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市委召开“三农”研讨会 (1)
作品名称:星辉放歌 作者:苏晓蔡 发布时间:2021-05-09 16:17:37 字数:4023
“三农”调研后的第五天,市委召开了全市县处级以上的“三农”工作研讨会议,并要求参加调研的所有成员全部到会。这个工作研讨会议开了整整一天。
汇总会上,由黄卫鸣书记主持。黄卫鸣说:“前几天,我们市委市政府分成八个小组,对全市‘三农’开展的情况做了一下摸排,特别是对比较贫穷的乡村开展了调研,我个人感到很有收获。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召开汇总并采取措施呢?不仅仅是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而是全市几百万人民特别期盼!同志们呢,因为,我们的农民兄弟实在太辛苦了!我们在坐的这些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不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那我们的肩头还能干吗呢?毛主席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所以我们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要当好人民的公仆。何为人民的公仆?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这使我想起了敬爱的总理、焦裕禄等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们为人民群众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牢记。乡村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第一线;乡村干部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当好人民公仆,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需要实践不断检验和我们应该认真实践的课题。重要的是我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实践,坚持不懈地践行。要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党员领导干部是公仆,人民群众是主人。只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依法行使职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如果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冷不热、敷衍人民、工作漂浮、脱离人民等现象,可以这么说,这就是我们的党性不强,没有摆正好‘公仆’与‘主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把十九届二中全会的精神融会贯通。所以我们坚决不能让人民群众感到,我们的人民政府办事难、推诿,有的甚至很好办的事非得跑几趟。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这就是要求我们在‘三农’工作中,以争当‘人民的勤务员’、‘人民好公仆’为抓手,深化‘为人民服务’意识,迅速转变我们干部的工作作风。下面,我们请各调研小组认真做好发言,然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想到那里说到那里,不要有拘束。只要心里想到为人民谋幸福的,就是说话过分点儿什么的,我们一概不予追究。”
台下一片掌声。黄卫鸣被这片掌声感染了。黄卫鸣压根儿也没想到,自己就这么几句普通的语言和为人民多服务,就能影响到台下这么多人,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黄卫鸣想,以前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吗?是以前的语气没有今天这样接地气?没有这样的感慨?心中没有这样装着全市的人民?他不停地对台下点着头,满脸的微笑在不断地感染着台下每一个人。此刻的黄卫鸣,心情无比美好。
在陈建强汇报时,他看了看几百人的会场,说:“同志们,前几天,我们小组通过实地走访了十几户农户,也是我对国家为什么要把‘三农’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农户的需求。这次市里派出了八个‘三农’调研组,对各地各村开展了大范围的调研,就是想在不同的发展中,有重点地对乡村进行了解。就拿我们到安逸县东方镇圩合村调研来说吧,我问该村书记兼主任金祖国,你们这儿的农村环境还没受到什么污染,这是很不简单的。但村里的建设和发展,是否需要产业支撑?什么样的产业既没有污染又能给农民带来好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你们是否可以派人到市场调研一下。如果有污染而来钱也快的产业,我建议还是不要引进,那样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不利。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建设美好家园,更好地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陈建强看了看台下的蔡清丽说,“我们小组的蔡清丽同志讲得就很好,她说,‘我个人感到,在目前这样的一种社会大背景下,要想真正改变农民同志因为上学和得病致穷的目的,那就要求我们的党和人民政府下大力气,从源头上解决,杜绝因此而治穷的现象。“三农”工作的开展,在这个村虽然有好几年了,但他们碰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就是医保和上学的问题,这是他们一时也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的党和政府都要认真及时地去做好和解决好这些难题。这些难题一时肯定很难解决,但我们心里只要有农民同志,只要想着为农民同志办实事,后面的难题又有多少不能解决的呢?现在,国家已经感到医疗保险是全国十亿农民的生命保障,渐渐地又在恢复。然而,这样的恢复是非常的艰难的,要想再回到以前只需要几分钱就能把普通感冒治好,到现在要花费几百元、几千元,有的甚至于上万才能医治好的感冒,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和物价指数上涨,已不能和那个年代同日而语了,农村再也不可能再次恢复到原有赤脚医生的那个年代了。所以,怎样把这个瓶颈落地生根地解决好?使它能更好地为农民同志解决些实际问题,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我认为蔡清丽同志说得很好。我们是党和人民的政府,为什么不时时处处为人民多想、多做呢?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干部的。没有人民群众这个‘主人’,哪有我们这些当他们‘公仆’的领导干部的存在吗?”
陈建强看着台下的人都在认真地听,有的在低头记着,就继续说:“我们在调研的汇总会上,村书记兼主任金祖国同志说,‘现在我总感到,人民政权在渐渐地“失去民心”’!我在想,为什么会失去民心呢?这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如何把失去民心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那就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把自己的身体沉到底下去,把自己的心沉到底下去,多了解农民们所关心的事,为农民们多办些好事、实事。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把民心讨回来。”
陈建强讲到这儿,仔细地看着台下的人,人们都在点着头看着自己,好像是在等他继续往下说,便喝了口茶,接着说:“要抓好‘三农’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减免农业税,这样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让那些在外打工人员能安心工作。我们走的这个圩合村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只要一谈到具体的事情上,他们就会扼腕叹息。比如说他们这个行政村共九百一十五户人家,共三千九百八十五人,全劳动力(含男女)为二千二柒十五人,半劳动力为一千一百八十四人,还有五百二十六人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耕地总面积四千多亩,占地面积四.五平方公里。在这九百多户人家有四十六户也就是百分之五的家庭,生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院;有的家庭为了能让病人多活几天,硬是撑着,导致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因病致穷涉及每个农村普通家庭非常现实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有人说‘一人病、全家贫,小病拖、大病熬’是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不怕病’说出了基层群众的就医期待;‘保底线、补短板,强基层、谋长远’正在写就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讲到了实处。当然各地有各地对就诊患者的报销有高有底。如北京各个区县报销比例不同,同样的癌症患者顺义地区病人的报销能达到55%,延庆怀柔的比例更高,而门头沟的只能享受40%的报销比例。但是这40%并不是申请了特殊病都给报的,在放疗收据中只有小部分是西药、其他是摄影及其他费用,这样下来比如十万元的放疗费用在门头沟能报销的只有不到三万元,而在延庆可以达到七万元。当然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而言,这是给他们提供了实在的优惠。所以,从大病的角度来看,不但新型合作医疗没有解决农村内部贫困家庭的医疗问题,反而使得他们与富裕农民家庭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眼下,我们的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如病人一旦进了ICU重症监护抢救室,每天万元左右的费用,十天半月下来就是几万或者几十万,你们说农村家庭有几家能扛得住如此大的费用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就请我们药监部门,好好的、认真的核实一下收取的费用合不合理?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专门做医药代理的人说,进口的最好的心脏支架,成本价只有几百元,而到了患者这儿,就要几万十几万的。你们说说,这样的费用有几个病人家庭能接收?有些药片出厂价只有几毛钱,但到了病人手上就是几元,有的甚至二十几块。这不是在治病救人的,而是在治病害人了!这样的现象一定要根除。在坐的同志们想想,有谁能知道自己的命运到底是如何呢?我可以说,没有人会知道、会预测到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志,在各个岗位上,都要换位思考,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去想,才能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说一声:我不会因为昧着良心而受到自己良心的责备!这样的人才是对得起大写的‘人’字!还有在医院周围的住宿、小酒店、小饭馆,真是见钱眼开,他们从来不会念及病人的痛处,满天要价,实在是太过分了!以前的医院是救死扶伤为人民的,什么服务、医术、医德等都是一流的。而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再说这九年义务制教育吧。什么是义务教育?总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各学校收费明目张胆,变着法子今天收一百,明天收三百的,教学质量却总是上不去。有的学校上课时间不教正课,而是让学生花钱上补习课。这种现象有几个家庭能够承担、能够承受得起的呢?教师的自身修养和师德、师风到哪里去了呢?师德师风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句话讲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