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从白桦林走来>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作品名称:从白桦林走来      作者:望见马克      发布时间:2019-05-09 09:10:18      字数:5155

  5关于黑龙江兵团六团的组成
  六团建立在二龙山农场,该农场是解放初期东北军区政治部下属的“解放团”,有五千名解放军警卫部队官兵和一万四千名原国民党军队投诚、起义或被俘的人员共同组成。他们在1949年初到1951年初之间在二龙山等七个地方建立“解放团农场”。
  四七年到六五年的十八年,参与黑土地开发的有九种人:解放军现役军人、复转军人、原国民党军人、青年志愿垦荒队、山东支边移民、大中专毕业生、劳改犯、“右派”和苏联顾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团,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部教导第一团1949年8月在黑龙江省德都县境内二龙山创建的军垦农场。1952年青干一团奉命集体转业,农场定名为"黑龙江省国营二龙山机械农场"。
  最早成批到达的知青是196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百余名知识青年。
  1968年“六•一八”批示前4月至5月,双鸭山市九百一十名知识青年下乡到二龙山农场。5月,鹤岗市二百八十六名知识青年下乡到二龙山农场。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作出《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简称"六•一八"批示。10月,天津市知识青年一千三百二十七人抵达二龙山农场。11月,哈尔滨市知识青年四百九十六人抵达二龙山农场。12月,现役军人王振生、马勇明、何义生、莫祉旭先行来到二龙山农场,负责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团的组建工作。
  1968年12月,马勇明、王振生、何义生和莫祉旭四名军人先行到达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奉命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马勇明任团长、王振生任政治委员。196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团正式组建,马勇明任团长,王振生任政治委员。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和后勤处,下辖十七个股、四个营、四十五个连队,通讯代码为"黑龙江省德都县建字一零六信箱"。至1969年底,派遣到六团工作的军人陆续报到,担任团和司、政、后机关及大多数股室的负责人。
  在六团工作过的军人达四十名,他们主体来自六十四军,也有沈阳军区其他单位的。他们中,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有两人,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有十五人,抗美援朝时期入伍的有十四人;先后担任团级职务的九人,营级职务的二十八人,连级职务的三人;原籍分别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北京等十三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历史证明,工作和生活在六团的军人们基本上是一个团结、奋进、清廉和战斗的群体。绝大多数军人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八年中他们忠实地履行职责、不畏困难、呕心沥血、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廉洁奉公,使六团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整体工作处于兵团和一师的先进位置,成为二龙山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较好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六团取得的好成绩,是全团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拼搏和奋斗的结果,他们为六团的建设及改制后农场的改革与发展立下的功劳,是客观存在和有目共睹的,广大老职工和知识青年都不会忘记。
  由于万名左右知识青年的到来,使职工队伍的数量骤然扩大,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和团营机关干部的编制也相应扩大。一是原农场干部的继续留任,二是从外单位调入的部分“六六三”(1966年3月退伍到农场安置的老战士)老战士充实连队领导班子,三是选拔知识青年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形成了军人、原农场干部、知识青年的老中青双重“三结合”。
  五月,上海市知识青年一千一百九十七人抵达六团。
  五月,双鸭山市知青慰问团来团慰问。
  八月至十月,北京市知识青年约六千余人分六批陆续抵达六团,象征着知识青年阶段性全部到达。
  我们天津知青到达时,四营还是原农场干部掌印。各营的组建在六九年完成。石营长六九年初就到任了。六九年十月,开展整建党工作,在全营各连公示营党委人选。首次吸收部分知识青年入党。
  连队组建是1970年整党建党后,春播前完成。
  从此揭开了六团的解放军序列的兵团生涯。兵团战士战天斗地,展开了可歌可泣、壮丽辉煌的青春大合唱。
  
  使命短暂的二十五连(兵团时期的河北队)
  连队的回顾
  在黑龙江建设兵团的历史上,六团二十五连自1968年毛主席的“六•一八”批示,到1976年宣布解散划归黑龙江农垦总局整整存在了八个年头。在“屯垦戍边”八年多的经历中,二十五连历史在六团党委和营党总支领导下存在,发展直至归回生产队。连党支部领导多次变动,行政领导频繁更换,连队编制多次调整。
  1968年毛主席批准成立兵团时,二十五连还被称做二龙山农场四分场河北队。那年4月份队里迎来了双鸭山的知青。处在文化大革命中期的生产队,照样按部就班地生产、劳动、打下粮食上缴国库,和兵团建立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1968年10月,天津知青是应征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任务而加入兵团的。到达时,农场场部就告诉我们可以往外宣传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建设兵团一师六团”,往外通信可以这样书写。时间不长,就改为“黑龙江德都县建字一零六信箱”这样的称呼就更像是军队的编制了。那时的师部团部已经由现役军人领导,营级还是原来的老场长。我们的同学那时就调往了师部(孙吴)工程连就职。
  11月哈尔滨知青也是以兵团应征的名义来到连队。那时内部仍然是称呼生产队革委会,老职工依然称呼队长、书记的。只是我们知青叫他们“连长”“指导员”。那时的编制,也是临时安排的。老职工和新知青混编在一起。大部分老职工当班排长(实质上就是作业班、生产小队)。当时早晨出操,老职工班排长连口令都不会喊,及至后来时间不长,就没有老同志出操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969年。这年4月上海知青来到尚未组建的兵团。(1968年时任领导刘汉青、焦启更、肖红等)
  随着1968年现役军人陆续地到达师、团、营各级任职,连队的主要领导也都改为复原转业军人担当。1969年春天时候,连队就调来了雷全录和王玉堂,分别任指导员、连长。下面的编制依然为名义上的班排编制。1969年时任领导:李彦之、雷全录、王玉堂、刘吉臣、肖红、刘宝珍、孙兆祥。
  7、8月份大批北京知青到达,充实了各个连队及营团直属单位力量,那时的团级领导干部基本到任,原先的农场领导都任副职,继续着农业生产劳动的指挥和运作,现役军人把关定向,政治领导。经过了麦收、豆收和善后工作。连队重新组建提到议事日程。1969年9月下旬,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水中涝麦,人定胜天”的麦收大会战后,连里进行了第一次建制整编,打破原先老职工和知青混编排的建制,把双鸭山、天津、哈尔滨、上海、北京知青,按男女有别进行混编,在全连大会,连长宣布了整编方案。
  真正实质性的连队组建工作,是1970年以整党建党为内容的运动形式开始。春节后,落实“九大”精神,进行整党建党工作。兵团各连队按部队建制管理,成立党支部,对党员“吐故纳新”接着又成立了团支部,吸收新鲜血液,成立兵团战士管理委员会。历时两个多月的运动,在1970年春播正式开始前,所有连队组建任务全部完成,并投入紧张的战斗。我们连队经团党委审批,报师部备案,组建成新连队党支部和连部,还成立了新团支部和战士委员会。连领导由团里任命,各排长由营里任命,班长由连队任命。这样我们走过了由河北队向二十五连的的演变。产生了男一排、男二排、女三排、女四排、机务排、后勤排、连部直属班。新的连领导是李彦芝、王玉堂、刘宝珍、刘吉臣。后来补充调整了李毛子、孙兆祥。
  麦播之后,六团经过沈阳军区批准决定复建“跃进水库”。我们连男一排的两个班和女三排全部奉调去了水利连。
  以后按照部队的管理方式进行创建“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教育活动。1970年麦收结束后,六团全团上下普遍开展了“忆苦思甜教育”活动。
  1971的春天。水库冰河开化,大地冰雪消融,春风拂面,结束了冰天雪地,冻手冻脚,劈柴取暖,围坑萎窝的“猫儿冬”生活,战士们抖搜精神,甩开臂膀,投入了繁忙紧张的制肥、拌种、播种的春耕劳做。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在无垠的黑土地上奔驰,身后飞起一道黑色的扬尘,播下春天希望的种子,期盼秋后丰硕的收获。
   “五一”节前后,连队的编制有了新的变化,原编制的农工男一排、男二排、女三排、女四排依然保留,四营管辖的原二十八连宣布解散,整建制分到二十五连一个女生排,为新建农工女五排。二十八连原任务为养马连,建连选址在距二十五连往东七、八里路,三十四号地对面的北坡地上,住宿条件简陋,他们分别住在用木桩搭架,柞树条子当墙,中间填土里外抹泥,草把子苫顶,被形象的比喻为“披头散发拄拐棍”的两排泥巴房里,生活条件受限,吃水非常困难,全连百十来号人,仅靠在大路旁挖出的一个不到两米深的沙子坑里渗出的泉眼水,解决做饭.洗嗽的生存需要,马群也始终没达到预期规模。连队领导是:1972年和1973年:王玉堂、方明智、刘吉臣、周玉敏、李毛子李正纯
  .1972年是毛主席“六一八”批示发表五周年,也是推荐选送知青工农兵大学生的第一年。困退,病退,转插,当兵,曲线招工各种返城方式,也从这一年俏然开始。在广大知青中引起了极大的思想波动,也陷入了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深深思考……就大多数兵团战士,农业职工而言,仍然继续着春播、夏锄、秋收、冬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屯垦生活。
  1972年的新春伊始,二十五连经过路线教育运动后,建制归属和连队主要领导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行政隶属由四营划归二营领导。指导员李彦芝(原农场干部)离开二龙山,调往地方农场,原任连长王玉堂改任指导员,原副指导员刘宝珍推荐上学,调来二营天津知青周玉敏(女),任二十五连副指导员。刘吉臣仍任副连长,分管机务排,李毛子仍任副连长,分管畜牧排,后勤排。从二营调来方明智(六六•三转业老战士,河南人)任连长,他转业前曾任现役团长马永明的警卫员,当过坦克兵。
  1973年3月,六团抽调两千七百多名老职工,知识青年去支援新建六师,这一行动波及各营各连,掀起阵阵波澜,引起极大震动,二十五连也未能幸免。有探家不归的、有躲避逃跑的、有拒理抗争的、还有上火车后中途下车溜号的。当时探亲在家的北京知青,几乎同时收到连里寄来的要求归队的信件。二十五连农工一排男生随排长王建成建制奉调去六师。还有京津沪的部分女知青也去了六师,二十八连并过来的女生农工五排解散了,分到后勤排,有的调到留守女生排,这次波动从三月份持续到六月份。
  重组男生排,由畜牧后勤副排长赵少华提任正排长,调回重新整编男一排,全排三十多人;徐志明、杨大明还有石会斌任班长。新男一排成立后承担的第一项硬任务就是挖电杆坑,这年秋天二十五连终于通了电。当年领导是:王玉堂、方明智、陈喜、刘吉臣、周玉敏、李毛子、敖家佑。
  1974年2月,11月,北京慰问团两次来六团慰问知青,这一年北京知青办理困退、病退的人数剧增,开始成批返城。能回家的战友欢天喜地高高兴兴地离开二龙山,大约每个月都有人离开连队。捆行李、钉箱子、办托运、送站台成为我们一项新的任务,男生排成为送行服务“专利”。
  又是春暖花开季,1975年二十五连领导班子再次调整为:陈喜、方明智、刘吉臣、李毛子、李军、敖家佑。
  指导员王玉堂调到团部,新调来的指导员陈喜(男、天津知青),副指导员李军(男、上海知青)。李军当年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离开了连队。接任副指导员的是敖家佑(女、天津知青),之前已在连里学校当老师,有思想、有心路、有文化、有激情,分管连队知青思想政治工作。
  1975年是兵团组建、成立二十五连的第七个年头。送走冰雪寒冬,脱下厚重棉服,感受春风拂面,又见草垫新绿。这年春播后,二十五连建制又从二营回归四营领导,原二营教导员张遵彦随调到四营任教导员,副教导员姓马(名字记不清了),方明智连长调到水库任连长,分管机务排的副连长刘吉臣提任二十五连连长。
  “中央撤销兵团的决定是在1975年12月底做出来的。1976年1月在哈尔滨北方大厦(原省政府招待所)宣布了撤销兵团的命令,任茂如政委、刘竹轩副司令、政治部段景岳主任都参加了会议。会后先在兵团常委传达,然后是师、团一级级传达。团以上干部的宣布大会也是在北方大厦。
  1976年,进入屯垦戌边的第八个年头。这年一月,中央决定撤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六团的现役军人陆续返回部队,六团恢复农场建制,改名为“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场管理总局北安管理局。所有屯垦戌边的兵团战士,无声无息地变成了农场职工。春播之后,连长刘吉臣平调二十三连任队长,二十三连副连长杨传银提任正连长调河北队任队长。
  时任领导:陈喜、方明智、刘吉臣、李毛子、敖家佑。这一年兵团撤销,并归为农垦总局。
  至此,二十五连重新改名“河北队”,结束了兵团准军事化管理在这块土地上的建制,连队称呼完全没有了,转变成为了黑龙江省农场管理总局北安管理局下属生产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