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怀顺王>第六十二章 奉旨北归

第六十二章 奉旨北归

作品名称:怀顺王      作者:纸鼠      发布时间:2021-06-20 19:50:38      字数:4608

  城楼一夜听春雨,郊外青青柳色新。满头银丝、一身金甲的毛文龙一边伸手接住从平壤东南角楼上滴落下来的春雨,一边对身旁的义子耿仲明说:
  
  “我们还是轻敌了。袁崇焕曾用2万人、11门红夷大炮打退努尔哈赤为首的6万八旗军;反观坐拥七门红夷大炮的我军,对战阿敏的镶蓝旗,损兵折将、伤亡过半,7门红夷大炮毁了3门......若非你部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
  
  耿仲明回应毛文龙:“义父无须过于自责,平壤城本来就没有宁远城的地利。客观而言,我军为此战准备充分,取得胜利是意料之内的事情。能击退阿敏,全赖义父组织有方,全体将士同心协力!此战,虽伤亡惨重,但打出了我东江军之神威!”
  
  “据探子回报,朝鲜平安道东林城的金兵,已经北撤了;而援助我东江镇的六千山东水师,亦一分为二,三千人正在从皮岛南下,走海路,接应身处平壤城的我军......听说,此支部队的主将姓龚,名正祥,曾跟你在旅顺打过交道。此情况,是否属实?”倚城眺望的毛文龙询问耿仲明。
  
  “启禀义父,龚正祥确实曾在旅顺与我有过几面之缘,他与旅顺指挥使刘兴祚(刘爱塔)的关系不错。龚正祥是湖南人,目前当任登州府的三品指挥同知,此人足智多谋,目前已在山东登莱当差超过10年;在李篙主政登莱后,龚正祥受到了重用......”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三月中旬,马背上的姜弘立、纳穆泰2人带着上万人的朝奸兵、海量的“劳军费”北上,他们平安无事地离开了黄海道,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后在三月下旬前到达了平安道的浿水上游流域。
  
  姜弘立、纳穆泰2人计划在渡河后沿着浿水河道一路往西,与阿敏的部众汇合。他俩不知道,阿敏已在他们渡河的前一天败退至平壤城北面的定州城。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朝奸军渡河后,一支从咸镜道南移至浿水上游区域、已在渡口周边连续守候多日的五百人骑兵队,出现在姜弘立、纳穆泰2人的视野内。
  
  “列阵警戒!”
  
  奉姜弘立之命,姜弘立之子姜聪急忙组织朝奸兵列阵。被马蹄踏地所飞扬起来的尘土缓缓散去以后,姜弘立、纳穆泰2人总算看清了眼前那勒停战马的骑兵部队:
  
  镶红旗骑兵队;主将,库尔缠。
  
  库尔缠,已故大汗努尔哈赤的外孙,钮钴禄氏,户口挂靠在镶红旗,与贝勒杜度同年。“钮钴禄氏”是女真族的八大姓氏之一,史称“氏族甚繁”。
  
  八贝勒阿济格此前东征朝鲜咸镜道,库尔缠作为阿济格的副手,奉镶红旗旗主岳托之命而追随阿济格左右。后来,库尔缠收到了大汗皇太极关于接应姜弘立、纳穆泰2人回国的旨令,遂告别阿济格,十万火急地率领500名下辖的镶蓝旗骑士南下,在浿水上游流域安心等待姜弘立、纳穆泰2人。
  
  “这是大汗的旨令,请姜先生跪下接旨。”
  
  大朝奸姜弘立毕恭毕敬地从一名20周岁的三等男爵之手中接过了大汗的旨令。姜弘立认得他,他是皇太极的贴身持剑侍卫,名叫李国翰,辽东汉人。
  
  接过汗旨后,姜弘立面露难色地对500人之众的镶红旗骑兵部队统帅库尔缠说:
  
  “库尔缠将军,征朝主帅二贝勒阿敏曾用矛隼(海东青)通知老夫:尽快赶至平壤战场与镶蓝旗主力部队汇合......若老夫现在跟随您北上归国,恐怕会耽误了二贝勒阿敏的征朝计划。”
  
  三十岁上下的库尔缠听完姜弘立的话后,哈哈大笑,随即以嘲弄的口吻对六十好几的姜弘立说:
  
  “姜先生,你有所不知,二贝勒阿敏的部众已经从平壤战场败退至北面的定州城了,惨败而归!哈哈哈......”
  
  在姜弘立、纳穆泰2人面面相觑、满腹狐疑之际,库尔缠笑着对2人说:
  
  “姜先生若不相信,可以去问问贝勒杜度。”
  
  马背上的库尔缠随即指向了正在从远处慢悠悠地策马而至的贝勒杜度。在杜度的身后,跟着几百名他从平壤战场带出来的镶黄旗骑士。
  
  ......
  
  “二贝勒阿敏的镶蓝旗在平壤城内中了东江明军的伏击,原本六千余的主力骑兵部队,被打剩不到三千人;幸存的人员中,有一半还是伤兵。他们已经平安撤退至平壤城北面的定州城。”
  
  “至于巴林旗蒙古的旗主阿玉石,他在浿水以南战死了。这一点,姜将军是知道的。而同为蒙古人的扎鲁特旗旗主色本,在我杜度离开平壤城之前,他还活着;后来,听说他成功突围了,自己毫发无损,只是其手下的扎鲁特旗、巴林旗蒙古骑士,基本上死光了......”
  
  库尔缠随即补充道:
  
  “旗主色本已经到了义州城,是据守义州城的十贝勒德格类用‘海东青’告诉我的。”
  
  贝勒杜度继续对姜弘立、纳穆泰2人说:
  
  “至于我那不听劝的弟弟尼堪,我在离开平壤城前所留给他的二百名骑士,听说已经死了一半。他此刻跟阿敏的儿子爱尔礼混在一起......跟阿敏俩父子父子呆在定州城的,还有韩润为首的几百名朝鲜籍残兵。至于韩泽,已经死了......”
  
  当从杜度的口中听见韩泽之死讯时,姜弘立之子姜聪情绪失控,失声痛哭。姜聪与已故韩泽的关系,犹如爱尔礼与尼堪之间的关系,属于“好基友”。
  
  原来,杜度带着几百名镶黄旗骑士离开平壤城后,一直向东运动。他试图从浿水的上游流域南下,然后用武力劫持姜弘立为首的朝奸部队以及通过《江华盟约》得来的粮食、辎重,北上归国;仿效八贝勒阿济格,向大汗皇太极邀功请赏。
  
  然而,当贝勒杜度率众到达浿水上游的渡口时,却发现身负汗命的库尔缠、李国翰2人已经在渡口区域等待姜弘立、纳穆泰2人的北上部众。内心失落的杜度装出了虚伪的笑脸,然后与库尔缠、李国翰2人嘘寒问暖一番,交换情报。
  
  交流一番后,灰心的杜度原本想与身负汗命的库尔缠告别,然后带领幸存的镶黄旗骑士北上回国。然而,年轻的“大内侍卫”李国翰却劝杜度留下:
  
  “哥哥,我俩已经很久没聚在一起啦!您不如留下陪我们吧,大家一起接应姜弘立、纳穆泰2人的部众,共同回国,如何?”
  
  看在李国翰的老爹李继学的份上,贝勒杜度最后勉强答应了李国翰,留在浿水上游渡口等待姜弘立、纳穆泰2人的出现。
  
  李继学,李国翰之父,辽东清河人,出生于公元1573年,平民出身,属于最早的一批投靠努尔哈赤的辽东汉人。
  
  李继学在年轻的时候,恰恰处于16世纪末期,那个时候,壬辰倭乱、明军援朝、女真崛起......种种因素导致了辽东边贸活动之需求异常活跃。时势造就英雄。胆大过人、剑术不凡的年轻李继学,在辽东边境长年经营皮货、人参等买卖。聚众过百伙计的他,屡次用手中之长剑击退“野人女真”以及多股竞争势力之袭击,显名于辽东各大商道。因为时常出没于辽东边防各个关隘,李继学非常熟悉辽东各地的地理形势与风俗人情,人称“李货郎”。
  
  早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18岁的李继学就已经与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做了第一笔貂参生意。虽然那时候的李继学没有多大的实力,手下只有十几人马,但当时的努尔哈赤却对眼前的这名出身贫寒、身材瘦长、剑术出众、有勇有谋的年轻人非常看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叶赫女真为首的九个部落结成针对建州女真的联盟,共同讨伐努尔哈赤;当年的李继学提前向努尔哈赤通风报信,彻底赢得了努尔哈赤的信任。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灭掉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在那一年,一直充当建州女真“眼线”的李继学,在努尔哈赤多年来的扶持下,已成为辽东地区远近闻名的富商。
  
  然而,善于投机的李继学却犯了一个错误,26岁的他在成为辽东富商的那一年,把宝押在了当时只有19岁的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身上。那一年,努尔哈赤与同母弟弟舒尔哈齐开始闹矛盾;19岁的褚英亦开始独立掌兵,自成一军。
  
  公元1613年,褚英被其父努尔哈赤幽禁,后于公元1615年被努尔哈赤处死。与褚英关系密切的李继学受到了连累,被努尔哈赤疏远。
  
  然而,长期混迹于黑白两道的李继学却非常看重一个“义”字。从“废太子”褚英死后的第二年开始,押错宝的李继学一直对“结拜兄弟”褚英留在世上的三个儿子杜度、国欢、尼堪3人慷慨接济,送钱送物,这让同样看重“义”字的努尔哈赤刮目相看。
  
  公元1618年,已成“辽北首富”的李继学作为建州女真的内应,帮助努尔哈赤一举拿下了李继学的老家——清河城。随后,汉人李继学剃发,正式投降了努尔哈赤。相对于同一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的李永芳,李继学的出身差了“铁岭李氏”掌门人李永芳一大截;然而,就能力而言,李继学不比抚顺额驸李永芳差。
  
  因为李继学与褚英的亲密关系,李继学的小儿子李国翰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褚英的长子杜度。
  
  李继学对贝勒杜度、贝子尼堪2人有恩,属于“世伯”,所以贝勒杜度在留下来也没功劳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留在浿水上游渡口,陪伴李继学的小儿子李国翰;至于涉世未深、从小生活条件优裕的李国翰,压根猜不出贝勒杜度心里面的“小九九”,他视杜度为“大哥哥”,其劝杜度留下来,纯属为了“叙旧”。
  
  至于身负汗命的库尔缠,他以为贝勒杜度是从平壤战场畏敌逃跑,所以才会在浿水流域的上游出现,心中暗笑杜度无能,却没有想到杜度其实是跑来“争功”的。
  
  ......
  
  听完贝勒杜度的一番叙述后,67岁的姜弘立脸色阴沉。老谋深算的他知道:
  
  二贝勒阿敏此前对其许诺的“朝鲜郡王”没了。
  
  相对于“老狐狸”姜弘立的满脸不悦,促成《江华盟约》的和谈代表纳穆泰却喜气洋洋,皆因他是达成盟约的“大功臣”,正等着回沈阳城,向大汗皇太极邀功请赏。
  
  “既然三位大人(杜度、库尔缠、李国翰)是奉大汗旨意迎接我们回国的,姜将军,我们尽早上路吧!”喜上眉梢的纳穆泰对与其共事多日的朝奸头目姜弘立说。
  
  愁云密布的姜弘立知道,二贝勒阿敏取代仁祖李倧成为“朝鲜国王”,已经不可能了。但是,若这批从仁祖李倧那里敲诈勒索回来的粮饷、辎重、礼物到了身处定州城的阿敏手里,征朝主帅阿敏还是有可能通过重整旗鼓、招兵买马,重新夺回平壤城,然后割据朝北;相反,若这批粮饷、辎重、礼物到不了身处定州城的阿敏手中,二贝勒阿敏的“夺回平壤、割据朝北”再无可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大唐秦王词话》
  
  争论一番后,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姜弘立心灰意冷地收起汗旨,简单地安慰其儿子姜聪一番,然后准备率领朝奸部队北返归国。姜弘立的心在滴血,朝鲜才是他的故乡,他预感自己会客死异乡。
  
  忽然,从定州城方向出现了一支由600名镶蓝旗骑兵、100名镶黄旗骑士所组成的700人骑兵部队。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在无可奈何的大朝奸姜弘立准备跟随库尔缠、杜度、李国翰3人上路之时,从定州城赶来的爱尔礼、尼堪2人在飞扬的尘土中策马到众人的面前。
  
  “哥哥!”
  
  看到亲哥杜度,贝子尼堪很高兴。然而,腰别金刀、鲜衣怒马的爱尔礼却没有跟其堂兄杜度打招呼,他深恨杜度在此前决战的关键时刻从平壤战场撤离,扰乱了整支镶蓝旗主力部队的军心。
  
  “我亲爱的表弟爱尔礼,很久不见啊!看到你安然无恙、神采奕奕,我真为你高兴!出征在外如此长时间,你们镶蓝旗辛苦啦......”
  
  出身于女真族大姓“钮钴禄氏”的库尔缠贵为太祖努尔哈赤之外孙,按年龄论,是阿敏之子爱尔礼的表兄。在大金汗国的统治阶层里面,太祖之孙爱尔礼算是人缘较好的一名女真贵族。
  
  马背上的贝子爱尔礼灵活地拧腰下马,然后与马鞍下的库尔缠寒暄一番。按照女真人的习俗,若长辈、长兄在没有坐在马背上的时候对自己打招呼,晚辈、小弟应当连忙下马还礼,以示尊重。
  
  眼看爱尔礼带着几百名强壮的镶蓝旗骑士出现,并与身负汗命的太祖外孙库尔缠嘘寒问暖,太祖孙辈杜度、尼堪2人亦跟随下马;同时下马的,还有纳穆泰、李国翰2人。
  
  心里窃喜的姜弘立暗呼“得救”,连忙对其手下的一众朝奸分子下令:
  
  “准备酒水,宰两头肥羊!我部要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贝子爱尔礼,还有贝勒杜度的弟弟尼堪!姜聪不要再为韩泽流眼泪了,你赶快去把朝鲜国王的人质原昌君李玖请过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