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最闪光的故事(上)
作品名称:桂花的故事 作者:辽宁阜新史庆有 发布时间:2019-12-22 22:00:47 字数:5205
其实在我们靠山屯,最闪光的故事是第一支人民子弟兵——蒙民大队的成立。
解放战争年代,在辽吉大地上,以靠山屯,平安为轴心,活跃着一支蒙古族人民的子弟兵——蒙民大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这支革命民族武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正规骑兵团。整整三个春秋,铁骑驰骋,从辽西走廊到松辽平原,乃至塞北沙漠,都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足迹,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5年10月,我党我军全面接收阜新,地、县、区各级党的组织和人民政权相继建立起来。不久,黄克诚率领新四军三师进驻阜新地区,老三师所到之处,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到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好的军队。尤其是那些时刻关心民族前途的蒙古族知识青年,经过初步接触,观察和鉴别,开始从思想上倾向共产党、八路军。于是,以包忠爱为首的一部分蒙古族进步青年,主动靠近党组织,直接与新四军三师、中共阜新地委、县委和县政府取得联系,要求实行民族自治,成立土默特左旗政府。当时,我党政军有关领导同志,对于蒙古族青年民族自治的要求,寄予深切的同情和支持,而且注意选拔和培养蒙古民族青年骨干。
1945年11月中旬,地委和县委在他本扎兰召开了有200多人参加的阜新蒙古族青年大会。在会上,地委组织部长作报告,着重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共两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区别。使与会者明确认识到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八路军,打倒国民党蒋介石,才有蒙古民族的光明出路和前途。
是年12月初,新四军三师和阜新地委,又在县城召开了有30多人参加的蒙古族青年座谈会,在会上,三师政治部吴主任明确指出:共产党完全赞成蒙古族管理自己的事情,支持蒙古民族自治。同时,号召青年们坚定信心,积极做好旗政府的筹建工作。
不久,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吕明仁热情接见了包忠爱、王宝山等蒙古族青年代表,要求他们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的大汉族主义,提高广大蒙古族青年的政治觉悟,动员更多青年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在形成一支骨干力量的基础上,组建蒙古族人民武装,实现民族自治。
忠爱、宝山等十多名蒙古族先进青年,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有组织、有分工地走村串户,进行革命串联,到1946年2月,在我们靠山屯召开会议,分析了斗争形势,讨论的行动计划.。到3月中上旬,在平安地陆续集中近40名蒙古族青年。这时地委和县委根据附近地区的特点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组建旗县联合政府和一支蒙古族人民的革命武装,
1946年3月中旬,再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地委、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同志,有蒙古族青年农民、学生和知识分子,一共40多人,会议经过热烈讨论和民主协商,选举产生了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和蒙民大队的领导成员,从此阜新蒙古族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6年3月中旬,蒙民大队正式成立。大队长王宝山(额日敦尼),副大队长骆长胜(骆长全),大队部下设一个中队、共有干部战士20多人。
1946年4月下旬,在我党民族统战政策的感召下,土默特左旗末代王爷云丹桑布带领200多人的队伍起义投诚。
是年6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军事部副部长田户来阜新掌握了蒙民大队领导权,7月把蒙民大队和云丹桑布起义部队编为卓索图盟纵队第13支队,蒙民大队为一大队,云部为二大队。同时把王宝山调出蒙民大队,由骆长胜接任大队长。是年9月,蒙民大队北撤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干部队伍,大队长骆长胜、副大队长保音达,政委马广基。大队部下设3个中队,一、二中队为步兵,三中队为骑兵,共有指战员400多人。
据旧庙第一任区委书记、蒙民大队政委马广基回忆,1946年4月,包忠爱从县委到旧庙区,给马广基带来两封信,一封是县委书记刘异云写给马广基的,信中说县委决定任命马广基为蒙民大队政委。马广基任蒙民大队政委只有半年,但在半年时间内,他深感蒙民大队是一支年轻的新军,是一支勇敢善战的铁骑。四合城战斗让马广基亲眼见证了他的看法。
大约在7月末8月初的一天,马广基同区长李耀,张丙年等五六个人在区政府所在地代海营子村工作,搞减租减息,蒙民大队一个班在代海营子村东边四里远的四合城屯警戒,大约是早7点钟,突然遭到刘黑手反动地主武装40多人的袭击,敌人从旧庙至福兴地的公路上下来,进入河套,四合城屯坐落在河套北边一座高地上,离村子二三百米远,就乱射机枪,打死我村前哨兵,班长马上组织全体战士还击,并命令杨得山等三四名战士,翻墙占领村后小山头猛烈还击,敌人离村子还有一百多米距离就被我军勇敢的战士打死六七个人。后边的土匪回头就跑,并狂叫:“快跑啊!快跑啊……杨德山在村子里,杨德山的枪法厉害哟!”敌人在逃跑中又被我军打死七八个人。区政府领导在代海营子屯听到枪声赶来增援时,土匪已逃出河套,在公路边的草丛中隐藏起来,放一阵乱枪,向南逃回阜新城了。战斗结束,马广基同张丙年洗干净了3名牺牲战士身上的血,命人抬来刘墨林父亲用珍贵木材做成的雕龙画凤棺材和另两家逃亡地主的棺材,安葬了我们的3位烈士,三位烈士安葬在四合城的村东头。四合城战斗虽然牺牲了三位烈士,但是,我们战胜了4倍于我的敌人,消灭了十四五名敌人,以少胜多,在地方武装对敌斗争中很少见的,堪称奇迹。
刘黑手是靠山屯人,伪满时当甲长,是有名的汉奸大地主,国民党侵占阜新后,就投敌组织反动地主武装,时常到阜北前沿地区反攻倒算,扰民害民,四合城战斗给他以重大打击以后,再也不敢到靠山屯一带骚扰,阜北根据地从此比较安定了。
1947年5月,蒙民大队指战员在林东内蒙古自治学院学习结束,奉命回师阜新。此时,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委会主席乌兰夫命名这支部队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十三支队、支队长骆长胜,参谋长白希凯(希日莫•希仁巴特耳尔),政治处主任阿勒塔(茫赫),组织股长布仁,后勤主任陶格套。支队部下设两个中队,共有干部战士200多人。
1947年7月,在靠山屯四家子十三支队和旗县联合大队二中队合并,正式改为辽吉军区骑兵独立团,省军区委托五分区指挥该团,团长赵福林、副团长向常青、政委刘异云,副政委骆长胜,参谋长白希凯,政治处主任阿勒塔,政治处副主任布仁、包汉儒,后勤主任兼卫生队长包文章。团部下设6个连队、警卫排,共有指战员700多人。
1948年3月,该独立团奉命荣升主力部队,编为内蒙骑兵二师二十三团,受东北军区、内蒙古军区双重领导,以东北军区为主,团长骆长胜、政委布仁、参谋长包平安、政治主任阿勒塔、后勤处长桑布。
蒙民大队建立后,五分区和县委十分爱护这支民族武装,首先五分区发给10箱手榴弹、17支大枪,初步武装了这支部队。接着,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指战员学政治,练军事,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后来,以靠山屯、平安为中心,深入各地发动蒙古族青年参军参战,动员富有人家献枪献马。在短期内部队的武器装备逐步完善起来。
1946年6月中旬,部队奉命向蒙古族聚居地王府、佛寺等西部敌占区进行一次长途进军。部队一路向前,大造舆论,宣传革命形势,宣传民族自治。同时,学习老八路作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当时许多老乡送茶献酒,表示慰问,众多蒙古族青年纷纷要求参军参战,有的青年喇嘛当场脱掉袈裟加入部队行列。有些群众主动向部队,献枪献马,捐衣送粮。这次行动,部队一下子就扩充了近百人,蒙民大队仅有的两名女战士齐国珍、边淑兰就是这个时候冲破重重阻力加入部队的。
部队西征不久,接到情报:刘黑手的地主大团和以何九为首的反动地主武装,100多号人、十几辆大车,活动在红帽子、八家子一带,给那里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刘、何二匪又与国民党军队勾结,公开接收委任和改编,活动更加猖獗。他们以阜新县乌兰木图山下的八家子等村庄为据点,经常进犯解放区,袭击区政府,杀害干部,残害百姓,无恶不作。因此,县委、县政府早就下决心拔掉这颗“钉子”。
7月24日上午,五分区下达战斗命令:五分区警卫连配合蒙民大队,在八家子一代全歼刘、何匪部。下午2点部队从平安地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急行军,下午16时许到达目的地。
1946年7月24日下午,八家子剿匪战斗打响了,激烈的枪声回响在乌兰木图山下。蒙民大队和军分区警卫连向土匪地主武装发起猛烈进攻,毫无准备的土匪地主武装抱头鼠窜,逃进欧力板营子一个地主大院。这家大院四周是两丈高的土围子,四角设有炮台,土匪和地主武装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负隅顽抗。黄昏时候,攻坚战开始。蒙民大队和军分区警卫连用两挺机关枪和一门迫击战组成火力网,压住土匪地主武装的火力,先后两次组织突击队员用手榴弹炸大门,但都没有成功。这时,蒙民大队日本籍医生田中主动担负起施放烟雾弹的任务。他左手提着步枪,右手紧握发烟筒,匍匐前进很快接近大门。随着烟雾弹的爆炸,一股浓烟冲天而起,大门两侧烟雾弥漫,突击队员趁机炸开了大门。然而,田中在往回跑时却被土匪的子弹射中,壮烈牺牲。激昂的冲锋号响了,蒙民大队和军分区警卫连的战士们一跃而起,迅速冲进地主大院。这次战斗,歼灭土匪和地主武装20多人,缴获步枪30多支、迫击炮1门,还有大量的粮食、马匹和车辆等。蒙民大队首战告捷,军威大振,队伍很快发展到400多人,组成了3个中队,其中一、二中队是步兵中队,三中队为骑兵中队。
遗憾的是恶贯满盈的刘、何二匪和部分亡命之徒,在混战中趁着黑夜逃掉了。
这次战斗中,蒙民大队的日本籍医生宝音图、班长巨宝、战士小银宝光荣牺牲了。
小银宝出身贫苦,是一位老实忠厚的蒙古族青年,在这次战斗中,他怀着对阶级敌人的满腔仇恨,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年仅22岁,为阜新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追悼会上,烈士的哥哥老银宝,当场接过弟弟的枪,参加了蒙民大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也光荣牺牲了。
巨宝原是大队长王宝山的警卫员。这个刚满20岁的小伙子聪明、机灵、好学上进,全大队的人都很喜欢他。在他迫切要求下,才派到一中队当班长。在这次战斗中,他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冒着敌人密集炮火,猛打猛冲,在带领全班战士通过一片开阔地里时英勇牺牲了。
宝音图(日本名字田中),原是日本开办的海州医士学校教员。日本投降后,经人介绍他和另外两名日本学生一起参加蒙民大队。日后,大家给他们3位起了蒙古族名字,田中叫宝音图,大竹叫巴依尔,另一位叫松迪。宝音图是学医的,就留大队部当医生。他平时工作认真,对人热情,大家都很喜欢他。他经常背一个帆布药包,里边装着常用药品,还有两个体温计,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带来的。他背一支六五式枪,作战很勇敢,在这次战斗中,这位年仅26岁的日本医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蒙古贞的大地上。
1946年底,蒋介石一手策划的全面内战爆发了。阜新守敌国民党93军22师和整编20师与县警察大队、旗保安总队勾结在一起,网络十几股反动大团、土匪和地主武装,一共集结4000多人,伺机进犯解放区。中秋节前夕,匪首刘墨林,依绍先率千人匪队,配合国民党正规军疯狂围剿塔营子、务欢池解放区,使这里的区政府、区中队和人民群众造成严重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五地委(阜新地委改称)、五分区和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的部署决定组织党政军战略退却。1946年10月,蒙民大队离别故乡和亲人,踏上了转战塞北的征程。当时,虽然祖国光复了,但群众生活还十分困难。因此,每到一处,群众吃啥部队就吃啥,有时跟老乡一起吃破子粥、菜团子,有时几天见不到一粒米饭。就吃白雪炒米,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和盐,维生素缺乏,不少人患了夜盲症,但指战员们毫无怨言。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大肆向东北根据地进犯,阜彰县委、县政府和县区武装被迫向内蒙古奈曼旗转移。撤到大沁他拉时,已是寒冬,不少战士还穿着单衣。中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接见了全体指战员,并批准从省军区为部队解决了棉衣,还补给40多支枪支,数千发子弹和部分坐骑。
在转战塞北的艰苦岁月里,蒙民大队指战员和兄弟部队紧密团结,密切合作,胜利进行了双合兴突围战斗和马鬃山战斗,给残害百姓的乌力吉、他日巴、额不登格等匪部致命的打击,有效地保护了当地县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1947年初,蒙民大队转战到内蒙古林东。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接见了排以上干部;亲自批准吸收蒙民大队全体指战员进入内蒙自治学院学习。经过4个月的学习和整训,部队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5月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十三支队,骆长胜任支队长。
为了迎接战略反攻,这支民族武装于1947年6月回到阜新。
7月中旬,在阜新县旧庙区四家子与阜彰县旗联合大队二中队合并,正式成立辽吉五军分区骑兵独立团,赵福林任团长,中共阜彰县委书记刘异云兼任政委(后张彬接任)。后经调整骆长胜任团长,布仁任政委。全团辖4个连队,共7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