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五十四章 关中血战

第五十四章 关中血战

作品名称:人世间      作者:牛的草原      发布时间:2019-02-13 15:02:54      字数:5038

  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回族谚语
  
  1799年,执政了60年、88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带着满腹的忧郁去世了。他的儿子嘉庆皇帝也没有能够解决大清的各种弊端。嘉庆的儿子道光皇帝也失了大清早期君主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执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
  大清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官场中,官员们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yu)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全国各地事变四起,烽烟不绝。
  当时,回回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云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比较集中。特别是同治元年的1862年之前,陕西、甘肃和宁夏到处都是回回人的村庄。河州、狭道(今天甘肃省临洮)、清水、张家川、河西、西宁、大通、民和、化隆、门源等地尤其密集。
  回回人的祖先迁居中原汉地已经1000多年了。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尽力与汉人和睦相处,虔诚地遵守宽容、大度和忍让的教义。正是这样,回回人和汉人长期以来总体上和谐共处,共同为建设家园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回人主要以商业、手工业、农业和牧业为生。商业是他们的传统经济。回回商人的足迹遍及城市和乡村、内地和边疆,开辟了许多新的市场和交通线,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商业集团。他们经商的范围十分广泛。由于回回商人擅长游走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因此,回回商人的皮毛贸易规模最大,也最具民族特色。全国出现了许多皮毛集散地。
  经商赚取的金钱来得快,也来得多。因此,经商的回回人家一般要比种地务农的汉人农民富裕一些,再加上商人唯利是图的特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眼红和嫉妒。
  回回人虽然与汉人同处一地,但是,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再加上与汉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迥然不同,双方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陕西和甘肃的回回人和汉人杂居,难免发生一些民事纠纷。有些地方甚至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事件。
  大清王朝一直推行民族压迫的政策。朝廷最初把矛盾指向反抗自己的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洲人逐渐在汉人的汪洋大海中被融合同化了,继而确定了满洲人同汉人地主阶级联合共治的基本国策,对其他少数民族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法律等方面加以排斥、歧视和限制,尤其对人数较多的回回人更是严密防范、严苛管治。
  回回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落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大清是回回人被朝廷和官府压制、歧视最严重的时期。作为统治者的大清不但不公正地处理民族之间的纠纷,反而利用回汉之间的矛盾,采取“以汉制回”的措施,凡是争论斗殴无论对错都偏袒汉人,压制回回人。一些汉人从此仗势欺凌回回人,却不知道回回人的内心桀骜,凝聚力很强。天长日久,两个民族之间便埋下了仇恨。
  朝廷明确规定:禁止回回人抱养汉人的婴儿,禁止增加修建礼拜寺。满汉之间、蒙汉之间、回汉之间不得通婚。一般犯的人被判处流徙罪可以申请留养,回回人则不许申请,而且流徙的地点不得在回回人的聚居区。对回回人的定罪和用刑也比其他民族重,还要给回回犯人的脸上刺上“回贼”二字。
  朝廷的很多大臣在奏折上提到回回人的时候,一再把回字加上“犭”旁,表示对回回等少数民族的鄙薄和轻视,诬蔑回回人不属于人类。
  19世纪中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疾病缠身。山雨欲来风满楼,遍地狼烟夕阳后。
  1840年,大英帝国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1848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别是英法联军占领了帝国的首都北京,送给大清王朝无尽的羞耻和屈辱。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的金田村率先发动了农民起义,反对大清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这是当时最大的一场反清运动,震动了整个国家,牵扯了大清王朝的绝大部分精力和兵力。
  1856年,云南各地的回回人响应洪秀全的号召,起来反抗大清的统治。其中,杜文秀在大理领导的云南西部回回人起义最为壮大。随后,贵州的回回人张凌翔和马河图、四川会理的回回人马荣先也起来造反。
  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的行宫避暑山庄中忧愤地驾崩了。一时间,大清国中无主,民心浮动不安。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派人到陕甘地区,联络当地的回回人开展反清斗争。撒鲁尔人首领马尕三率领民众起义。碾伯、西宁、大通、贵德和湟源等地的人民纷纷响应。
  朝廷也陷入到激烈的权力斗争的漩涡中。西太后和恭亲王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推翻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新皇帝同治登基的时候只有七岁,两宫皇太后得以垂帘听政。国家治理处于失衡的危险状态……
  1862年以前,陕西的回回人估计约占全省1000万人口的30%。当时有“汉七回三”的说法。回回人大多集中在关中渭河两岸的各府县。少部分人耕种土地,多数人从事小商小贩的行业,在这块黄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关中各地都兴起了俗称勇的团练。大清的勇与兵有严格的区分。勇是团练即民兵。兵是正规的军人。
  马启示是陕西同州(今天大荔县)的回回人。
  咸丰末年,河南巡抚严树森为了对付太平军,在陕西招募了马启示等600名回回民兵,前往开封一带协防。等到回回民兵完成了任务,严树森将他们一并遣返回陕西,交给陕西的团练大臣张芾(fu)使用。
  正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联合捻军,从河南的武关杀进了陕西。
  陕西的形势顿时大乱。马启示和这批回回民兵乘着乱劲逃散了。
  1862年春天,马启示和几个同乡民兵走到华州(今天渭南市华州区)圣山小张村的时候,看上了小张村边一片茂密的竹子林,打算买上一些竹子回家使用,就上前与竹子的主人王园主洽谈生意,最后以每斤20枚铜钱的价格商定了这笔买卖。
  正当马启示和同乡砍伐竹子的时候,王园主的父亲回来了。王老汉向儿子询问了竹子交易的情况,觉得儿子出的价钱太低了,开始翻悔这笔交易。
  马启示等人很不高兴,便与王老汉发生了争执。
  王老汉没有责怪儿子不会做买卖,反而诬陷马启示偷伐竹子。按照当地官府的规定和民间的习惯,村里一旦发生盗抢案件可以鸣钟告警。于是,恼羞成怒的王老汉敲响了吊挂在老榆树上的大钟。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件司空见惯的民事纠纷,后来竟然导致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社会大动乱。
  当地的团练听到报警的钟声以后飞奔而来,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死了两个回回民兵。
  这一下,麻烦接踵而来。
  马启示看到两个同乡为了自己被团练无辜打死了,心中的怒火一窜万丈。他和其他回回民兵跑到华州的官府告状,希望官府能够主持公道。
  华州的知州濮尧看见是回回人来告状,不但不为死难者伸张正义,反而偏袒当地的团练,甚至威胁马启示说道:“回回人打汉人一棍子,要棒打回回人十棍子;汉人打回回人一棍子,只棒打汉人一棍子。你们知不知道?”
  随后,濮尧下令将马启示和回回民兵轰出了衙门。
  衙门捕快的班头秦英是个回回人。他对知州大人的偏袒极为不满,有心帮助这些蒙受冤屈的外地回回人,便把马启示他们带到了城外的回回村庄秦家庄,与村里的回回人互相串连,打算成群结队地到衙门请愿。
  “秦家庄的回回人要请愿。”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变成了“回回要造反”的谣言。
  “回回要造反”的风声迅速传到了官府。大清统治者本来就对回回人抱有偏见。陕西巡抚刘蓉多次称呼回教为陋教。渭南官绅张映兰、华州团练白祥生公开宣称必须清洗造反的回回人,以抓捕太平军的奸细为由杀害了17个回回人。他们在两天之后的夜间放火烧毁了秦家庄。
  马启示在大火和混乱中逃出了秦家庄。
  汉人中间传说回回造反了。回回人中间传说汉人杀回回人了。一时间,互相矛盾的流言到处传播,搅得关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据《秦难见闻记》记载:同州所属的地方见到回回人就杀,还截杀南来北往的回回人。有志之士好心地劝告杀手:“你们不愿意享受平安,滥杀无辜会自取灾祸。一旦回回人起来复仇,你们就没命了。”
  恰好在这时,云南回回起义领袖杜文秀的两个部下任武和郝明堂来到了华县,暗地里发动渭河沿岸的回回人起来反抗官府。
  马启示立即投奔到任武的麾下。
  回回人在东府大荔县的八女井、羌白镇、王阁村和渭南的仓头镇起义。从前,这里的回汉相处还算融洽,然而没有几天的时间,回汉的村庄全部被焚毁了。
  渭北的汉人团练率先向本村的回回老百姓开刀。马启示潜藏的渭南一带回回人率先向汉人的团练发起了攻击。随后,两个民族的老百姓都卷入到民族自救的血战中。
  陕西回回起义由此爆发。
  战火随即蔓延到华州、华阴等州县和西安府的临潼、三原、高陵、泾阳和咸阳等县。回回起义的队伍迅速扩充到了5万多人。
  面对声势浩大的回回起义,陕西巡抚瑛棨等文武官员惊恐万状,谋划围剿却一时无兵,只得暂行安抚。为了安抚回回起义人员,他竟然派遣退休回到陕西老家的前任朝廷大员张芾去劝说。
  张芾接受慈禧太后的命令前往临潼。
  有人提醒他道:“回回人的饭可以吃,回回人的话千万不可信。你老人家可要多带些人啊。”
  张芾自以为威望很高,而且又是去劝和,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于是只带了临潼知县等几个随从。
  6月4日,马启示在临潼和张芾展开了谈判。
  张芾一坐到谈判桌边便要求起义军交出任武和赫明堂。
  马启示本来对朝廷派个退休的老头敷衍了事很不满意,如今他居然一张口就索要起义军的领袖。
  马启示一怒之下将张芾和随从全部砍头了。
  朝廷安抚起义军的计谋由此破产了。
  17日至25日,马启示率领愤怒的起义军围攻同州城,但是,连续9个昼夜都没有成功,只好向关中的西部撤退。
  29日,起义军兵临西安城下。双方在西安城郊进行了激烈的械斗。起义军攻占了城西的金胜寺,歼灭大批民兵武装,将西安城团团围住。
  困守西安的陕西提督孔广顺和3000余名清军更加孤立了。
  起义的烽火迅速燃遍了800里关中秦川。起义队伍发展到了20万余人,严重威胁到大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
  朝廷急忙命令直隶提督成明率领精锐部队驰援陕西。
  成明率领的5000多士兵和河南的民兵在洛水南岸被起义军打败了。
  朝廷又命令钦差大臣胜保率军入陕。
  胜保集合4万余士兵和民兵,在苏家沟与起义军展开了大战。清军兵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与此同时,马启示乘胜保的军队在西安集中、东部兵力空虚之机,率领起义军在同州一带发动攻势,生擒了署潼关协副将哈连升,夺取了清军的营地和军械,进逼澄城、合阳、朝邑(今天大荔县东部)等地。
  西府的凤翔、岐山、宝鸡三县过去有“回回36坊”之称。这里的回回人积极响应东府的回回起义,围困凤翔城长达16个月之久。
  回回起义军自东向西席卷了整个关中平原,声势浩大,人数很快发展到了30多万人。
  朝廷以连战皆败的罪名将胜保革职,改授常胜将军、达斡尔人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的军务。
  多隆阿到达以后,陕西的清军才开始转败为胜。
  1863年2月,多隆阿会同胜保等部共2万余人,对起义军的重要据点发动了进攻。
  起义军以游击战法不断袭击敌人,派出骑兵截击清军的粮饷运输线。
  多隆阿一边筹措粮饷,一边派人到王阁村招抚,成功地实行了离间计,造成了起义军内部的矛盾激化,投降派和抵抗派开始相互攻杀。
  多隆阿乘机突袭起义军,一举攻占了重要据点王阁村和羌白镇,下令把两个村的回回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格杀。
  5月19日,多隆阿攻占了另一个主要据点仓头镇。
  同州地区的回回起义军被迫向西部转移,集中在泾阳、高陵和咸阳一带,与西安地区的起义军并肩战斗。
  这时,太平军扶王陈得才从湖北再度入陕。云南回回人蓝朝柱率领的起义军余部也在洋县一带活动。
  清军顾此失彼。
  马启示率领起义军乘机加紧围攻西安。
  甘肃提督马德昭和陕西提督孔广顺率领7000多官兵困守在西安,不敢出城迎战。
  多隆阿到达西安,再次实施招抚的伎俩,诱使部分起义军投降,打破了起义军对西安的封锁。
  10月初,多隆阿向起义军发起了总攻,很快攻占了高陵县城。随后,他分别派遣陕西提督雷正绾和总兵曹克忠一起共守咸阳,截断起义军的西退之路。他亲自率领主力清军,分两路进攻起义军在西安地区的主要基地苏家沟(今天咸阳市礼泉县)。
  多隆阿利用清军的马队把起义军分割开来,各自击败,占领了苏家沟和渭城湾(今天的咸阳市渭城区)两地,然后屠杀了将近两万人的起义军。
  起义军领导人马启示、白彦虎和马生彦等率领余部退到邠州(今天的彬县)、凤翔一带。
  不久,清军又攻占了凤翔、邠州。
  起义军被迫再次撤退,来到了甘肃东部的董志塬。
  董志塬包括今天甘肃省的庆阳县、宁县和合水县的一部分,南北长87千米,东西宽36千米,面积2260平方千米,是甘肃东部面积最大而且比较平坦完整的黄土塬,海拔1200米——1450米,有13条较大的河沟呈辐辏状向塬心伸入,将塬面切割成了很多沟壑深达150米——200米的碎块。
  从此,陕甘回回起义的中心从陕西转到了甘肃。
  陕西的回回起义陷入了低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