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第一百一十四章:长征纪念碑

第一百一十四章:长征纪念碑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9-05-04 22:03:28      字数:3241

  走进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一眼就看见刻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的大型石壁。卢华凝望着的题字:张老师,我看着的题字,心里觉得很舒服,但是究竟好在哪里,我就说不上来了。
  德仁仔细地欣赏着邓小平的题字:邓小平的书法功力深厚,浓墨重写,洋洋大气,用笔自然,结构随意,十分耐看。字如其人,这正反映了邓小平眼光远大,才气横溢,心态平和,力求自然,不矫揉造作的求实风格。你看,他横写的题词字体偏长,排列紧凑,其中“军”字和两个“碑”字更长一些,使整体结构活泼大样,焕发出勃勃生机。你再看邓小平的署名,游龙走凤,更是高超的草书艺术品。
  卢华感叹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样子,欣赏书法也有学问嘛。
  他们站在反映红军长征的大型红色花岗石群雕面前,顿时觉得自己的渺小,感到红军战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的伟大。九组雕塑,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德仁一组一组仔细地观看着,品味着,对红军战士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女导游给大家介绍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情况:1935年8月,红军翻越雪山来到毛儿盖,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要奔赴甘南,只有通过松潘大草地一条出路。面对着沼泽遍布、臭水横流、气候恶劣、雨雪无常、纵横六百里的茫茫草地,对于又饥又饿的红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死亡陷阱”。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死亡禁地,英勇的红军战士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踏进了草地。红军战士踩着草墩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一不小心掉进泥潭中便拔不出腿来。经过几天的行军,粮食吃光了,战士们只好找野菜充饥,嚼草根,吃皮带。衣服被雨雪打湿了,夜晚露营时,寒冷难忍,大家便挤在一起,背靠背取暖。由于寒冷、饥饿、疾病,许多战士没有迎来第二天的曙光,便永远倒在了草地里。经过七天的艰难历程,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据统计,1935年6月,近2万人的中央红军开始翻越雪山,到8月下旬穿越草地后,减员7000余人。
  听了女导游的介绍,大家的心情十分沉重,也被红军战士奋勇前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他们来到主碑前,仰头望去,41.30米高的主碑,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红军战士铜像高14.80米,双手高举成“V”字形,象征胜利,一手持步枪,一手执花束。碑体高24米,亚金铜贴面,三角柱形,象征三大主力红军。汉白玉基座高2.5米,墨绿色磨石地面。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恢宏,当夕阳西下时,金光四射,尤为壮观,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
  德仁久久地凝望着红军战士的铜像,心底翻滚着阵阵浪涛。卢华说:张老师,红军双手高举成V形是胜利的象征,一手拿步枪,一手拿花束,又是什么意思呢?
  德仁瞅瞅卢华:什么意思?我想你是知道的,只是要考问我罢了。我说说看法,咱们一块讨论。步枪是武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只有坚持武装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花束是和平,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革命胜利以后,我们要建立一个人民自由幸福、安居乐业的社会,你说是也不是?
  卢华高兴地:是啊,你的想法和我想的一样。快,快写一首诗歌,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
  望着红军战士高大的铜像,想象着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德仁心潮滚滚,随口吟道:
  顶天立地英雄汉,
  要把世界改容颜。
  雪山皑皑脚下踩,
  草地茫茫也等闲。
  花束芬芳新时代,
  枪杆铿锵出政权,
  振臂高呼天地动,
  长征精神万古传。
  卢华连声说好:好,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万里长征的伟大意义,都让你表达出来了。而且这首诗是围绕眼前红军战士的铜像写的,像顶天立地、振臂高呼呀,花束芬芳、枪杆铿锵呀,都是瞻仰了红军铜像以后才能想象的形象。可见写诗都要有一个触发点,才能触动你心底的灵感。
  德仁有所感悟:是,你分析得很好,虽然我们对长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很多的感受,但是还写不出反映长征的诗歌来。瞻仰了这座红军战士的铜像,一下子就触发了我所有的感情,也迅速地构思出相应的诗句。
  陈列室别具风格,门厅两边悬挂着10余块中央领导和红军老前辈题词的楠木匾额。室内展品反映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征战历程及各地修建的长征纪念建筑照片。看了展览,德仁对长征的意义及艰难历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德仁心事沉沉,想起自己即将退休,就要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想起自己的职称问题没有解决,想起自己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现状,不免有点烦躁,有点忧伤,便悄悄地走出了陈列室。
  德仁站在主碑前,仰望着雄伟高大的红军战士铜像,想起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不免思潮翻滚,感慨万千。他想:只要树立伟大的理想,并为之英勇奋斗,一定会有成功的希望。
  德仁想着想着,一时冲动,竟然把心里的话说出口来:我今年60岁,可以把自己看做16岁,一切从头开始,就像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
  德仁忘情地说着,不防旁边有人拍起手来:好,老当益壮,有志气。
  德仁扭头看时,不是卢华还是谁呀?卢华说:徐特立同志参加长征时已经58岁,上级给他配备了一匹马,但是他却不骑,把马让给伤员和女同志骑,自己拄着一杆红缨枪走路,实在累了,拉着马尾巴走一段路。徐特立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长征路。
  德仁说:卢华,谢谢你,给我讲了徐特立参加长征的故事。我正是要向徐特立同志学习,开始我的万里长征。
  卢华感兴趣的:好啊!张老师,你有什么计划,讲给我听听。
  说起计划,德仁不免兴奋起来:第一,把我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写成一部小说,也算是对帮助过我的人的报答,也算是对生我养我社会的回报。
  卢华有点激动:张老师,你的作品会不会把我写进去?
  德仁微微一笑:当然要写了,你是我办校报的好同事嘛。
  卢华高兴起来,却又担心着:张老师,你该不会把我写得有点……那个吧?
  德仁疑惑地:什么这个、那个的?咱俩平时可是无话不说的啊。
  卢华吞吞吐吐的:那个,那个就是有点不拘小节,说话随便什么的……
  德仁认真的:你放心,就是写你也是只写优点,不写缺点。何况,这是写小说,不是写真人真事,你也不必对号入座。
  卢华嫣然一笑:不许骗我,小说写好了,可要先让我看看,我应该是第一个读者。
  德仁说:那是自然的。
  卢华追根问底:那么,像余书理、教务副校长、总务副校长、部长、老袁这些人,会写进你的作品吗?我看他们打击报复,有意不提升你的职称;故意刁难,不批准你的入党申请。
  德仁沉默许久:当然,一切都要实事求是。我也有不少缺点,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过,我的小说有一个主题,就是心胸窄狭的人一定会把打击报复进行到底,而我的主人公也会在不断的打击报复中锻炼成长。
  卢华有点疑惑:张老师,这部作品会是你的自传吗?
  德仁一脸严肃的:不是写我的自传。自传会受到许多事实的局限,而小说则会在更加广阔的社会里寻找人物、故事,虚构情节,使小说具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
  卢华还有许多疑问:几十年的事情,一部小说能够容纳得下吗?
  德仁沉思着:当然,压缩着写,一部小说也可以完成。不过我想写得细致一些,写上几部,大概200万字吧。
  卢华握握德仁的手:张老师,我等着看你的文学巨著哩。
  德仁一脸严肃的:谈不到什么文学巨著,只是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我想写的人写出来,把我想写的事写出来,对于我,对于我的家庭,对于我所熟识的人,对于我所生活的社会,也是一个交待。
  卢华追根问底:张老师,你为什么一定要写这部小说呢?
  德仁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就是想从个人的经历中总结历史的经验,哪怕能够给人们、给社会提供一丁点经验教训,也不枉我到这个世界上来过一回……
  德仁说到激动处,不免有点伤情。卢华安慰的:张老师,别伤心,你怎么好像向这个世界告别似的,你今年不是才16岁吗?
  德仁用手绢沾了沾湿润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了……卢华继续追问:那么,你的第二个任务呢?
  德仁说:第二,继续把书法抓起来,好好地练一练,争取写出几张好字来。
  卢华笑眯眯的:写出书法作品,一定要送我几张哦……
  走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德仁感到一身轻松,却又觉得任重道远……
  (《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完,接着请看《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四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