一会儿,高压舱里传来了“咝咝”的供气声,一会儿,这“咝咝”的声音比开始大了。
  “滴铃铃”。电话铃又响了起来。
  张副班长拿起电话机对着话筒回答着“一切正常。”
  渐渐地苏潇清的耳膜觉得开始有些往里压了。苏潇清便按照书本上和进舱前潜水长和杨班长所教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鼻子,抿紧双唇,然后用力鼓气,耳膜便会往外撑开,这样子就可以保护耳膜,不会因气压加大后压破耳膜。苏潇清刚刚鼓了一口气,耳膜撑开了刚想放手,耳膜又被压了往里了。苏潇清知道这时的气压肯定已有二个以上的大气压。这是苏潇清在教课书里看到的。
  “嘀铃铃。”电话又响了。张副班长拿起话筒,扫视了大家一眼回答道“一切正常”就又挂上电话。
  成建国问:“你们感觉有没有感到哪里不舒服的?现在压力已接近四个大气压了。”
  大家都摇摇头。可是苏潇清感到奇怪的是:新兵们的手没有离开过鼻子,而老兵成建国和张副班长却不用手。苏潇清就好奇地问成建国:“成班长(新兵见老兵都是称班长),你怎么不用手捏鼻子呢?”
  “这个以后你们也不需要的,只是现在你们还没掌握要领”。成建国回答道。
  “这还有要领吗?”邹优军问。
  “对呀。”成建国顿了顿不想说,可最后还是说了,“先将嘴张开,然后抿紧双唇,将嘴里的唾沫往肚里一咽,马上耳膜就往外鼓。不信你们试试。”
  苏潇清他们几个新兵试了试,可结果没有任何效果。
  张副班长说,“你们不要急,也有你们这一天的。”
  黄慎晨问:“班长,现在大概有几个大气压?”
  “大概五个大气压。”张副班长回道。
  “您怎么知道的呢?”邹优军问。
  “这很简单,说话声音没变,舌头没觉得短,那气压肯定没到九个。”张副班长回道。
  “难道说气压越大,那这个舌头就越不灵活了吗?”苏潇清急问。
  “发给你的书没看?”张副班长猛然一冲。好奇的新兵们都把头往大衣里一缩,谁也不敢吭声了。苏潇清心里好一阵难受,继而心里嘀咕着:“有什么了不起,可能自己答不上来吧。”
  “嘀铃铃。”电话又响了。
  张副班长拿起话筒回答:“一切正常。是。”说完挂上电话,向大家扫视一遍,“同志们,今天加压训练就到此结束。不过只加了四个大气压,没有十个,刚才我骗你们的,马上就要减压。同志们注意,减压时你们把大衣裹紧,裹不好会感觉到冷,不保护好会损伤身体的,听到了没有?”
  “明白。”三个新兵回答道。
  “你们可别看错了,这上高压舱的作用可大了,若在深水区作业后上来时,自己没有掌握好减压程序,突然从水下放漂上来,那就必须立即抬进高压舱减压,否则轻则残废,重则死亡。每一个潜水员下潜执行任务或者训练,都对自己的命运进行着挑战。而我们潜水员这种特种专业兵种,是既好奇、又陌生,又有挑战意义的专业,所以,我们每一次下水,都要注意和体会这个专业的特种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潜水员。”张副班长说。
  苏潇清他们被张副班长这样一说,心里倒没有害怕了,倒是有了挑战的意识。苏潇清想:死有什么害怕的呢?只要死的值,就像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里为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一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嘀铃铃”。电话又响了。
  张副班长拿起话筒,扫视了大家一眼回答:“一切正常。”
  终于,苏潇清他们进高压舱测试结束了,当他们走出高压舱的时候,高压舱门口站了十几名新老兵,他们一个个好奇地睁着大眼看着苏潇清他们。战友们都嘻嘻哈哈的,有的和成建国打着招呼,有的和张班副打着招呼,还故意伸出双手和他俩握手,好像苏潇清他们刚从死亡线上回来一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