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走出乌喇古城的女人>第五章:磨盘日子(10)

第五章:磨盘日子(10)

作品名称:走出乌喇古城的女人      作者:吉林老兵      发布时间:2018-12-22 18:22:27      字数:3945

  常言道,好过的年,难度的日。一九七七年春节一过,伴随着“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谚语,春回大地的脚步明显加快。百姓俗称“春脖子短”,冬春交替没几日,天气就火辣辣起来,大地便显现出一片的绿意生机。猫了一冬的人们,总算可以脱掉厚重的棉衣,伸胳膊撂腿,抻抻筋骨了。
  平静了许久的大地,又被另一股春风刮起了波澜,国家重新恢复了高考,以后上学再也不用推荐了;这对于那些无门无路却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炸响的春雷,炸开了堵住仕途之路的最后一道围墙。
  
  “哈哈,我说老张婆子,你这嘴可真准,在哪开的光呀?”艾婶还是先放炮,隔着十米八米的,就叫了起来。
  “开什么光呢?老话不是说了吗,贫穷和愚昧是一对孪生兄弟,没知识就不行。”仲英心里有些小小的得意。她的高小水平,让她自信了一辈子。
  “孪生兄弟是啥?”艾婶疑惑地问。
  “就是双胞胎。”
  “嗨!你就说‘双棒’不就得了,还跟我整上词了,单双我还是懂的。”艾婶埋怨仲英,“还耗子啃书——咬文嚼字的,切!”
  “你呀,还是赶紧让你家那几个好好念书,万一考上那可是国家的栋梁,吃皇粮,那你家可就祖坟上冒了青气了。”仲英继续以教育的口吻说。其实,她的心理不说别人也能猜得透,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乘着这股高考的风,考出一个半个的,最好全考生出去,那她家的祖坟都能着了火。
  “得了吧,就我家那俩儿活驴?书认识他们,他们认识个屁!李双双死丈夫——没喜旺(希望)喽。”艾婶有些泄气。“我看你家老二学习挺认真的,准能行。”是带着羡慕的口气。
  “老二是用心,可基础太差。这几年也没学习到啥哟;再说,这破学校教得也……唉。”仲英眼光淡了下来。
  “你这老太太,拉不下屎,怨地球没有吸引力咋的?就不能让我大哥把孩子整县里去念,咋也比这强。”艾婶提了个醒。
  “这啥话到你嘴里就变味?不过你说的还真有理。”仲英突然开了窍。
  “敢情,这不是说刚刚要高考吗,孩子才上初中,还有两年呢,赶趟。”自家孩子没希望,艾婶也希望邻家的孩子有出息。
  “是这个理儿,咱这条街还就这几个孩子钻点书本,他回娘家的那几个丫头也不赖。”仲英既是回答,又是自语。
  “我都想好了,我儿子不行,当兵去,反正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艾婶有自己的打算。
  “敢情你早就打算好了哟?”仲英佩服粗犷的女人背后,也有着自己的精明。
  “那是呀,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哈哈。”艾婶大笑,顺嘴又“呸”地一口痰。
  “呵呵。”仲英会心一笑。
  艾婶开始摸她的老旱烟。她抽烟,就如同男人高兴了想整两盅酒一样,反正都是为了庆贺。
  
  这一年的夏天,雨水大得出奇,“轰隆隆”的炸雷,几天没有停过;淅沥沥的中雨,如同无尽的泉眼几天没干过。低矮的毛草房,在风雨中摇摇晃晃,像醉酒的汉子。地饱了,河满了,多余的水开始横冲直撞地闯进了家门。屋外大雨,屋里小雨;雨停了,棚上的水还在滴答。
  “该死的天漏了!老天爷真不开眼。”仲英叨咕着,换着接满雨水的盆子。空盆在水滴的敲打下,发出“叮当”的刺耳声。
  “老太婆,你就别叨咕了,赶紧接吧,一会儿灶坑的水又满了。”文治边接过满盆的水,边盯着“呼呼”上涨的灶坑里的水。院外的公路年年垫、年年修,已经比屋里的炕高出了许多。水往低处流,首当其冲便是灶坑。
  “下辈子说啥也得住高处,这水也忒欺负人。”仲英用抹布蘸着水,拧进盆中。
  “成,下辈子咱把房子盖在山上去,别说下雨,就是发洪水也淹不着。”文治有些抬杠子,他也是一肚子的气。这水满了淘,淘了再满,转轴往外倒,能不心焦吗?
  “瞅你说的,住那么高,当和尚?”仲英冷丁冒了一句。
  “和尚?啊,是呀,至少不挨淹。”文治回味过来。
  “成呀,你去吧,家里我带孩子们挺着。”
  “这是什么话?”
  “好话!”
  “屁!”文治有些急了,犯起了犟劲。扭头冲屋里喊,“东子,出来帮着淘水!”
  “瞎喊啥,让儿子学习。”仲英可舍不得耽误孩子的学习。虽说这儿子离高考还有几年,可她现在就把儿子当成了那架古老的座钟,上紧了“发条”,把希望寄托在老二身上。
  “耽误不了事。”文治撇着嘴。
  “耽误就晚了。我多干点啥都有了。”仲英加快了忙活。
  
  “妈,我爸喊我干啥?”坐在桌前算题的二娃出来问。二娃是喜欢学习,但究竟为什么学习,其实他也没搞清楚。只知道自己是学生,如果考不好不但自己丢脸,还得让父母跟着丢人。所以,没事总是趴在桌上写呀算的。当父母用赞许的目光看他的时候,他都觉得后背冒冷风,生怕自己辜负了二老的希望。
  “没事,学你的。”仲英手没停,眼也没看儿子。
  “我爸好像说有啥活?”
  “没有,快去看书吧。”
  “爸,有啥事?”二娃知道父母不想让他分散精力,可他又不想让父母太劳累。自打记事,他眼中的母亲就是忙碌的影子,他的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压着什么东西。
  “老二呀,没事,爸就是看你学习没有。”文治改了口。
  “爸,真没事?要不我帮你淘水吧?”二娃望了一眼已经满水的灶坑。
  “这两下就妥,看书去吧。”文治摸出一支烟,点燃狠狠吸了一口,让气息喘匀一些。
  “老三、老四哪去了?”文治吸了两口烟,突然想到那两个孩子。
  “还能干啥?这阴天瞎火的,不正是钓鱼的好时候。小三就贪玩,咋掐屁股都不管用。”仲英又唠叨开了。
  “知足吧!咱孩子够听话的了。你看街上跑的半大小子,不是招猫就是逗狗,这就不错了。”文治还是很欣慰自己的这七个孩子,老老实实,从不给家人招灾惹事。老话说“妻贤夫祸短,子孝父心宽”,甭管是遗传还是后天的管束,文治能挺胸抬头走出去,几个孩子乖巧给了他更多的自信。好歹也算是书香门第,子虽不承父业,但至少不去挖坑埋雷。如果再有一个半个孩子能考出去,那这可给他脸上长光了。
  老俩口边干活,边叨咕,还真把三娃四娃给叨咕回来了。
  
  “妈,我回来了。”好歹灶坑里可以生火做饭了,两口子雷打不动地一个烧火一个淘米;锅台上下近在咫尺,可俩人不说话,却配合得相当默契。
  “你这死小子,大下雨天还往外跑,一天也不着消停。”仲英头不抬眼不睁,叨咕八百回的一句话扔了过去。
  “妈,鱼!”三娃也不计较,柳条枝上串着一串一拃来长的鲫鱼,有的还在摆着尾巴。
  仲英扫了眼鱼,又瞟了下老三,再往后看到了泥猴一样的老疙瘩。这火又上来了:“你这小祖宗,咋搞成这样?掉坑里了?”
  “抓……抓鱼,滑倒了。”四娃用湿漉漉的手搓着小脸蛋,越搓脸上的泥越多。
  “别搓了,一会成泥球了,快去洗洗;老三,把鱼洗了,咱做鱼酱。”仲英并没有责怪,看着俩孩子往后院去,又喊了一嗓子,“站住!下河洗澡没?”这是当母亲最关心的。养了这么大的孩子,再让河水给冲跑了,那可要了她的老命了。
  “没有,水太大,没敢!”三娃回答。
  “真没?”又盯着老四。见四娃也摇头,又看了眼三娃。
  三娃被看毛了,急忙争辩:“真没有,水真大,不信你挠下腿,绝不会起白印!”
  三娃干脆地回答,打消了仲英的怀疑。可又很自然地冒出一句:“水小就洗了?”
  三娃听了,心里一突突,马上放低了声音说:“不……不洗!不洗!”拎着鱼赶紧逃离这是非之地。
  文治倒是悠闲地烧着火一声不吭,他在给自己树威。平时不太招惹几个孩子,但关键时刻皮鞋头子踢在屁股上,让孩子们永远记住他的厉害。
  酱香鱼香,成了这顿饭的主旋律,不出大格的孩子们,在仲英的心头是块宝。在艾婶面前仲英有资本,因为艾婶虽然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可那俩儿子都差点把她的心肺捣碎……
  
  连雨天刚刚过去,太阳还没露出来,艾婶的叫骂声便从自家的院子里传了出来。手里拎着一根烧火棍,把几只鸡撵得扑棱着翅膀满院子“咯咯”乱飞。
  “这个瘪犊子,总让老娘丢人现眼。小兔崽子!我削死你!让你丢人!让你不争气!”接着便是烧火棍砸东西的声音。
  仲英这心里一惊:这要是把孩子打坏了,那还了得?一把扯下腰间的围裙,蹽了出去。
  “哎哟!我说你这老死太婆,你要把崽子打死呀?下手这么狠。”仲英腿脚紧倒换,这嘴也紧唠叨,到了艾婶的院前。只见被砸坏的杖子和骂骂咧咧的艾婶,哪里还有孩子的身影?心里一惊,这肯定是被打坏了,或打跑了。急切地问:“孩子呢?”
  “啥孩子?”艾婶一愣。
  “你不是在打孩子吗?别蒙人了,是不是打坏了?”
  “没打,没打!”
  “肯定打坏了,就像不是你生的似的。”仲英四处踅摸,没发现孩子的踪迹。
  “我倒想打,可也得能逮住哇!这俩儿活驴,我上哪能撵上去哟,比兔子跑得走快。”“咣”艾婶扔了烧火棍。
  “又惹事了?”艾婶的老大是调皮鬼,惹事是常事。
  “嗨,别提了。张嫂,可丢大人了。你说我这张老脸让老师给训的,‘叭叭’的,唉!我都臊得恨不得钻门缝里。”艾婶消了气,卷起了烟。
  “又被老师叫去了?”仲英眨着眼睛。她知道艾婶没少被孩子的班主任叫去“问话”,“没事,你是老运动员了。”
  “可不是咋地,又给我撸了个茄皮色。”艾婶吐了一口气,也不计较仲英的挖苦。
  “这回又咋地了?”
  “你说气人不?这不是前几天考试嘛,这小子一道题也不会做。不会做就甭答呗,零分就零分。他奶奶的,这死小子自己给自己出题,写了满满一卷子。那老师耷拉着驴脸拿出卷子让我看,问我说:‘孩子自问自答该给多少分?’我也不知道哇,一看写满了卷子,还以为答得不错呢。那损色老师还挖苦我说:‘以后孩子考试你当家长的给出题吧。’你说这老师咋一点面子也不给呢?咋也是熟人呀。”艾婶一口气吸了半支烟。
  “你和老师熟悉呀?”仲英有些吃惊,没听过这老娘们和文化人走得近。
  “敢情,见好多次面呢。”艾婶有些沾沾自喜。
  “八成是经常被老师喊去训话吧?”仲英一针见血。
  “那……那也是熟悉呀,这点面子还……”艾婶有些不自然,“嘿嘿”了两声。
  “得了,下次再被老师训,让老头子去。他不是爹嘛!”
  “他?一杠子压不出一个屁来!”艾婶“切”了一声。
  “你屁多,成了吧!”仲英说完,俩人“哈哈”大笑起来。
  “张嫂哇,别看你孩子多,但就是比我那几个懂事。唉,会教育呀。”艾婶感叹着。
  “可别这么说,我那几个也不省心呀。”仲英心里受用,嘴上谦虚。越是这样,越觉得孩子不能惹祸,否则真丢她的脸。可偏偏就有孩子打了她的脸。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