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淝水风云 第三十七章 里应外合
作品名称:寄奴传 作者:小河青云 发布时间:2020-09-15 08:37:47 字数:3622
秦军大营
收到苻融的信后,苻坚不等主力汇合,自己带领八千轻骑奔赴寿阳。尽管所带的兵力不多,但是他的到来鼓舞了秦军的士气。同时,秦军内部也在暗流涌动,朱序和张天锡不断地联络晋国和凉州的降将。
一天,朱序叫张天锡到自己的帐内,他表面上是说商讨布阵的事情,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降将心里想着什么。张天锡很不安地来到了朱序的帐内。
“张兄,你那边如何?”朱序说道。
“这秦狗看得紧,情况不太好。”张天锡说道。
张天锡注意到了朱序身边的一名将军。
“张兄,这位是徐元喜,徐将军。”朱序说道。
徐元喜向张天锡行礼。
“久闻凉州张氏的大名,今天能在此见面真是三生有幸。”徐元喜说道。
“徐将军太客气了。张某不过是败军之将,怎么受到徐将军如此礼遇。”张天锡说道。
“凉州张氏在乱世中保护了华夏正统几十载,功在千秋,只怪胡人狡猾,有什么好惭愧的。”徐元喜说道。
张天锡听了后高兴起来。
“好了,我们今天来是商量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晋军沿着淝水东岸布置重兵,我觉得不是长久之计。”朱序说道。
“是啊。这秦军的主力一到,我们就难以取胜了。”徐元喜说道。
“我们要设法跟他们联系才是。”朱序说道。
这时候,帐外传来了声音。传令兵走进帐内,朱序认出那是苻坚身边的近卫兵。
“朱序大人,皇上召你过去。”近卫兵说道。
听了近卫兵的话后,朱序二话不说就跟着他走。
“朱兄没事吧。”张天锡不安地说道。
“应该没事。如果秦国国主要杀我们,现在我们就要被拉到刑场了。”徐元喜说道。
朱序跟着近卫兵来到了中军帐。他一进帐就向苻坚行了君臣之礼。几句寒暄后,朱序询问苻坚召唤自己的意思。
“朱序,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朕打算劝降谢石。”苻坚说道。
朱序听了后紧张起来。他心想苻坚为何会把这样的事情告诉他一个降将?他也怀疑苻坚是在试探自己。
“大晋天数已尽,我大秦必然一统天下。如果晋国能够投降,那么可以避免生灵涂炭。皇上此举乃堪比尧舜的功德啊。”朱序说道。
“好了,你别给朕带高帽子了。朕想听一下你的意见。”苻坚说道。
“臣乃降将不便讨论此事。这还是交给王爷们讨论更妥当。”
“你是不忘故国?”
“臣不敢。只是忠义乃人之常情,臣一家世代受晋恩,不得不思考而已。”
“朕明白。卿能不忘旧恩,难人可贵。朕是不会怪你的。”
“多谢皇上!”
“好了,现在你是我大秦的臣子,我想听一下你的看法。”
“末将以为要让晋国投降,那么就应该找个能言善辩之人晓以利害,展现皇恩,方能让晋国君臣能安心臣服于我大秦。”
“这个道理朕也明白。可是我大秦勇将多,但是这能言善辩之士太少了。你可否推荐一个啊。”
朱序听了后有一些紧张起来。他感觉苻坚有可能是在试探自己是否有结党营私。
“感谢皇上厚恩。可是臣乃一介武夫,身边多为蛮夫,难有当此重任的之人。”朱序说道。
“那么朕派你过去如何?”苻坚说道。
朱序听了后发愣了,他不知道苻坚的用意。正当他揣摩苻坚的心思时,苻坚先开口了。
“你不用疑惑。这是苻融举荐你的。”苻坚说道。
朱序惊讶地看着苻融。他更加无法理解一向提防着降将的苻融为何会推荐他。
“多谢王爷举荐,但是臣乃降将,恐怕会耽误大事。”朱序说道。
“不,正因为你是降将,所以本王才向皇上举荐你。”苻融说道。
朱序越听越不明白。
“你不必多虑。你只要向谢石,还有晋国的将领们阐述皇上和我大秦对你的恩惠即可。如果你这样的降将都能得到好的待遇,那么晋国君臣就会少一些忌惮。”苻融说道。
朱序思考片刻说道:“多谢王爷厚爱。末将绝对不辱使命。”
尽管朱序不知道苻融葫芦里埋了什么药,但是他觉得这是与谢石取得联系的机会。
晋军中军帐
三天后,朱序带着苻坚写得劝降书来到了晋军大营。他一进军营,晋军将士们一听说他是降将都鄙视他,私下议论他。
“真有脸回来。”
“这命比大义重要啊。”
“真是贪生怕死之辈,愧他世代受晋恩。”
朱序不断地听到士兵们在议论他。
“这些晋人还真无礼。”副使说道。
“算了,确实是我愧对人家。这一点冷嘲热讽又算什么。”朱序说道。
朱序一行人走进了晋军中军帐,见到了谢石后行了拱手礼。
“外臣朱序参见谢石大人。”朱序说道。
“外臣。”刘牢之不屑一顾地说道。
“刘将军。”谢玄小声地说道。
这时候,谢石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朱序也抬头看了他一下。
“这不是襄阳太守,朱大人吗?你不在襄阳待着,来这里干什么?”谢石说道。
“在下奉我皇之命,将国书递于贵国。”朱序说道。
“国书?我皇?你们朱家世代受晋室恩惠,还竟敢说出这样的话。真的是个不忠不孝之徒。”
“谢大人,良禽择木而栖。大晋的天数已尽,诸位又为何要这么执着。”
晋军将士们听了后气得怒火冲天。
“真是厚颜无耻之辈。你作为带兵的,应当城破后以身殉国,现在还跑来劝降。你祖宗在九泉之下不骂死你这不忠不孝之辈。”刘牢之激动地说道。
朱序的副手听了后恼怒,但是朱序却保持镇静。
“那司马氏还不是世代受汉、魏之恩,但是还不是先帮曹氏夺汉家天下,然后又夺了曹氏的天下。何以见得有忠心。”朱序说道。
刘牢之听了后,气得拔出剑。
“你这数典忘祖的家伙,今天我要替天行道。”刘牢之大怒道。
谢玄看了后拦住了他。
“刘将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谢玄说道。
可是刘牢之却仍不服气。这时候,谢石瞪了他一下。
“刘牢之退下!”谢石呵斥道。
尽管刘牢之不服气,但是面对谢石还是忍住了。只见他收起了佩剑,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时候,谢石又注意到朱序。
“朱大人,秦国国主是什么意思?”谢石说道。
“我皇表示各位在长安的府宅已经建好,只要各位愿意投降,官位原封不动。”朱序说道,他拿出了一副卷轴,“这是我皇的国书,请各位认真查看。说不定能改变主意,弃暗投明。”
晋军将士们都气得咬牙切齿,但是谢玄从朱序说话中感觉到他话里有话。
“把你的国书拿过来看一下。”谢石说道。
亲兵想接过国书,但是朱序婉言谢绝。
“还是我自己来。”
朱序亲自把国书拿过去。当他走到谢石面前时,给谢石示了个眼色。谢石也注意到了这点。
“请谢大人仔细查看。外臣提醒一句,一旦我大军跨过淝水,那么贵军将面临灭顶之灾。请大人三思而后行,切不要做无谓的挣扎。”朱序说道。
“好啊。你尽管放马过来。我大晋的男儿可不是孬种。”刘牢之说道。
其他将领也跟着大骂。朱序在谩骂声中递交了国书。谢石接过国书的时候看到了他的一只手指头放在了书轴上,谢石感觉他在提示什么。递交完后,朱序向谢石和诸位将领行了拱手礼。
“各位好自为之吧。”
说着朱序一行人离开了中军帐。刘牢之等将领不断地谩骂,可是谢石、谢玄、谢琰三人却沉默着思考刚才朱序的话。
到了夜晚,谢石看着国书。正如朱序说的一样,他把国书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但是却没有找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想也许是自己多想,但是又感觉朱序似乎提醒他什么。就在他困惑的时候,谢玄和谢琰走进来。
“你们来得正好。你们也说一说这朱序葫芦里埋了什么药?”谢石说道。
“原来叔父也觉得蹊跷啊。”谢玄说道。
“这还不明摆着吧。只有刘牢之那个莽夫才会去起哄。”
“父亲不要这么说。任何忠义之士看到朱序那样都会愤怒的。”
“先不说这个。你们看一下,这国书里有没什么奇怪的地方。我感觉朱序那个家伙在里面做了手脚,但是我看了半天就没找出什么问题。”
“叔父不要找了。这国书是朱序带来的,但是起草的不是他;再说一路上都有秦人在监视着,我想他不太可能在文中下手。”谢琰说道。
“你说得有理。那他还会在哪里下手呢?”
“叔父想一下那朱序还有没有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啊?”
谢石回想了一下白天的情景,他忽然想到朱序把手指头放在书轴上。他想到这,立刻看了一下书轴。他看到那书轴有一些松着,于是他旋了一下书轴。果然书轴的盖子打开,里面放有纸条。谢石拿出来看了一下,那纸条上写道:
“罪臣朱序迫不得已降秦,然心中无时无刻挂念着家国。秦之援军将至,若不乘时将其击溃,恐难抵挡百万大军。君等理应出击,切勿固守。”
谢石看了后思考了一下。
“来人,召集诸将到中军帐。”谢石说道。
秦军大营
朱序回来复命后,苻融询问他的同伴,问他们朱序有没有可疑的地方。副手和其他人员把自己所看到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他。苻融听了后表示朱序没有可疑之处,就让他们回去。张蚝听着却不以为然。
“王爷,你真的相信那个南朝的降将?”张蚝说道。
“至少没有看出可疑之处。”苻融说道。
“我觉得这些晋人狡猾得很。您还是提防一些比较好。”
“这本王清楚得很。说实在的,本王还希望他们耍出什么花样。”
“王爷,您的意思是?”
“那朱序肯定会想劝说晋军乘我援军未到之际主动发起进攻,击溃我们。”
“那不是对我们不利?想一下上次那个叫刘牢之的不是来个突袭,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王爷,末将觉得与其把晋军引过来,那还不如等到援军到来,慕容大人他们攻下荆州,然后合围晋国。”
“确实这样做是要冒险,但是维持百万大军,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这也是一大笔开销啊。如果让慕容垂他们立功了,即使灭了晋国,那么大秦的江山也不稳。这次关键是让皇上立绝对权威。”
“王爷英明。末将甘拜下风。”
“现在看这些晋人如何出招了。”
谢石得到朱序的提醒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主动出击。为了确保计划能顺利执行,晋军不断地派人与朱序秘密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