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品名称:赣江源的春天 作者:赖辉 发布时间:2021-07-08 09:54:28 字数:4764
时间跨度20年后,现在的肖田及吴村都成为江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高速路从宁都直到宜黄,村村通路能车,家家住上新房,山清水秀。
2019年肖田已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小镇;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光阴五年,似一条蜿蜒的路。走过20年,转头看来时的路,一步一印,一点一滴,拼凑成一幅秀美绚丽的画卷。“森林、秀美、宜居、幸福”新肖田,江山如此多娇在此尽显淋漓肖田,千里赣江的源头,地处宁都北部边陲,系宁都、乐安、宜黄、南丰、广昌五县交汇之地,距宁都县城75公里。地域228.86平方公里,10428人,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20年来,肖田乡坚持统筹发展,科学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整合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等系列惠民政策,精心选点,谋篇布局,抓亮点,创特色,先后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点。
★小城镇建设。20年来,我们着力打造宜居小城镇,围绕“一河两岸”总体规划,不断扩大圩镇整体容量,提升发展空间,做旺圩镇人气,城镇化率创新高,达70%以上,圩镇面积达2个平方公里。新建农民文化广场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280余盏;新建沿河游步道2000米,建设生态河堤2300米,种植榆叶梅1200余株等等,形成了沿河优美的风景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胜地。秀美乡村建设连续3年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
★千里赣江源头第一村——朗际。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朗际村,2013年启动秀美乡村建设,保存了节孝坊、进士坊、萧氏公祠、古民宅等大量古建筑,拆除了近百间危旧房,新建房屋30余幢,统一立面、统一装饰风格,粉墙黛瓦,尽显徽派建筑风格;同时,融合了王陂嶂和赣江源的自然景观美,山水相融,相得益彰,使千年古村朗际既有山的厚重,又有水的灵动,面貌焕然一新。朗际,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访古溯源、观光旅游及养生的福地。
★赣江源社区。2012年,实施土坯房改造,充分利用农户屋顶,引进新型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建设光伏发电站1兆。赣江源社区成为江西省首个与土坯房相结合的屋顶光伏发电站,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认可。
★环境卫生干净整洁。2014年以来,肖田在全县率先掀起抓农村清洁工程的热潮。实施三个狠抓有效改善了肖田的环境卫生。狠抓宣传引导。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广播等方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引导群众改变卫生陋习,树立良好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使得积极参与,自觉行动在群众中蔚然成风。狠抓基础投入。投入46万余元,购置垃圾桶500个,聘请环卫工人13名,为清洁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狠抓机制创新。制定并落实了本地党员干部包片包户责任制,要求本地党员干部不仅自身带头,更要督促所包责任区域责任户的环卫工作,每月开展一次检查评比,在宣传栏与广播站公布结果,并据此评优罚劣。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地。五年来,肖田乡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民生工作,兴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实施了一大批民心工程。投资370余万元实施了万人千吨饮水工程,妥善解决了9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投资600余万元完成圩镇防洪堤及生态河堤建设,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提升了防洪功能;投资740多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20套,解决部分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完成了10多条乡村公路建设,新建(维修)大小桥梁10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新建光荣敬老院,有效改善了老人居住环境;还积极新建了肖田中心幼儿园,建设了教师中转房、学生公寓、食堂,完成5所村完小改建。高位推动国道G236升级改造工程和国家小(一)型水库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39.3千米,解决低电压用户883户。安装村村响广播,建设了农民文化舞台和文化长廊各1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0年来,肖田乡积极开展扶贫攻坚,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引导农户实施产业开发,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实施,肖田乡依托本土优势,主动对接政策,全面推进产业扶贫战略。在吴村、带源、朗源推广烟叶种植600亩;实施山上再造10万亩,为民建造了“绿色银行”;新建花卉苗木基地3个;发展黄桃、猕猴桃200亩,新增养羊、养牛、养猪、养鱼、养石蛙20户。与此同时,食用菌、槟榔芋蔬菜瓜果等产业也一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遍地开花。为实现全面小康推波助燃。
赣江源头是肖田最为闪亮的一张名片,打响赣江源品牌我们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近几年来,肖田乡不断加强源头保护和内、外宣传,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2013年经省级专家评审组实地调研认证,宁都被纳入赣江源头区域,肖田成为名副其实的赣江源头。海拔1326.4米高的大龙山,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2年,获批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年来,肖田乡不断加强林政管理,加大对赣江源头植被的保护,实施封山育林和“禁阔”工程,森林覆盖率达82%以上。同时,还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加大对破坏和捕杀珍稀物种的打击力度,有效维护了肖田的生态平衡。
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与带头表率。打铁还需自身硬。五年来,肖田乡致力于抓干部自身建设,重品行、作表率,转作风、塑形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除恶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塑造了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大力实施“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推行结对帮扶和民情家访制,有效改善了干群关系。纵深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推行党员先锋创绩和党建+活动,提升干部为民办事能力,实现了肖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机关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积极搭建服务群众平台,创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理顺了民众情绪。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铁心硬手整治问题低保,消除了恶劣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肖田多次获评平安乡镇和社会治理先进乡镇。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本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经豫、鄂、皖等辗转南迁,渐次定居在赣、闽、粤三角地带,后来更远播于海外。赣、闽、粤三角地带是客家的大本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处在大本营的最前端,中原汉人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就是定居在宁都一带,因此,宁都便成了客家祖地。肖田吴村地处宁都最北端,是赣南的“北极点”,也是客家祖地。
肖田乡吴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北面,北纬27°02′,东经116°05′,距县城75公里,东邻南丰、广昌县,南邻洛口,西接东韶乡,北连宜黄、乐安县,系四县交界处。这里是赣江源发源地,一条小溪过梅江,贡江直接汇入赣江。这里群山绵绵,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是江西省食用菌生产基地。这里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居。这便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青春。青春是最美好的,令人难忘的,同时又是激情,冲动的,热血沸腾的。一个人的世界里走走停停,看路边风景无数,人生,盼的就是流年无恙,光阴留香。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便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在这些风景里,我们陶醉,我们欢呼,我们细细品味。那年,那月,那一天,那个人,也青春.仙沟是我创业的驿站,人生梦想起飞的地方,我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这里有过甜酸苦辣的生活,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迷惑,有一生的牵挂,有美好的回忆,有青春的见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次呤着孟郊的这首诗歌时,泪水一下子滑落,情不自禁想起我的母亲。体现客家人的习性与思想,体现客家文化。
肉丸是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传统名菜,属于客家菜。制作材料有猪肉、或鱼肉、红薯粉等。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拜亲访友、搬家出行等场合作为接待客人的菜肴。外形圆圆的,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同时宁都县又是客家祖地,文乡诗国,肉丸一直从宁都传到广州,福建,海南,台湾等地,然后到国外华人中的客家人。因此宁都肉丸像一滴水一样,汇聚成江成河,流入大海。像革命的圣火一样,在全国和全世界燃烧,名誉全球。写客家人的美食,突出客家人的民风民情,生活习性,提升客家文化教育。宁都肉丸是宁都县的美食象征,是客家饮食文化的图腾。无论在他乡还是故乡,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这是故乡的胎记,是原始的味道,因为充满爱的温暖和力量。激励无数个客家子弟奋斗的原始动力,是补充能量最原始的食材。
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深圳人主要包括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还有东南西北的外省人。南北交替,风俗不同。然而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最后定居深圳宝安后的工作生活情况,体现客家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幸福生活,圆了客家子弟的梦想。
茅洲河为深圳市第一大河,属珠江水系和三角洲水系,发源于深圳市羊台山北麓,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石岩、公明、光明农场、松岗和沙井等地,然后在沙井民主村入珠江口伶仃洋,干流长41.61公里,其中下游宝安与东莞市长安镇交界的河段叫东宝河,长10.2公里。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称为深圳“母亲河”。
我的第二故乡原属于松岗罗田社区,深圳最北部的一个社区(村),现在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东北面,隶属于宝安区燕罗街道办事处。社区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罗田水库、罗田林场5.4平方公里。小时候那时,茅洲河两岸都是依河而居的农民,贯穿村头村尾的水涌汇入茅洲河。70年代楼房还是一层两层。夏季来临,河流两岸,绿树成荫,炊烟袅袅,水清见底,鱼虾成群。夏夜,星空辽阔,农村人家灯火明明灭灭;冬夜,站在楼顶处可眺见全镇新年烟火璀璨。河边村落,年岁静安,河岸农家,赋予村庄几许淳厚温凉。写宝安区的变迁,从点到面,又从面到点体现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公园。
建国以来,地方政府对茅洲河进行了综合治理。1956年冬在支流罗田水修筑了罗田水库,1959年冬在上游石岩水修筑了石岩水库,加上多年修建的其他小型塘库60多宗,总控制面积129平方公里,总库容达886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024万立方米。然而九十年代深圳经济高速发展,深圳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现位列上海和北京之后,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因为茅洲河上游地形多属丘陵台地,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造成中下游河床逐年淤积,河道弯曲浅窄,加上受海潮顶托,行洪不畅,江海堤围单薄、低矮,每遇台风暴雨,泛滥成灾。2014年2季度至2016年2季度,广东省共发布重点河流水质监测报告9次,茅洲河污染严重成度全部位居全省第一,水质为劣Ⅴ类,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疤。”
2016年来,深圳全市累计投入1200亿元,推进茅洲河等为代表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并以此带动周边环境的整体提升。终于,旧貌换了新颜,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一湾绿水。2019年11月起,茅洲河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Ⅴ类,是1992年来的最好水平,全流域所有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政府部门的大力改造,昔日匆匆掩鼻而过的居民回来了,他们爱在沿岸的碧道上观景、亲水,燕罗湿地更成了大家周末野餐的好去处。茅洲河及两岸如今成了动植物的栖息地,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源,历来有赛龙舟传统,“松岗赛龙舟”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端午时节茅洲河赛龙船成为一种记忆,永远留在美好的记忆中。写深圳客家人过年的记忆,流程及风俗,体现在新的一线城市的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