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苍翠子>第五十章:忆全民食堂

第五十章:忆全民食堂

作品名称:苍翠子      作者:冯耀廷      发布时间:2021-04-05 10:48:15      字数:4452

  酒歌
  琼浆玉液双刃剑,只有饮者最知情。
  战前一碗壮豪胆,离别豪饮送远程。
  借它消仇多生恨,悲喜同饮祸根生。
  古今中外红尘梦,举杯畅饮称弟兄。
  西江月罢•书归正文:
  李弘文在给史姑娘送生日礼物那天,之前他曾和史姑娘说过他自己,每天都练习写作,看新兴文学,原来的国人都喜欢的四大名著。李弘文不想更深的去探讨名著,他的理由史姑娘听到后觉得新奇另类;
  他的观点是:全球都知道的咱必知道,凡中外的名著,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悠久同时,名著的学问都非常深广,咱知到咱的根底,想要提出名著的不同观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凡列入名著中的作品,是精品、绝品。
  要是想在名著上弄出点名堂来,可能是太难太难了,不是咱该舍命的。即使舍命也许做不来,那好,凡此类事,还是敷衍了事为妙。
  李弘文也劝过史姑娘,可是她在他面前总是表现乐观,并没有说出来过原由。现在史姑娘的内心,对前途看的很淡,尤其写作费心费力不讨收效,又枯燥乏味。可那是她在校的读书时的远大理想,现在已经放弃了那个念头,并没心灰意冷,只是临时封存起来罢了。
  是因为工作环境与条件的改变,史姑娘又整天和方块字亲吻,隐去的理想又浮出心怀。李弘文没有想到,她在内心升起写作念头。也是做了读报员以后产生的影响。
  报纸上的先进人物、先进事绩,史姑娘在看完,再给社员读的时候,首先自己先受到感染。这大概就是书文对人的感染与救赎吧?反正李弘文和史姑娘都是从中受到影响最深的受益者。又或许是同并相连(同病相怜)两人一见面,打消了异性隔阂,一直顺利地交往着。
  同龄人,桂金除外,其它人认为两人在谈恋爱。连两个生产队长和大队领导、也认为李弘文在和新来的史姑娘是一见钟情,并且扬言李弘文正在走向危险区。午达之曾找他谈话时说道:“李弘文,你他妈了巴子的怎么回事?我告诉你哈,平日里要他妈了巴子的远离右派分子的女儿,小心被她拉下水……”
  周会计也和李弘文谈话时说:“小文啊,只从史凤来一家落户二队这几天,你和史姑娘形影不离,是不是爱上史姑娘了啊?”
  李弘文一笑说:“叔,我和史姑娘只是一般朋友,传说中的远房表姐弟并不存在。我不向您做任何解,想知道详情,等桂金放假回家时,问一下她,您一切就都放心了。”
  “小文,你和桂金现在还有来往吗?”
  “是的,叔,我给她经常写信,但不让她回信,所以您接不到我们的信笺。我和史姑娘认识第一天晚上,我就给桂金写信说明,我们又多了一位知识型女孩朋友,前天她回家我们见面时,她表示很高兴,并嘱咐我要在各方面多帮助她,叔,大概就是这样。”
  “嗯,这样很好,小文啊,有空余时间常去家里玩,我老爹,也就是桂金的爷爷很喜欢你。有一段时间你没去借书了,老爷子经常叨念你呢。”
  “叔,我一定挤出时间来,多去看看爷爷的……”
  李弘文和周会计的谈话已是常事,他们有业务往来,但都在融洽中。
  
  史姑娘曾和李弘文说过以前她的最大心愿,是当个女作家。理由是纵观中国历史、横看世界风云,有好多传世佳作是女性,所以她从小到大喜爱写作,在被流放到苍翠庄初期,也就是暂时隐藏起来,並不想永远放下这个理想。
  当她提出来要写文章时候,把李弘文乐的手舞足蹈。不知道他会高兴也会失态,那阵儿他像个不懂事的孩子那样,在史姑娘面前撒起娇来。又说起几句像少年儿童时期的童心无忌的话,表白出在自学途中,有了同路人的喜悦。
  史姑娘的二老,看到此景后的瞬间,是在理解中有误,所以躲了出去。看样子二老是从心里喜欢他这个保密的得意门生,大有招婿纳贤之势。那时,史凤来头上右派分子帽子,虽说还没得到毛主席圈阅批准,二老只能对女儿的大事暂存心中。
  自从史家三口来到苍翠庄这些日子以来,史姑娘也曾试探几回,有意往关于婚姻上的个人想往话题引导;李弘文总是把那些史姑娘认为不靠谱的理由摆出来,说的在理,令她没办法不相信,也找不到适合理由和他辩解。
  假表姐史姑娘在和他探讨男欢女爱话题时,李弘文很快会把话题岔开,或者是推托到二十周岁以后。反正即不伤害史姑娘,也达不到她要的目地。
  那天晩上二位老师並未走远,只在大门口徘徊一阵子。和在街路上散步的几位长者寒暄一阵,听到屋里只是李弘文一人讲话,两位老师走进院心。
  走到院心时又发现自己女儿在写字台上写字,才觉得他不像是谈恋爱,又怀疑也许是在海誓山盟中立下文字,所以二老还是没进屋来。
  史姑娘是在记录李宏文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岁月中的全民食堂;
  “小弟,你还是接着往下说吧。前面的,等我写完草稿时,爸爸是一审,妈妈是二审,审完不也都知道了嘛。”
  “好吧,姐,那我还接着往下说吧。”
  李弘文从理论方面先说起;搞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尤其是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地方领导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难免有的领导花花点子多。
  他们都想要一炮打响、一鸣惊人的路子。在某个地方搞个试点,把参加劳动的社员集中在一块吃饭,又总结出八九条好处。几日间报上见闻,广播有声,和有人发起人民公社一样迅速,一样的那么快。
  可是,六亿人口大国,搞花样的人才云云。这方面人才不是也多,而是太多。全国上下,各地大报小报,又把劳动力食堂上升为全民食堂。
  各大主体报纸上一忽悠,广播一呐喊,党中央听到了,派人到试点去看看。也认为很好,又下发个文件,《人民日报》也发表社论。
  我记得标题是《还是办全民食堂好》听话的农民百姓在基层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把家里大锅小灶都拿到集体来。
  就是这样子,全民食堂在轰轰烈烈年代,漫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农村庄园。
  百姓虽然有些不太习惯,但是有人给做现成的,管他对不对口味呢,有饭吃就好。有谁会理解主管人,没柴少米缺油盐酱醋极其艰难年代,把支书队长愁够呛,伙食越办越难办。处于停还停不了,办还实在坚持不下去这么个两难状态。最后,还是因领导感冒病休而停止了全民食堂。
  “青山小弟,这些过程你怎知道这么详细呢?报纸也不归你管吗?”
  “青竹姐,大队离我家就隔一道墙,那里的学习材料我可以随便看,连那些红头文件也没人背着我,我大小也是个头头吗。另外,大队周会计很看中我的学习韧劲。我只要前脚一迈进办公室,周会计准给我找最新的文件,当天的报纸。姐,您说我还能有啥不知道的吗?”
  史姑娘一边听着李弘文说着与她要的无关话题,两只眼睛没挪开那束野花花束。离它两公尺观看,美妙多姿的外型,欣赏它的几种颜色;又闻到它散发浓浓野性味道,真让她忘记了多日对同窗的思念。
  真想不到,它竟出自一个十七岁、偏僻山村大男孩的创意中。李弘文的一束野花生日礼物,真让史姑娘好生感动。
  她又想起几天前结交的几位女孩,竹兰的泼辣,欢子的异样,笑梅的深沉,和李珊的寡言;就连终日无语,靠眼神和点头摇头表示一切的孙玉芝,都难以使她忘怀。她又进入沉思状态中,想道:她们现在还记着我吗?
  
  岁月的流逝,在不经意间过的太快,一晃来到年关。一九六零年是农村缺粮重要转折一年,社员分到的自留地已是获得丰收,家家餐桌上从此告别瓜菜代,主食以贴饼子为主,副食也大有改变。
  以往的三年里,已经经过三年多的物资短缺,口粮不足的乡亲们,习惯于尽量减少体能的消耗,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在屋里自寻其乐——睡觉、闭目养神。
  过去三年里年初一的团拜人群,像似被下过禁令般的冷清。在那种特殊年代的民族传统节日气氛,乡亲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回忆着十年中美好的过去。
  他们也在乞盼着,毛主席早一天知道这里的农民又陷入困境。
  李弘文告诉过他的两位尊师和史姑娘;他和骆丰君、晨路、闻成、宝田哥、还有五家子那些青年人,在一起唱歌、演节目,和上一代农民,多少有些另类。
  这些从来不为物资不足所困惑,只要能有添肚子的东西,只要不饿,几位凑到一起就拉起来、吹起来、打起来、唱起来、演起来。
  苍翠庄也就他们这些人,把气氛搅的活跃起来。招来全屯男男女女凑一起看热闹,当然不乏有人反其实而论之。
  看史姑娘唱歌扭头就走的那位大队长午达之,他的评论还是那句话:真他妈了巴子没正性,一伙什么玩艺,纯粹是一伙下九流。
  谁听到大队长的结论也不好受,可是,那时候对午达之说的下九流,内涵究竟是什么?当地人都很清楚,下放户的女儿史姑娘,还真的是很模糊。
  史姑娘也仔细查一下有关民间艺术,在解放前的定意范本。原来却是这么个解释,不如不知道的好,下九流原来在民间七十二行中,是最末端一个流派。
  有史书记载中,他排在妓院妓女之后,妓女为坐娼,唱歌的为艺妓,艺妓为行娼。当史姑娘知道这些时,直气得她七窍生烟。
  五十年代末期,农村基层习惯按党中央文件办事。中心工作都统一在中央指导精神范围中,没有哪个党支部跳出文件指导圈外。苍翠庄经三年自然灾害逃荒到外地有二百七八十口,那年的苍翠大队主屯苍翠庄,只剩三百一十八口人,都集中在一起用餐。五家子屯三百多口人,也都在一起吃饭,黑山屯于五八年秋季合并到苍翠庄主屯。
  这样大的动作在当时,确实忙坏了支部一班人马,支部书记骆敬芳那一阵子是起早贪黑两头跑。公社和县里都派工作组,也在和支书忙活着全民食堂。
  大队长午达之抓大事,抓生产,其实他除了到处喝酒、训话,别的什么都不懂。你想,这种人除了整人他也不会干别的。
  那一年县里派来挂职干部到苍翠庄兼副大队长的姚德(家是永加大队,在县农林局上班)是在省一所农业大学刚毕业的农大本科生,和李弘文也是最要好的朋友。说是到基层体验生活,他给那一阵子的筹建全民食堂,出了大力。二十多岁小伙子很能干,看他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又懂科学。
  骆支书像获宝贝一样,走哪领哪。他见多识广,在筹建全民食堂这段时间,简直就是支书的参谋。农村办几百人吃饭场所,在咱国家的东北是历史上没有的先例,所以没有任何参照数据,有了这位大学生,罗支书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多了。
  史老听到这里时,又坐起来问:“弘文,那位下派副大队长现在还在咱这吗?”
  “老师,他在咱这里就挂职六个月,这六个月正赶上兴建全民食堂。他的学识在农村各个环节都有用。您比如就现在老师工作的大粪场,咱原来农民习惯地把草木灰,拌到从各家各户收来的人糞尿中,这样能减少臭味儿。
  “他发现后,他把小队长都找到一起,告诉这些不懂科学的农民说:这样做等于什么都没做,人糞尿中所含的氮,遇到草木灰中含的钾,互相起化学反映,氮钾同时挥发掉,所以不臭了,可是,你的劳动成果也没有了。”
  史老点点头说:“嗯,这项指导是及时的、有用的。弘文,咱农村真缺有文化、有学识、懂技术、懂科学的人才呀!”
  史老一说到这些就收不住嘴,卜老忙截断说:“老史啊,你又存心把弘文往沟里带是吧,啊?咱昨天说的今天就忘了吗?弘文,你还讲你的,你姐天天在记录村史,咱不说这些了好吗?来吧,听你姐说现代流行歌你都会唱,那就唱一首吧,换换脑子,别总在这种困惑中。”
  “好吧,那我就听老师的,唱一首、戴天道作词、夏之秋作曲的《思乡曲》也算送给老师的礼物吧。”
  于是李弘文便唱了起来:“月儿髙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半夜里炮声高涨,火光布满四方,我独自逃出了敌人手,到如今东流西浪。故乡远隔在重洋。旦夕不能相忘,那儿有我高年的苦命娘,盼望着游子返乡……”
  一首歌唱完,二位老师和他们的宝贝学生泪挂双腮。史姑娘到没什么感觉,她当时真不知道他们师生三人是为的什么而感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