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风花奇缘录(下部)>第十章13节《风花奇缘录》之朝鲜大捷

第十章13节《风花奇缘录》之朝鲜大捷

作品名称:风花奇缘录(下部)      作者:驿路风尘      发布时间:2018-10-19 11:37:23      字数:7031

  万历二十五年,朝廷再次接到朝鲜求救急报。日本关白(首相)丰臣秀吉再次渡海北伐,侵略朝鲜。第二次中日之战打响。李如风主动请缨出山,万历皇帝却说这次你不用去了,把立功的机会留给麻贵爱卿吧!李爱卿就去蒙古边境替朕戍边吧!李如风接过圣旨,带着月儿夫人去往东蒙边境。临行前爹爹李成梁卜了一挂,长子这一去将是凶多吉少,祸兮福兮,天命难测?然而君命难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唯有听天由命吧!
  卜算子*情*
  情字太难书,情字闲抛泪。
  情字从来看不清,情字偏无悔。
  情字演痴嗔,情字何滋味。
  情字红尘一段留,情字酣酣醉。
  ……
  *卜算子*叹*
  一叹自多情,二叹相思引。
  再叹今生爱是谁,叹也无人问。
  叹尽落红飞,叹入桃花阵。
  叹息无缘那个谁,叹俺还烦闷。
  (燕公子题跋)
  按下李如风戍边不提,再说李如龙这边。一场比武招亲,一下子娶了七房夫人,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每天早起家里闹得跟舞台似的,互相打闹争风吃醋,取笑对方独霸相公专房邀宠,吵不过的就捏着燕公子耳朵,要求相公雨露均沾,一碗水端平了,搞得李如龙一个头两个大。借口军务繁忙,常常夜不归宿,宁可在军营机关留宿也不愿回家。几位夫人轮番前来劝说回家暖炕,燕公子总是百般推脱……逼急了亮出军令,夫人们悻悻回家。
  这时候日本人发动了第二次朝鲜战争,英雄便有了用武之地。李如龙振振有词地对夫人们道: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国事为重,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何必沉迷儿女情长卿卿我我?
  夫人们纵然不舍,但是军营不比家里,在军营里是相公说了算,动不动以违抗军令为由重打不饶。现在面临强敌入侵,李如龙一面加强布防,一面勘察敌情。得知丰臣秀吉此番下了血本,发动二十万大军前来。明显的超出中朝两国区区四万守军人数。所以一开始明军在朝鲜战场的形势相当困难,据守的城市接连失陷,进攻也遭到挫败。但是在万历皇帝坚定不移的支持之下,逐渐增调兵力。形势开始逆转,日军逐渐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势。丁酉年九月六日,天将副总兵李如虎、解生等,大败倭寇于稷山金岛坪,日本名将清正等连夜退遁,流下岭南。
  麻贵领大军启行,至水原下寨,遣兵埋伏于芥川上下;李如龙率七位夫人率天兵以为后援……
  七日黎明,天兵左协出柳浦,右协发令通,大军直从坦途,锣响三成,喊声四合,连放大炮。七位夫人犹如天女下凡,万旗齐颤,铁马云腾,枪剑奋飞,驰突乱砍,尸横遍野,一日六合,所向披靡……
  翌日平明,丰臣秀吉调来重发火力炮,这还是当年从大明军火商汪直手中购买来的。(题外话,假如大明王朝当年能够接受汪直建议,顺应潮流。取消海禁政策,发展海军海防建设,购置西洋火炮。那也就没有倭寇什么事了,但是历史没有假如,神马都是浮云)贼兵齐放连炮,张鹤翼以进,白刃交挥,杀气连天,奇形异状,惊惑人眼。
  副总兵李如虎夫人独孤丁儿站立城头,弹起了激越高昂的琵琶曲,一曲《凤凰台上凤凰游》,犹如天籁之音,倭人们听的呆了,忘却了手中机关火力炮。紧接着琵琶曲好似高山流水、水泄银河般滚滚而来,令人头晕目眩,肝肠欲碎……李如虎率天兵提前塞住耳孔突发而至,应炮突起,铁鞭之下,贼不措手,合战未几,贼兵败遁。向木川清州方向而走。
  日军遭此惨败之后,明军乘胜追击,接连获胜。二十三日又攻取蔚山,最后把日军将领清正率领的军队死死围困在岛山,眼看饥渴欲死,清正也到了拔剑自杀的地步。但这时候日本大批援军到来,天又下着大雨,解了清正部队之危难。
  然而令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水军都督部传来噩讯。明军副总兵邓子龙率两千大明水军、朝鲜将领水军统制李舜臣将军率三千朝鲜敢死队,经过浴血奋战,摧毁了丰臣秀吉家族的大本营的三千余炮船。老将军邓子龙、李舜臣将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滴干了最后一滴血,慢慢倒下。写下了中朝水路抗日联军英勇就义的光辉诗篇!
  丰臣秀吉看到大势已去,在朝鲜战场败局已定,国内德川家康家族又尾大不掉,一口气没上来吐血而亡。临终前,秀吉托孤于前田利家,除掉德川利康。不料前田利家当年病逝,德川利康家族崛起。在关原与石田三成为首的西军决战并取得胜利,开创幕府时代取代丰臣政权,一代丰臣家族如同散花般灰飞烟灭。
  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朝联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麻贵将军,李如虎、李如龙、李平胡、李宁等李家军将领再一次大显神威,取得了朝鲜大捷。此战一举摧毁了日本人侵略野心,结束了中、朝边疆长达一百多年的倭寇横行时代。此后三百余年日本人再也不敢染指我中华海疆。实在是被明军打怕了。
  消息传至国内,人们欢欣鼓舞,热泪盈眶。万历皇帝颁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朝鲜提督讨逆总兵官麻贵将军指挥有方,运筹帷幄,取得了朝鲜大捷,朕甚宽慰,敕封麻将军为中军总督,太子太保。增加每岁俸禄一百五十石,官居总督府,即日起班师回朝,回京述职。李如龙将军为播州提督,增加岁禄一百石,七位貌美如花的夫人分别为贤良淑德恭俭让各加一个容字,三品诰命夫人,即日起起兵播州,协助秦良玉将军平叛。李如虎及夫人为辽东总兵官和韩国夫人,其他随营众将官升两级,皆有封赏,钦此!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正当李如龙将军提走一干人马奔赴播州平叛之际。忽然接到东蒙边疆传来噩耗,大哥李如风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欲知战事如何?下回分解!
  
  第十章14节《风花奇缘录》之将星陨落
  七律:横舟煮酒泛江湖(其一)
  横舟煮酒泛江河,古往今来一梦珂。毕竟功名如逝水,到头富贵若飞蛾。
  沙场遍染英雄血,绝塞时悲壮士歌。最爱浮云看不尽,青山与我两相和。
  (其二)
  文人自古轻相语,武将从来劳命多。静水时生三尺浪,平湖常起万倾波。
  心头霜雪谁能懂,笔底惊雷独自歌。一叶飘蓬挥手去,横舟煮酒泛江河。
  (醉书生题跋,风尘有修改)
  正当李如龙将军提走一干人马奔赴播州平叛之际。忽然接到东蒙边疆传来噩耗,大哥李如风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这是怎么回事?
  李如风前往东蒙边疆戍边两年,在这里遇到了他的老对手癞蛤蟆哱拜。原来西夏一役癞蛤蟆并没有死去,死去的哱拜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徒儿替身,狡猾的癞蛤蟆早就想出瞒天过海之计。彼时的哱拜正在周游列国,游说大明边疆附属小国以及诸侯部落,一起反叛大明。先是游说播州苗疆杨应龙叛变,接着是挑拨日本国丰臣秀吉家族侵朝,再而是教唆东蒙古鞑靼部落犯边,以及后金女真部落努尔哈赤起义。癞蛤蟆上蹿下跳,目的就是挑起四方祸乱,让大明王朝四面受敌无瑕西顾,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癞蛤蟆此计甚毒也!
  大将军李如风带着夫人公孙月儿前往东蒙报到,拜在辽西总兵官董一元属下为副总兵。想当年董一元还是他下属,是自己亲手提拔上位的,如今时事沧桑发生了官本位倒换。李如风虽有不平,但是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绝不将个人私怨挂记心头。此后李如风每场战斗总是冲锋在前,多次打退鞑靼人南侵。然而无论李如风如何努力,这份功劳皆记在总兵官董一元名下。
  董一元当年在朝鲜战场,被麻李两家军团联手罢免了总督一职,外调在外东北极塞苦寒之地戍边。心中多有怨愤,彼时李如风前来报到,正好排解心中怨气。每次最难最险的任务都是派李如风前去战斗,李如风也无怨言。但当董一元给他的夫人和兄弟们穿小鞋时候,这是不能忍受的。李如风本就脾气火爆,当即拍桌子打板凳,骂他小肚鸡肠忘恩负义,直骂得狗血淋头。
  董一元自知理亏,不敢与之较劲,便派他带着夫人和家将李宁、李平胡、努尔哈赤等远去边塞剿匪。谁知此一去,李如风半途遭遇埋伏,后背中了一支毒箭。在塞外蛮荒之地没有很好的医疗解毒条件,七天后毒发攻心,一代名将李如风就这样黯然陨落了,他的遗体将留在白山黑水之间长眠。
  正值盛年的李如风突发之死,震惊朝野,人们很是惋惜。惋惜之余,有人质疑?
  其一:李如风武艺如此高强,耳聪目明,难道就躲不过一支毒箭?
  其二:事发之时,正是浓雾天气,山雾弥漫,能见度很低,如果是敌兵偷袭,怎么就恰巧射在李如风盔甲软肋之中?
  其三:李如风生性孤傲,直言不讳,执法严明,得罪言官无数,包括身边家将武士,哪一个没被他骂过,甚至军棍赏罚过,会不会是属下背后暗箭?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时在李如风身后唯有此三人才有暗箭偷袭的条件?李宁、李平胡、努尔哈赤?
  首先,李宁、李平胡都是李成梁将军当年收养的义子,也是李家军重要成员。朝鲜战场刚一结束,二人便自告奋勇追随大哥李如风而来。两人的名字,还是李如风当年给取的,三人是从小到大的玩伴,感情甚笃。虽然在军营里李如风执法严明对他们赏罚严厉,私下里还是待如亲兄弟。是以二人没有追随三将军李如龙去苗疆平叛;也没有跟二将军回辽东享清福;而是追随大哥而来。没有道理暗害李如风啊?
  努尔哈赤的势力是被李成梁扶植起来的。李成梁戍守辽东二十余年,杀了建州各部首领,包括努尔哈赤祖父和族人。李成梁凯旋归来时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力大无比,目生重瞳,双手举起一只三百多斤的猎豹掼摔山下。于是收为家将,认为此子必是可塑之才。当时确实不知道他就是爱新觉罗族首领之孙,慢慢的将努尔哈赤势力培养壮大。努尔哈赤及其弟舒尔哈齐隶李成梁麾下的时候,每有征战,勇敢冲杀,捷足先登,屡屡荣立战功,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从此努尔哈赤逐渐接近了李成梁,作了随从和侍卫。他俩形影相随,出入京师也不离左右,关系很密切,有的史料说他们“谊同父子”。
  作为李成梁长子,李如风对努尔哈赤的势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多次提醒父亲,牵制其手,防患未然。知己知彼,李如风已立在不败之地。李如风参与了“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和朝鲜之战役,碧蹄馆一战,更是以五千士兵,击败十几倍的日军,战场经验足以独当一面。李家在辽东的势力,可以说是一家独大。有了父亲李成梁的铺垫,还有手下的一支让鞑子闻风丧胆的李家军,努尔哈赤还不成熟的势力,没有和他抗衡的资本。
  李如风确实很厉害,但只是作战,知人识人方面还是不如老努的。须知,努尔哈赤可不是一般人,他在统一满族各部时,是向明朝政府打过招呼的。而且明朝政府也支持他,给他钱粮和军火辎重,就是让他收拾小鱼小虾,然后择机将他这条大鱼一网打尽。从这一点看,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像。在元末义军乱战中,朱向元朝廷要钱要粮,打击流寇义军,其实就是变相的整合自己的势力。到后期力量壮大元政府才知道上当了。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各部时,玩了几个套路,跟明军一起干掉其他大部,这也让自己的势力得以保存。当年建州有个辉发部势力很大,努尔哈赤先是通过联姻取得信任,然后联合明军说这个挥发部要造反,杀了三天三夜,人畜不留,包括自己的新婚妻子。这样一个政治家野心家,不仅是识人用人,还要有比钢板还硬的铁石心肠。
  但是在战略胆识上,努尔哈赤与李如风还不是一个档次。李如风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局,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
  可这位盖世英雄,死后不但没有举国哀荣,还差点被口水淹死第二遍。
  说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祸。
  有明一朝是个开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发言,批评皇帝,弹劾大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民主自由,言论自由,网络喷子无所不喷无所不忌。
  可是民主过了头,就有问题了。发展到万历年间,言官们已经是无所不骂,坏人要骂,好人也要骂;不干事的要骂,干事的也要骂;且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骂得就越响。
  而李成梁家族十分符合这个条件,李氏家族镇守边界数十年,权大势大,是最好的目标。外加他亏空贪污之类的事情也当然没少干,下台之后自然不招人待见,弹劾奏章堆得和山一样高,说什么的都有。
  李如风作为长子自然也未能幸免,加上他在朝鲜战场风光一时,功勋卓著,顺带成了连带打击对象。最可气的一帮文官,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站着说话不腰疼。御史丁应泰,不但攻击他李如风本人,连他的战绩也要骂。说平壤战役是小胜,日军死伤极少;碧蹄馆之战是大败,明军死伤极多。这还不算,他居然检举朝鲜与日本串通,诬陷李如风也有通倭嫌疑。
  万历皇帝还不算昏君,很清楚李如风为人,他知道该用谁不用谁,借机诬告不失杀了御史丁应泰,安抚国内民心。但是李如风家族声威显赫尾大不掉,这是他最不放心的地方。所以作为皇帝首先他是一个棋手,他必须将棋子用在每一个该用的地方,分散他们的势力。如果哪个棋子有越位之嫌,果断弃之不用,必要时丢车保帅,方是治国之道。
  这样一来,读者看到这里,大概明白八九了,那就是李如风必须得死,才符合各方利益。李如风之死也就顺应历史潮流,狡兔死走狗烹,一切化作历史的尘埃。
  综观李如风一生用兵,深谙兵法,奇正相辅,一往无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平壤攻坚战石破天惊、碧蹄馆遭遇战打得气壮山河、龙山奇袭战一剑封喉。《明史》称赞道:“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第十章15节《风花奇缘录》之乱世红尘
  七律:有感
  世事如棋斗胆量,雄豪几代亦消亡。周天子羡西王母,永定河遗兵劫殇。
  若识黎民哀牧野,长教文武立朝堂。诚将家国护将好,不效清都山水郎。
  (大罗天尊萧铜锤题跋)
  神宗朱翊钧亲自导演了万历三大征中的前两场大戏——宁夏之役和朝鲜之战。以李如风兄弟,麻贵将军两大军团完胜而收宫。接下来,万历皇帝终于腾出手来导演最后一场大戏,就是收拾杨应龙播州之乱。
  燕公子李如龙将军怀揣国恨家仇远赴播州而来。大哥李如风刚刚战死沙场却不能送他最后一程,这就是皇命难违军令如山。
  万历二十七年,贵州巡抚江东之等率兵三千进剿播州。杨应龙令其弟杨兆龙、其子杨朝栋各率两千人马至飞练堡迎战,在红垭口方向设下埋伏。一条羊肠小道,两岸悬崖峭壁,滚木礌石轰隆而下。三千官军成包饺子之势,竟无一生还,江东之被革职。
  彼时,大明援朝抗倭战事已经结束,万历皇帝决心平定杨应龙叛乱。李如龙再度出山挂过帅印,奉命节制川、黔、湖广三省军务,主持平播战事。首先会合了在此地驻守多年的马千乘秦良玉夫妇,听取了各方汇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应龙于官军集结前率兵八万陷秦江,纵兵血洗秦江城。次年,明军各路兵马陆续汇集播州附近。李如龙持尚方宝剑,主持讨伐全局,坐镇重庆;郭子章以贵州巡抚坐镇贵阳;湖广巡抚支大可移驻沅江。明军分兵八路进剿:总兵刘珽出綦江;总兵马礼英出南川;总兵吴广出合江;副总兵曹希彬出永宁;总兵童无镇出乌江;参将朱鹤龄出沙溪;总兵李应祥出兴隆卫;总兵陈璘出白泥。每路兵马三万,共计二十余万人。这种安排,足以说明神宗对于剿灭杨应龙的决心。
  八路大军中,刘珽绰号刘大刀,江湖名号:君墨问。是平倭名将,夙有威名,所部骁勇善战。綦江在播州的北面,杨应龙也以重点屯兵于此,以其子杨朝栋亲领苗兵数万进行防守。然而,苗兵畏惧刘珽,一听“刘大刀至矣”,往往不战而溃。罗古池一战,杨朝栋差点被俘。刘珽率军一直攻到了娄山关下。娄山关是杨应龙老巢海龙囤的门户,与海龙囤并称天险,易守难攻,但是,却被刘珽在四月至六月两个月内连续攻破。
  巾帼英雄秦良玉与丈夫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筑等七寨,并偕同酉阳等土司军一起攻下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李如龙率领七位夫人,犹如神兵天降杀进杨应龙之“龙宫”——蟠龙宫。一把大火烧毁了杨应龙盘踞播州多年的海龙囤老巢。
  六月六日,杨应龙见败局已定,亲手杀死十八房王妃为自己殉葬,随后关门自缢。儿子杨朝栋、弟杨兆龙被俘。战役前后历时四个月,斩杀杨应龙的部队两万人。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李如龙班师回朝,并将杨朝栋等六十九人押解到京师,磔于闹市。至此,平播一战以完胜结束。
  平播之役宣告了藩镇割据,起源于唐朝,传位29代,经历七百余年杨氏世袭播州统治彻底结束。
  播州叛乱结束后,明廷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置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两省。
  万历皇帝还“及时”地分封各位平判将领赏银,撤销了李成梁父子总兵提督等军职。改任文职在朝为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约束了世袭军阀割据。却不知百密一疏,新的危险进一步到来。
  万历三大征役历时八年,皆以胜利而告终。据《明史》载:“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军民伤亡近五万,数十座城池被毁。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伤亡六万余人数。虽然主战场不在本国,战火使得朝鲜全境被毁。但是作为宗主国的大明王朝,此后数十年不断输血支援朝鲜小弟生产建设,花费帑银不计其数。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伤亡五万余数,上百座城池被毁。三大征接踵而来,国用大匮。因此,三次战役后,明朝庭元气大伤,消耗了国力,对明王朝统治造成极大地隐患,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之将亡,错失良将;前门防虎,后门防狼。
  由于李成梁父子被撤销军职,辽东三省,山海关外成了中央王权真空。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了一个新的政权,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家族崛起。努尔哈赤借剿匪之功,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关东各诸侯部落。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打败,总兵官张承蒙战死。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萨尔浒之役,明军大败,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惊。人们震惊之余,不禁要问?为什么李如风的四万辽东军能够轻易打败二十万的日本侵略军?而区区两万女真人却能打败十几万装备大明国军?假如李成梁家族还有兵权在握,那么努尔哈赤还敢拿公开起兵反叛吗?假如李如风没有死,还有努尔哈赤的争夺天下机会吗?
  历史没有假如,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给她画得浓妆淡彩,她就是国色天香的美人;你给她画出歪瓜裂枣,她就是人人唾弃的小丑。一切一切随着年轮的衰落而闭幕。
  本章节故事谢幕。
  (广告一下:本章节风神故事以万历三大征为素材,编辑小说结合历史,以历史人物战神李如松为原型,书中化名李如风,其他人物有风尘网友化名,有虚构,有历史原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