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下)
作品名称:徐九经当官记 作者:江苏黄云峰 发布时间:2019-01-18 12:34:47 字数:7950
17、王魁元府邸夜晚内
“大少爷——大少爷——”
室外传来富顺的叫声。
柴氏连忙坐起:谁?谁在叫?
王魁元:像是富顺。
富顺的声音再次传来:大少爷,回春楼的万老板找您有急事。
柴氏:嗬,那老婊子半夜找到家里来了?不去!
王魁元用胳膊肘碰了碰柴氏:夫人,没事的。
柴氏不高兴道:急事?她找你能有什么急事?
王魁元:我真不知道她找我有啥事?
柴氏:要是……哼!
王魁元:夫人,我就是有那个贼心,在您面前,也没那个贼胆啊。
柴氏:你这猫,要是偷了腥,可别怪老娘我翻脸无情!
王魁元:夫人,你就是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王魁元穿衣下床。
王魁元对外面嚷道:万老板呢?
富顺的声音:小的让她在前厅等候。
18、徐九经住所夜晚内
张天佑:朝廷派人来了?
徐九经:你怎么知道这消息的?
张天佑:有人诬告大人索贿金貔貅。
徐九经略一思索:意料之中的事。什么人前来调查?人呢?
张天佑:吏部的人,现在住在官驿里。
徐九经:哦。
张天佑:他们问金貔貅是怎么回事?修路的资金从何而来?哦,还询问大人上任时迎接的场面及宴请的规格。
徐九经打趣道:看来,我的一举一动都有人记录啊。
张天佑:一个时辰前,刘大人带着两个身着便装的人找到我,他们出示了腰牌,属下才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查看了县衙日志。
徐九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由他查吧。
19、王魁元府邸前厅夜晚内
王魁元匆匆忙忙来到前厅。
万人迷迎上前去:王大官人——
王魁元带着意味深长的笑:万老板,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再说?
万人迷对王魁元附耳叽咕了几句。
柴氏到门上,看到了这一幕。
王魁元不停的点头:好,好!
万人迷:我先回去了,王大官人抓紧啊。
王魁元:好的,我马上就到。
万人迷到门口,被柴氏堵住了。
柴氏看到万人迷那妖里妖气的打扮,酸溜溜地:这半夜三更的来,什么好事?既然来了,匆匆忙忙地走干啥?
万人迷尴尬地:大少奶奶误会了。
王魁元走过来,凑近柴氏小声嘀咕。
柴氏让开了道。
万人迷:大少奶奶,王大官人,我回了。
王魁元:好的,我马上就到。
万人迷离开。
王魁元要走。
柴氏:带上银票。
20、徐九经住所外夜晚外
徐九经捧着卷宗,认真地读着。
蓝菜花在旁边看着徐九经,想问,又不敢问。急切而又无奈的样子。
徐九经:你去睡吧。
蓝菜花:老爷,您也累了,少看一会儿吧。
徐九经:我看一会儿就歇息。
蓝菜花嘟囔着:刀都架脖上了,还读这些东西?
徐九经笑了笑:快刀专杀昧心人。
21、回春楼夜晚内
在万人迷的引导下,王魁元忐忐忑忑地来到小红房间。
赵文华便装坐在小红的房间里喝酒,小红娇滴滴地坐在赵文华身边侍候着。
王魁元一看是赵文华,立刻拱手施礼:不知赵大人到此,在下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赵文华:王魁元,来,陪本官喝几杯。
小红扭动腰肢取来酒具,斟上酒。
小红坐在赵文华的腿上,端起酒盏,眯着眼道:王大官人,坐啊。
王魁元看小红坐在赵文华的腿上,心生醋意不敢发作。
赵文华:坐吧。
王魁元坐下又站起,双手恭敬的端起酒杯,对赵文华道:小人敬大人一杯。
赵文华端起酒盏,抿了一口,道:坐,坐吧。
王魁元向赵文华鞠躬后坐下。
赵文华:王魁元,知道本官深更半夜叫你来何事吗?
王魁元:小人愚钝,还请大人指点。
赵文华:你这脑袋啊……
王魁元闻言,扑通一声跪倒:大人……
赵文华声音冷冷地:皇上要杀你,知道不?
王魁元惊惶地抬起头:小的不知?大人——
赵文华:你告徐九经受贿金貔貅,皇上让本官和熊浃前来核查。如果徐九经真的受贿,就地正法;要是你诬告,同样的下场。本官和熊大人这几天暗中查访,徐九经不光没有受贿之事,还做了一件造福百姓的好事,诬陷朝廷命官,你这脑袋还能保住吗?
王魁元磕头如捣米:大人,大人,在下可是你的人,你得救小的!
小红瞥了王魁元一眼,端起酒盏抿了一口。
赵文华:王魁元,我和严大人很想把你拉起来,让你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可是,你不仅令我失望,还差点把我和严大人拖下了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让我和严大人怎么向皇上交代?
王魁元:小的并无罪过。诸位豪商将金貔貅送给徐九经,是有此事。不过,大家是送在公堂之上,为县衙镇邪避灾的。
赵文华:说下去。
王魁元:徐九经他将金貔貅搬起了自己的书房。
赵文华:还有这事?
王魁元:徐九经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才将金貔貅捐作公用的。
赵文华:王魁元,你这话,我信。可是……
王魁元将手伸向怀中,他抬起头看了小红一眼。
赵文华:小红,你先出去。
小红扭着屁股走出房间。
王魁元哆哆嗦嗦掏出银票递给赵文华。
王魁元:大人,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麻烦您老人家在熊大人面前,多多美言。
赵文华捻了捻银票,漫不经心道:如果本官不想救你,今晚就不会来此见你啦。
王魁元:请赵大人救在下一命。若是能躲过这一劫,小的结草衔环报答大人。
赵文华:唉,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心善。不过能否绝处逢生,还得看你的造化。
王魁元:谢谢赵大人!谢谢赵大人!
22、王魁元府邸夜晚内
王魁元、柴氏睡得正香。
王魁元闭着眼睛,挣扎着高喊:快——快救命啊——
柴氏被惊醒,猛地推了王魁元一把,骂道:半夜三更的,喊魂啊?
王魁元一脸虚汗,被柴氏叫醒。他迷迷糊糊中睁眼一看,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柴氏:你怎么啦?
王魁元擦了擦脸上的虚汗:吓死了!夫人,我刚才做了个噩梦。
柴氏:噩梦?什么噩梦?难道有人要索你的命?
王魁元:我梦见赵文华带着锦衣卫追杀我,我连人带马掉入河中,差点淹死了。
柴氏指着王魁元的脑袋,数落道:连梦都不会做,你是赵大人线上的人,赵大人怎么会杀你呢!
王魁元:赵大人不会杀我,熊浃就难说了。
柴氏:不要想那么多,还是母亲说的对,现在抓紧物色证人。蓝敬德怎么样?
王魁元:那个老狐狸历来都是见风使舵的角色,他怎么能愿意干这种事。
柴氏:那就让姚家树证明。
王魁元:更不行,那家伙跟我是死对头。
柴氏:用钱砸嘛!他还能跟钱是死对头?
王魁元:他不会要钱的。
柴氏:他母亲不是病吗?可以在母亲身上做做文章呀!
王魁元:不行,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怎么行!
柴氏:你呀,就知道把刘家顺一人揽在怀里,关键时刻,要上下都有人替你说话才行。
王魁元:对了,还是在蓝敬德身上做文章!
23、太和殿晨内
众官员上朝,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厚熜:众爱卿平身。
众官员:谢皇上。
众官员垂立一旁。
朱厚熜:赵爱卿,徐九经一案查的如何?
赵文华:回禀皇上,据微臣暗中走访,徐九经受贿金貔貅一事属实。金貔貅乃句容富商豪绅捐千金铸就,为了给句容县衙镇衙辟邪,给句容百姓趋财旺财。徐九经竟索要占为己有。徐后来得知有人将此事举报朝廷,才将金貔貅变为修路资金。
朱厚熜:金貔貅变为修路资金?熊爱卿,这是为何?
熊浃:皇上,据微臣所知,徐九经上任后,走访调查发现,句容贫困之根在于出行道路不畅。他顺应民意决定修路,为不增加朝廷负担,减轻百姓税负,将富商捐献之金貔貅,转化为修路资金,百姓甚是称赞。
朱厚熜面带微笑,微微点头。
刘锦、夏言交头议论。
夏言:徐九经为朝廷分忧,好!
刘锦:用富商的钱修路,减轻百姓税负,聪明!
严嵩面色不悦,一言不发。
赵文华:皇上,徐九经后来用金貔貅修路不错,准确地说,他开始是索贿,不是受贿。臣有句容县丞蓝敬德的书证为证。
刘锦、夏言吃了一惊。
严嵩面带微笑,低声对夏言道:听到没有,有县丞的书证。
朱厚熜:熊爱卿,你说。
熊浃:皇上,赵大人所说与事实不符。
赵文华:熊大人,那份书证你可是亲自过目的,何谈与事实不符?
众臣疑惑。
众臣再次交头接耳。
严嵩面色阴暗。
朱厚熜:呈上书证。
赵文华将书证递给太监张炳旺,张炳旺转呈皇上。
朱厚熜拿起书证反复、仔细查看。
众臣目光盯着朱厚熜,屏住呼吸。
朱厚熜将书证往龙案上一放。
朱厚熜:熊爱卿、赵爱卿辛苦了!地方官员为朝廷着想,为百姓谋福利乃应尽职责。但办事目的、资金筹集方式、资金使用过程应让百姓清楚,避免猜疑。
并肩王、安国候、夏言等舒了一口气。
严嵩狠狠瞪了赵文华一眼。
严嵩:皇上,臣认为撇开徐九经受贿索贿不谈,徐九经毁坏了金貔貅,就是毁坏神灵,亵渎道教,要遭天谴报应,会给句容带来更多的灾难。徐九经乃句容之罪人,大明之罪人。
夏言:严大人,神灵本身乃造福百姓。道家云,对家负责而有为者谓之“道士”;对少数人负责而有为者谓之“道人”;对大多数人负责而有为者谓之“真人”;对国负责而而有为者谓之“君”;对天下苍生负责有而为者谓之“仙”。修道之人心有天下苍生,就是对神灵最虔诚的敬畏。徐九经让金貔貅失其形,却在苍生百姓心里留其灵,此乃道之所求,何来亵渎道教之说?
并肩王:徐九经用金貔貅铺路,造福句容百姓,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严大人不会否认吧?
朱厚熜:赵爱卿此次暗访,不辱使命。同一件事,看法有异,可以理解。至于索贿受贿之事,个别府、州、县还是有的。廉洁之风为先祖及历代君王所倡导,我朝也颁布了禁令,整肃衙风要继续下去。诸位爱卿既要垂范,又要尽督察之责。诸位为大明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朕甚感欣慰。培养国家栋梁之才,非一日之功。徐九经任职句容,尚需继续考察,继续考察!
众官员:皇上圣明!
朱厚熜:各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众臣转身欲回,朱厚熜从龙椅上起来。
朱厚熜:哎,夏爱卿,你看你头发都白了,夏天来了,你要多吃苦瓜、多吃些绿豆啊!
夏言:谢皇上。
众臣停住脚步,眼巴巴地望着皇上。
朱厚熜:严爱卿,你说炼的那个什么丹,多盯着点啊!
严嵩:遵旨。
朱厚熜:好,诸位爱卿散了吧!
24、太和殿晨外
赵文华站在严嵩面前。
严嵩怒道:你就是个草包,做事如此莽撞,岂能成就大事?
赵文华:干爹,孩儿知错。
严嵩:皇上表面上没有明确指责你,实际上,对你赵文华很不满意。你说你那些理由,哪一条能站住脚?什么“得知有人举报,才将金貔貅变为修路资金”,还有蓝什么的书证,统统都是狗屁!你认为别人都看不出,你是欲盖弥彰,强词夺理。
赵文华:孩儿知错。
严嵩:句容那个王魁元,两次出纰漏,不要再用了!
赵文华:干爹,王魁元举足轻重,要在句容搞倒徐九经,还得靠他。
严嵩:嗯,好好盯着点,别让他坏了大事!
赵文华:是是。
严嵩训斥赵文华时,夏言、熊浃从旁边漫步而过。
严嵩望着二人的背影满面怒容。
25、太和殿晨外
夏言:熊大人,目前,奸臣严嵩凭花言巧语、溜须拍马官居高位,赵文华又认严嵩为义父,二人狼狈为奸,他们操纵权柄,培养党羽,图谋私利,羽翼渐丰,令人忧虑啊!
熊浃:句容知县一职,严嵩几次想安插其党羽没能如愿。如今徐九经能在句容有所作为,实乃句容百姓之福。
夏言:徐九经初涉官场,现在又被严嵩一伙视为对付老夫的棋子,你要多加扶持才行。
熊浃:属下抽时间去一趟,再和徐九经好好谈谈。
夏言:你去句容目标太大,还是让他来一趟吧。
熊浃:好的。
26、夏言府邸傍晚内
夏府邸内,夏言坐在躺椅上,疲惫地闭着眼睛。
老仆人端着参汤站在一旁。
老仆人:大人,喝口吧,不然就凉了。
夏言睁开眼睛,接过老仆人递上的参汤,呷了一口,在喉中停留片刻,才慢慢咽下去。
夏言:你说谁要来见我?
老仆人:熊大人和徐大人。
夏言:让他们进来。
老仆人走到门前。
老仆人:有请二位大人。
熊浃和徐九经来到夏言面前拱手行礼。
徐九经抱着一坛句容老酒,徐天理抱着一只装满东西的口袋,口袋上贴着一张正方形红纸,红纸上书“金丝红枣”四个字,俩人立在一旁。
熊浃:首辅大人,徐知县前来拜访。
徐九经:老首辅,卑职仓促来京,带来一坛句容老酒和一袋句容的金丝红枣,望大人不要嫌弃。
徐九经和徐天理将东西送上。
夏言望着桌子上的句容老酒和金丝红枣,脸上露出一丝不快。
夏言:徐大人初涉官场,这么快就学会了溜须行贿的恶习?
徐天理皱起眉头看了看徐九经。
熊浃连忙解释道:夏老首辅,徐大人送来这老酒和红枣,可不是拍马溜须行贿的哟。
夏言:什么意思?
徐九经笑道:老大人,这坛老酒是我们句容古酒坊的陈年老酿,这金丝红枣也是句容的特产,送给您老品尝。如果您老感觉不错,还请您向他人介绍推荐呐。
夏言:哦,明白了。徐知县是想让老夫替你句容做个托?
徐九经:卑职不敢。老大人,句容不是穷嘛,九经只是想请老大人,帮帮句容百姓多挣几文钱。
夏言哈哈大笑。
徐九经和徐天理相视一笑。
徐九经笑道:下官代句容百姓感激大人。
夏言:好,老夫收下,把它放在客厅里,向来人推荐。坐,请坐。
徐九经和熊浃落座,丫鬟献上香茶。
夏言对佣人道:你们都下去吧。
丫鬟、佣人:是。
徐天理和佣人们弯腰施礼,躬身退出客厅。
夏言:徐大人,听说你上任后,句容很有起色。
熊浃:百姓对徐大人的口碑也很好。
徐九经:离皇上和二位大人的要求还差的远呢。
夏言:听说你在修路时搞了个什么分段承包,效果如何?
徐九经:回大人,速度快,质量也好。
夏言:嗯。做父母官的,就该多动脑子啊。徐大人,到句容感觉怎样?
徐九经:老大人,卑职到句容才知道,这县太爷真的不好当。
夏言:做官不易,做好官更难。官理和人理是一样的。做人要讲究人品,做官要讲究官德,厚德才能载物。做官非官,乃为官之最高境界。这就是说,当了官不要像官,不能时时端着官架,处处显示官威,要甘当百姓的公仆。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不要忘了自己原来就是百姓。你殿试时,那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确让老夫眼前一亮啊!
熊浃:也让满朝文武吃了一惊!
徐九经:谢二位大人的夸奖。
夏言:老夫看到了你的那颗一心为民的心啊!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光有一颗为民的心还不行。
徐九经:请夏大人指教!
夏言:心、智、术缺一不可啊。
徐九经:心、智、术……(点头)
夏言:说到心,老夫想到了苏东坡。虽遭一贬再贬,但他为国分忧、为民请命之心丝毫未改。正因为如此,纵使“日食荔枝三百颗”以果腹,他也无怨无悔。
熊浃:东坡之心,天下人共见啊。
徐九经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夏言:说到智与术,老夫想到了陶渊明。大家都盛赞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之高洁,却没有想到陶渊明乃貌似有智,其实是乏术之人。
熊浃、徐九经(同时):哦?
夏言:辞官归隐,看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实则只为一己之名,而忘了肩上的担子,忘了周遭的百姓。寄性养情,又何需只在山水之间呢?
徐九经若有所思。
夏言:你那“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貌似慷慨正义,却也难逃明哲保身之嫌。
徐九经:大人的意思是,回家卖红薯容易,真正为民作主很难,为官作吏的,不该畏难而退。
夏言:有爱民之心,还要有益民之智,有济民之术,才能真正为民作主。遇事而退,弃百姓于水火而不顾,置民众于倒悬而不解,只想着回家卖什么红薯,如何替君分忧,为民解难,实现读书人救世济民的终极梦想?
徐九经:多谢大人教诲。九经那一语,实乃见短识浅……
夏言:其实也不是。这叫此一时,彼一时也。不过,一个为官作宰的,不管时境如何变迁,都不应弃报国之志,不可弃为民之心。
徐九经:大人所言极是。九经为民作主,当九死而不悔……
夏言、熊浃点头赞许。
熊浃:徐大人任重道远呀!夏大人这次让你来,就是要提醒你,为官者不但要有一颗为民之心,还要讲究为官之道。
徐九经站了起来:二位大人请放心,九经上忠朝廷、下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夏言、熊浃点头并示意徐九经坐下。
夏言:朝廷中,严嵩父子和赵文华为一己之私,狼狈为奸,立朋党、除异已,败坏吏治,横征暴敛,老夫痛心呐!
熊浃:句容的事他们也没少掺和,所以徐大人该事事小心,既应注意为官之道,三思后行,也要想到任重而道远,不离不弃。红薯可卖,但那该在告老还乡之后。今日,你正年富力强,当破釜沉舟,为国为民献出你的一片丹心!
徐九经:二位大人请放心,徐九经定当殚精竭虑,为国尽忠,为民效力,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27、王魁元府邸客厅日内
王魁元和刘家顺在客厅就座交谈。
刘家顺:大表哥,这次修路,我可被徐九经那厮整苦了!白天干活,晚上算账,错一点我还得补进去!王仁斯因为工程返工,也贴了不少银子。一些里正、户长因为强捐、贪污,被徐九经处理不少。哪项开销不是我们的钱呐。
王魁元:这笔账以后慢慢算!
刘家顺:京城那边有消息吗?
王魁元:让姓徐的又躲过了这一刀。
刘家顺:下一步怎么办?
王魁元:继续监视徐九经,寻找机会下手。我这个筑路先锋,倒是应该和他徐九经正面交锋。
刘家顺:正面交锋?
王魁元:这你就不要多问了,他从京城回来了吗?
刘家顺:已经回来了。
王魁元:好。
28、春来茶馆包间日内
徐九经和王魁元坐下,刘家顺、徐天理站在一边。
店小二:二位爷,用什么茶?
王魁元:来一壶极品碧螺春。两套茶具。
店小二:好嘞,二位爷请稍等。极品碧螺春一壶——
徐九经:王大官人要说何事?
王魁元:徐大人,这阵子晚生憋屈死了!唉——
徐九经:哦?在句容还有让王大官人憋屈的事?
王魁元满脸委屈道:大人有所不知,外面谣传,说我王魁元告你索贿受贿,想把你搬倒。并说朝廷派人来查你,都是我出的主意。
徐九经故意道:哦?
王魁元愤愤道:谣言!无非是在你我之间挑起事端。
店小二提着壶走进来。
店小二:来了,极品碧螺春一壶——
店小二放下壶,熟练的拿起两只茶盅烫了烫,斟上热茶。
徐天理嗅了嗅,道:真香,好茶!
刘家顺抿嘴一笑,徐天理咽了一口唾液。
店小二用手巾擦了一下桌子上溢出的茶水。
店小二:二位爷,请慢用!
店小二躬身退出。
王魁元:徐大人,你来句容虽说时间不长,但是你的清正廉洁,你的公正无私,你的执政为民,那是有目共睹啊。晚生跟你一无怨二无仇,我为何要告你?我告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不错,你是收了金貔貅。可是,那是我们送给县衙的,是为句容百姓驱邪旺财用的。你徐大人没占为己有,而是以资铺路,造福句容百姓。那可是大好事啊。开工仪式上,你在百姓面前一再强调,这金貔貅是我王魁元和各位乡绅的赞助,还要给我们请功。你说我要是上告,朝廷非但不奖赏我,还会降罪于我。徐大人,我就是再傻,也不傻到打自己耳光的地步吧?
徐九经静静的听着王魁元的述说。
徐天理嗅了一下鼻子,提醒道:大人,茶——
王魁元不高兴的白了徐天理一眼。
徐九经:本县也不相信,你王大官人不是那种玩阴谋诡计的人。
王魁元:徐大人,这种人,句容有啊。
徐九经:哦,是吗?
王魁元:是谁我不敢说,相信大人以后会清楚。不过,徐大人,你想你来句容谁最不高兴?当然是那个想占知县位子的人。谁会觊觎那个位子?对天发誓,反正不是我王魁元。如果我对徐大人图谋不轨,天打五雷轰!
徐天理注视着王魁元。
徐九经:王大官人何必发此毒誓?
王魁元:我王魁元冤枉啊。
徐九经:王大官人不必耿耿于怀。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只要心底无私,不怕那闲言碎语。
王魁元满脸堆笑,道:就是就是,有大人这话,魁元心里就踏实了。
徐九经:王大官人要是没有别的事,徐某就告辞了。
王魁元:耽误了大人的公务。
徐九经站起来说:和你王大官人谈心也是公务啊。告辞!
徐九经一行离开包间,王魁元看了看桌子倒好了的茶,连忙喊道:大人,茶——茶还没喝呐——
29、回县衙的路上日外
徐九经带着徐天理走在街道上。
徐天理:大人,刚才那极品比什么春的,真香!
徐九经:确实是好茶。天理,你说王魁元为何要上那么好的茶?
徐天理:讨好大人您呗。那家伙太狗眼看人了,只上两套茶具!
徐九经:我喝了吗?天理,你怎么看王大官人今天的举动?
徐天理:他是此地无……无银三……三百两呐。
徐九经:嗯。有道理!
30、句容县衙二堂傍晚内
姚家树抱着一摞卷宗放在徐九经面前的桌子上。
姚家树:大人,这是您要的卷宗。
徐九经:哦,安民告示贴出去了吗?
姚家树:大人,按您的吩咐,都贴出去了。
徐九经:哦,回去歇息吧。
姚家树:是,大人。
徐九经点了点头,姚家树离开二堂。
徐九经翻阅着卷宗。
传来两下敲门声。
徐九经:进来。
蓝敬德:徐大人,这么晚了还没歇息?
徐九经站起身:哦,蓝大人,请进。
蓝敬德:徐大人,你刚从京城回来,理该好好歇息嘛!
徐九经合上卷宗,说道:蓝大人不是也没歇息嘛。
蓝敬德:蓝某怎敢和大人相提并论。大人来句容后,白天操心修路,晚上审阅卷宗。不是高抬大人,前几任知县,没有像你这样如此操心的。
蓝敬德刚到门口又走了回来。
徐九经:蓝大人还有何事?
蓝敬德:徐大人,有句话蓝某不说,犹如骨鲠在喉,憋得慌。
徐九经:蓝大人但讲无妨。
蓝敬德:那个金貔貅……
徐九经:金貔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