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父亲的战争岁月>第十八章 调虎离山智斗敌

第十八章 调虎离山智斗敌

作品名称:父亲的战争岁月      作者:黄爱民      发布时间:2020-03-23 15:19:32      字数:3047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形成更规模的大兵团作战需要,党中央决定将父亲所在的山东军区改编成立山东野战军,由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张云逸、罗炳辉为副司令,黎玉为副政委,陈士渠任参谋长。同时,成立了隶属于华东军区的华中野战军,由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
  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进犯我山东和华东解放区的阴谋,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为了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我人民解放军在苏、鲁、豫、皖等各个战场上,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拉锯式南北大回旋。
  中原解放军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包围圈,给予蒋介石沉重打击,于是他又把眼光放到了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仅一线隔江相望的苏中解放区,因为这里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东南最前哨,对此,蒋介石深感是个心腹大患,他下令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兵分四路,向苏中解放区分进合击。
  为彻底打乱敌人的总体部署,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以华中野战军为主,于一九四六年七月上旬至八月底,在苏中的兴化、高邮、盐城、阜宁、如皋、海安等地同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所属的部队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正面战役。
  苏中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的,群众基础好,而且部队的绝大多数指战员是苏中人,对保卫家乡、英勇杀敌,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的要求,加上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前,为苏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时五十天的战役中,华中野战军以仅仅三万余人的兵力,同人数、武器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展开了七次战役,先后歼灭国民党六个旅、五个交警大队共约五万三千人,占进犯苏中解放区国民党军总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创造了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改善了南线战局,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这次战役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赞扬,被称作“苏中七战七捷”,指挥这次战役的粟裕司令员也因此而名震天下,被称之为“常胜将军”。
  苏中大捷不仅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称赞,他评价:“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苏中大捷也在蒋介石、国民党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蒋介石感到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壮大和强盛,为此,他感到深深不安。
  与此同时,父亲他们华东野战军根据战略部署,以大兵团规模,集结主力部队,以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向江苏省淮阴市急速前进,意图在于进一步分散和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吸引敌人撤出山东境内,从而缓解我山东解放区的压力。
  父亲所在特务团随华野机关在主力部队掩护下,由山东临沂向江苏境内转移,这样,就更能引起敌人的注意力。
  重返家乡的感觉真好。
  父亲自去年抗战胜利离开家乡后已经有近一年了,期间,虽然也曾因剿匪和修筑新安防御工事两次到过江苏境内,但主要是在江苏和山东两省交接的连云港一带,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这次心中却有一种别样的感受,眼见离家乡越来越近了,本应该高兴才是,抗战胜利了,所有官兵都以为可以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可该死的蒋介石却要发动内战,这次回故乡并不是荣归故里,而是要和国民党军打仗,想想心里怎会高兴呐?
  一路上,父亲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行进在队伍中,情绪不高。
  忽然,在新安镇构筑防御工事中腿部扭伤且身体瘦弱的吴幼文因长时间大强度的急行军腿伤复发,只见他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腿一瘸一拐渐渐掉了队,父亲忙过去扶住他大声对班长喊道:“班长,吴幼文的腿不行了,他走不动了。”
  父亲的话惊动了全班,大家都围过来看,班长急了:“干什么?部队在行军,除黄国平和魏殿芳以外其他人都回到队伍去。”
  战友们拍了拍吴幼文的肩边快速追赶部队去了。
  班长对父亲和魏殿芳讲:“你俩把他送到收容队去,马上归队,要快,别掉队。”
  “是!”
  大魏不容分说背起吴幼文对父亲说:“老三,快,拿上他的背包和枪,我们走!”
  根据部队行军时预定的方案,一旦有人因伤或体力不支掉队,立即移送队尾的收容队。大魏个大力气也大,他背着一个大活人竟然比父亲跑的还快。
  一位骑马的通信兵路过看见父亲他们便下了马,父亲一看,是团部通信连的小马,父亲认识。他对父亲讲:“小黄,现在掉队的人不少,你们这样背他到收容队再赶部队肯定来不及,前面有几名同志也在那里等待收容,你们把他集中到那里,我马上赶到后面让收容队的车开过来,你们快赶部队吧,再晚就要跟不上了。”
  父亲想起班长的话,对小马道谢后,和大魏快速将吴幼文送到前面路边正在等待收容的人群中,对其中一位年纪稍大的同志敬礼道:“同志,我们是特务团一营三连的,他叫吴幼文,我们要赶部队,就把他交给你们了。”
  那人对父亲和大魏挥了挥手说:“好的,你们快走吧。”
  父亲蹲下身对吴幼文道别:“好好养伤,我们走了。”
  吴幼文一脸愧色地拉着父亲和魏殿芳的手说:“真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等伤好了我马上归队。”
  大魏大手一挥道:“看你讲的啥话,把伤养好,我们走了。”
  道别了吴幼文,父亲和大魏一路小跑追了好几里路,总算是赶上了连队。
  正如野司首长预料的一样,蒋介石发现华野部队近日在苏北战场上十分活跃,而且连华野机关和直属部队也一同向苏北一带运动,由此,他们断定华野主力部队正在江苏的苏北地区酝酿着一次重大的行动。于是,派邱清泉兵团紧紧尾随我军一路追赶。
  一路上,为了有效牵制敌人,父亲他们不断用各种方式,同敌人进行周旋,时而以急行军速度急速前进,时而放慢步伐,拉长队伍慢慢走,时而以营、团级规模同敌人进行一场阻击战,采取打打走走,边走边打的方法,诱使邱清泉兵团跟着他们的节奏和方向走。
  当父亲他们行至苏北淮阴地区时,敌人已经追赶到离淮阴几十里路的沭阳县境内的五里庄一带,情况十分紧急。
  为了阻止敌人前进,同时也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免与强大的敌人正面发生大规模的交战,陈毅司令员决定烧毁通往淮阴的交通要道——盐河大桥,并把这个任务交给父亲所在的三连执行。
  那天黄昏,三连奉命赶到盐河大桥畔,准备执行烧毁大桥的任务。
  一到河畔,连长朱学仁命令父亲他们二排担任警戒,防止遭到敌军或当地土匪对我们发动突袭。排长立即布置全排分河东、河西沿岸进行布哨。
  四班在河东岸拉开警戒,父亲的五班在整个大桥上排开警戒,六班则在河西岸向两侧进行警戒。
  连长朱学仁指挥战士们将事先准备的一捆捆干柴从桥头到桥尾,每隔几米堆放一堆。
  正在这时,队伍中有人大声喊道:“陈老总来了!”
  于是,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列队迎接陈毅司令员。
  只见陈司令员在陈士渠参谋长和父亲他们团长、政委的陪同下,来到河畔,亲自指挥烧大桥。
  三排战士每人提一桶汽油,沿大桥将整座桥统统浇了个透,连长朱学仁命令父亲他们五班撤离桥面,同时命令河东的四班快速通过大桥,撤向河西。一切准备就绪,连长请示团长是否可以烧桥。
  团长把目光转向陈老总,只见他把手一挥,于是连长把火把扔上了大桥,顿时,一条火龙由东向西迅速蔓延,借着傍晚的风力,火势越烧越旺。转眼间,这座约八十米长的木桥变成了火桥。
  望着熊熊燃烧的盐河大桥,父亲回想起小时候曾跟随爷爷外出要饭和在游击队与日寇打游击时好多次从这座桥走过时的情景,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感觉。
  曾经的回忆伴随着红红的火焰一起飞向遥远的星空,寄托着父亲的无限遐想。
  火光映红了傍晚的天空,也映红了陈司令员那泰然自若的脸庞,他双手叉腰,望着那浓烟滚滚升起的地方,爽朗地笑道:“好嘛,就让邱清泉站在河边为我们送行吧!”
  火光映照在苏北大平原上,映照在盐河两岸,更映照在战士们的心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