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见总编
作品名称:大道人生 作者:李维奇 发布时间:2020-04-17 02:01:48 字数:4079
“话题越说越多了,你怎么还是在宣传部借调呢?我以为你就是宣传部的,因为我给章部长打电话的时候你就在她的身边,那你原来在什么单位?”
苏总编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
“让章部长说吧。”
田川又把目光投向了章楚涵。
“那我说吧,话题真是越来越多,看来今天中午我们真得从这吃了。”
章楚涵先开了一个玩笑。
“我说了嘛,从这吃,你不用担心。”
苏总编也笑着说。
“说来话长。我当常委一个月以后,受到了刘书记的一次严厉的批评,批评的原因就是因为邑水县报的质量太差,出了很多错误,我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刘书记批评得对不对,就把我田哥叫到了宣传部,叫他帮我分析分析刘书记的批评,我让我田哥看报纸,我田哥指出了报纸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刘书记说得还多,我服气了刘书记的批评,但如何解决报纸的问题,我当时没想出好的办法,我田哥说,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宣传部给报纸把关,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宣传部目前没这样的人能给报纸把关,我就说你来把关吧,我就和档案局的局长说把我田哥借调到了宣传部。我田哥在档案局是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到宣传部就给我做干事了。”
章楚涵慢慢地说。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可以问点别的吗?”
苏总编看着章楚涵。
“您尽管问,我没有保密的内容,在你面前。”
章楚涵笑着说。
“你为什么要借调你田哥啊?你怎么知道他能为报纸把关啊?”
苏总编继续问道。
“说来话更长了。我和我田哥是一起参加工作的,都在一高中当老师,我是教外语,我田哥是教语文,外语组和语文组是一个办公室,所以我们俩就成同事了。刚刚上班一个多月,语文组搞了一次公开课,我田哥讲了一个作文叫《谈嫉妒》,他的观点遭到语文组全体老师的反对,说他的公开课失败了,他很上火,就在报纸了发了一篇文章,叫《谈嫉妒》,文章发表以后,老师们就更不搭理他了,他一气之下就跳槽去了文明办,他到文明办以后就帮我联系,我也去了文明办,我们还是同事,后来文明办解体了,我就去了宣传部,我田哥去了档案局。时间不长,县里成立县志办,我们俩又成了县志办的同事,一起编写县志,但时间不长我就下乡当副镇长去了,直到二年前我做常委部长又回到了县委大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说明白了。”
章楚涵微笑着看着苏总编。
“概括的讲你说明白了,但你引出的话题太多,所以我还得问一问。”
苏总编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你问吧,没问题。”
章楚涵笑着说。
“《谈嫉妒》那篇文章我看过,文章不长,但观点很新颖,我恍惚记得那篇文章是两个人写的,那个人是谁呀?”
苏总编看着章楚涵。
“那个人是我。”
章楚涵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真对不起,我把你俩的名字都忘了,只记住了文章的名称。”
苏总编有点抱歉地说。
“这和正常,看的是文章嘛。”
章楚涵顺着说。
“不过田川这个名字后来很熟悉了,因为他在白洲日报发的文章很多,还开过专栏,那时我正在宣传部,很留意报纸。”
苏总编又把目光移向了田川。
“谢谢苏总编看我的文章。”
田川笑着说。
“公开课是田川讲的,那文章怎么是你们俩写的呢?”
苏总编又不解地问到,他不知道这个问题应该由谁来回答,所以他的目光在他们两人的脸上扫着。
“这篇文章是我执笔,但是章部长提议的,所以署了我们两个人的名。”
田川觉得应该由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看来你俩的合作起步很早啊。”
苏总编用玩笑的语气说。
“那时章部长才刚刚二十岁。”
田川用汇报的语气说。
“那你呢?你当年。”
苏总编问。
“我当年二十五。”
苏总编点了点头,似乎悟出了什么,沉吟了一会,苏总编说:“外围的问题基本了解,还得说文章的事。”
苏总编停顿了一下。
“好。”
田川点了点头。
“你怎么会想到用方言来写这篇文章呢?”
苏总编问。
“说来话还很长。”
田川乐了,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
“我小的时候对家乡方言没什么感觉,念了大学以后,接触全国各地的同学,才逐步感觉自己的方言很浓,自己才有了方言这个概念,所以在毕业以后,我就有意思的回忆和了解邑水的方言,就搜集整理的了很多邑水的方言,一开始只是想形成一个邑水方言词汇表,叫有关的人员看一看,比如自己的家人啊,同学啊,但后来觉得这种词汇表太干瘪无味,所以就想用故事的方式来记录这些方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方言故事集。把故事写完了,我觉得太繁杂,所以就想把故事分分类,就分出了很多类别,有散记篇,语音篇,词语篇。分类以后,我觉得做得还不够,还应该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研究,所以就形成了另一个系列,写了几篇论文,但这些东西都没有发表,我是想将来写一本书,叫《邑州方言杂记》,为什么叫邑州方言而不叫邑水方言呢?因为邑水县包围整个邑州市,所以从语言上讲,邑水县可以代表邑州市,另外,邑水县的治所一开始是在邑州市,邑水县也曾经是邑州市的名称,所以我觉得邑水方言也就是邑州方言,这本书我已经写了三十万字了,准备有机会出版一下。大体上就是这个情况。”
田川娓娓地说。
苏总编和章楚涵都认真地听着,连大气都不想出,他俩都有点入迷了,尤其是章楚涵,感到特别激动,她真庆幸田川能把他的故事讲给苏总编,而在这个故事里也有她的身影。
“你念的是什么大学?”
苏总编象从回忆中走出,讷讷地问。
“北方大学新闻系。”
田川一字一板地答。
“北方大学新闻系,那怎么回邑水当老师来了。”
他有点不解。
“当年我母亲身体不好,我是为我母亲回来的。”
田川说着,眼睛有些湿润,章楚涵和苏总编也有点激动,眼睛都浮现一层泪花。
“你是哪年毕业的?”
苏总编又问了一句,好象有一种特别的含义。
“一九八七年。”
他不假思索地说。
“那你是八三年入学。”
苏总编象自言自语。
“对。”
他点着头。
“八四年我看光明日报,有一篇文章叫《夜访北方》,文章还配发了一个照片,是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在图书馆看书的画面,镜头以男同学为主,女同学是坐在后排,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不知道你看过这篇文章没有?”
苏总编若有所思地问。
“我看过,我至今仍然保留那张报纸,因为那个男同学就是我。”
田川微笑着说。
“我觉得有点象你嘛,你和年轻的时候没太大的改变,当然,你现在也没有老啊。”
苏总编非常开心的样子,好象是为他的发现而自豪。
“二十多年了,说不老也是和别人比,和自己比还是老了。”
田川还是微笑着。
“我能问一下你后面的那个女同学是谁吗?”
苏总编有点调侃地说。
“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
他淡然地说。
“我还以为这一男一女是恋人呢,因为图书馆里人不是很多。”
苏总编笑着说。
“那不是图书馆,是长明灯教室。”
田川解释道。
“长明灯教室?怎么还有长明灯教室啊?”
苏总编好奇的样子。
“因为有一部分同学喜欢晚间看书,但到了就寝的时间寝室肯定是要关灯的,有的同学就到水房看书,有的在走廊看书,有的是在被窝了打手电,学校一看学生挺用功的,有点不忍心,就开设了一个长明灯教室,其实长明灯是夸张说法,也不是通宵,是到晚上十二点。”田川解释说。
“你太刻苦了。”
苏总编钦敬地说
“在农村,我最佩服的人是车老板子,在我们家村子的北面,有一条河,在河的两岸有高高的堤坝,堤坝上是一条可以通过一辆马车的土路,在秋天的时候,马车会拉着满车的秸秆从堤坝上走,这个动作虽然平常,但上堤坝的时候可是不容易,马车需要在很远的地方加速,马需很快的跑起来,等把车拉到堤坝正顶端的时候,老板子会果断的挥一下鞭子,把三匹马的行进方向来个九十度的大转弯,这时车轱辘会准确的落在堤坝上的车辙里,马车开始在堤坝上行进,如果在这个上坝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拐弯不及时,马车就会冲过堤坝,跃下堤坡,造成翻车,如果是用力不够马车就会退回来,也造成翻车,因为拉秸秆的车装得很高,整个马车是头重脚轻根底浅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就考验老板子的能耐了,但我还没有听说过是谁在什么时候翻过车,所以,我觉得老板子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也是一个非常有技术的人,我以后要是当农民,就做一个出色的车老板子,比那再高的堤坝,我也能把车赶上去,坚决做到不翻车,但后来我上大学了,没当成车老板子,但我决心像车老板子一样,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所以,我很努力。”
田川娓娓地说道。
“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这样的人,但金子放在哪里都是发光的,我觉得你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我为什么要急于约见你呢?前一阵子,我随滨江文学作家代表团到西欧四国采风,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搞方言研究的,他约我给他搜集一些邑州方言,回来后,我用心搜集,还告诉了我们的编辑记者给我搜集,但也没搜集多少,一共还没有你一篇文章装得多,所以我是想向你讨教一些邑州的方言,也向朋友交个差。”
苏总编语气沉重地说。
“那好办,我的文章都在信箱里存着呢,你现在就可以看。”
田川痛快地说。
“太好了,你打开信箱,我现在就想看。”
苏总编急切地说。
田川看了看章楚涵,象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就用苏总编的电脑吧,没关系。”
章楚涵说。
他们都从座位上起来,来到了电脑前,田川打开了自己的邮箱,调出了那篇文章。
“你坐这看吧。”
他说着,抬起了身,把座位让给了苏总编。
苏总编坐在了椅子上,田川和章楚涵一左一右,他们三个人共同看田川的文章。
一开始苏总编看得很慢,老半天才移动一下鼠标,后来他就越来越快了,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苏总编坐直了身子,慢慢地说:“这可不是几篇简单的文章啊,这就是一本方言学的专著啊,我觉得这本专著有三个特点:一是体例独特实用,有开创性。它和一般的方言研究的专著不同,避开了论点,论据,论证的熟路子,不是把方言单摆浮搁着加以释义,而是把方言词汇放到具体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中去,引起读者的兴趣体会玩味,从而更理解其内涵和外延;特点之二是材料详实新鲜,有实践性,书中所涉略的邑州方言词汇,都是你亲身用过,亲耳听过的东西,没有任何的抄袭和盗版;特点之三是通俗晓畅,有大众性,不避俗,不猎奇,尊重习惯,尊重民俗,不用艰涩古板怪诞的语言,风趣,有哏,适合大众口味,总之,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如果你想出版,我马上就可以给联系出版社。我在出版界认识的人很多。”
苏总编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动情地说。
“感谢苏总编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有出版那一天我想请苏总编给我写一个序言。”
田川也激动地说。
“序言我不一定有资格,但我肯定要写点什么,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好书。”
苏总编仍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