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作品名称:京门会战 作者:李智树 发布时间:2018-08-22 08:54:05 字数:3060
45801钻井队现场表彰大会之后,在总部党的核心小组直接指导下,指挥部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开门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除留少数干部主抓正常生产外,其余科级以上干部一律全天候集中学习。大家集中在一起,重温会战以来的工作成就,总结经验,查找教训,尤其是联系最近一段时间队伍出现的各类不正常问题,先从各级领导班子、各级领导身上查找原因,深挖根源。这次整风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当面锣对面鼓,有话放到桌面上,有啥说啥,不藏着不掖着,怎么想就怎么说,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开诚布公,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通过这次整风,使原来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了解的互相熟悉了,原来认识不到危害性的言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原来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个个显露出来了,原来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发生的误会、膈膜一件件澄清了,原来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的不良作风一件件曝光了,特别是,职工队伍中,尤其干部队伍中,原来以地域、以原单位、以业余兴趣爱好“抱团团”“攒堆堆”的拉帮派、论山头的恶劣风气没有了活动市场。这就为下一步石油钻探生产工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整风之后,指挥部党政领导班子也发现了自身的问题,随即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工作。首先是指挥部领导班子年龄老化问题。指挥部领导成员平均年龄50多岁,已经不太适应紧张繁忙的野外工作。其次,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指挥部领导成员文化结构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工农干部占87%,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石油钻探工作的技术革命与创新。通过调整,温源调任京门会战总部副指挥,分管文教卫生、生活服务、后勤保障、矿区建设等工作。不幸的是,在他刚刚上任几天,他四个儿女中他最疼爱的小女儿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一向被大家公认的贤妻良母式的温嫂,经不起这突如其来的噩运的打击,思想压力过大,再加上平时全部精力都放在温源和儿女身上,关注自身太少,体力精力透支过多,一下子居然卧床不起。经医院检查,查出“糖尿病”,且已经患有多个“并发症”,不久也步小女后尘而去。为石油奉献了家庭、奉献了子女、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温源,丧女之痛刚刚平息,多年依赖的伴侣有撒手而去,他的生活虽说有单位和其他儿女照料,但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在不及花甲之年,也早早离开了一心牵挂并终身为之奋斗的油田。下葬当天,近万人自发为之送行,指挥部上空哀乐呜咽,经久不绝,石油会战大道缓缓地流淌着黑纱与白花的河流。
在指挥部领导班子中年龄最大、资历最长的石明智,调往某大城市但任油田办事处主任。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把一直住在农村的老伴和六个子女一块解决了城市户口,全部进了城市。可这些子女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一家八口人全指望他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养活,老头儿睁眼就会看到老婆孩子七双巴望的眼神,却一筹莫展,心急如焚,原本一头黑亮的头发,竟然在一月之间变成了满头白发。
相对较好的安置是高昌,调任油田某疗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虽然远离生产单位,远离石油企业,但疗养院生活好,环境好,事务也相对较少,乐得清闲。应榭调任钻井研究院担任党委书记,冷若冰调任钻井研究院院长,两个人继续搭班子,合作默契。冯渊调任地球物理勘探指挥部担任党委书记,黎明调任勘探设计研究院任副院长,各得其所,都有了好的归宿。
最令人心疼的是郑世范。这次指挥部机构调整,郑世范调任总部机关某处处长。他把家里的傢三伙四收拾好,就想到自己原来分管的几个单位去转转,想着,这一走,有可能就很少能见到与自己一同日夜奋战的老同事、老部下了。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叫上一直陪伴自己老司机老范,不带秘书,坐上北京吉普副驾驶的位置,到30公里外的安置点去。他先到了钻前安装大队,跟新上任的年轻的领导班子见了面,鼓励他们要有闯劲,不怕吃苦;然后,又到管子站,跟几个老伙计抽了一阵子烟,说了说有关管汇运输车辆的事,大家挥挥手,互道再见;最后来到家属农场,与老部下查看了养猪场、养鸡场,又看了新建成的豆腐坊,还有正在修建的制醋厂,顺便看了看幼儿园和小学校。职工家属得到合理安置,职工子女得到良好教育,职工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并进一步改善,郑世范心里高兴,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离开农场,郑世范笑眯眯上了车,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仰头睡着了。傍晚时分,绿色帆布篷的北京吉普返回基地,没有像往常回机关,司机老范知道郑指挥不需要再跟指挥部领导汇报工作,就径直把吉普车开到郑世范家门口。老范下车打开车门,摇一摇郑指挥:“郑指挥,到家了!”这一摇不打紧,老范忽然感觉到了不同寻常——郑世范的身体已经僵硬了。这位曾在祖国的大西北转战过青海、玉门、长庆三个大油田石油工作者,这位曾在国庆10周年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劳模代表,就这样永远地睡着了!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的亲人、同事、战友、部下,结束了他的石油钻探生涯,临了连一句托嘱都没有给子女留下。指挥部两级机关为他在新建起的工人俱乐部召开了隆重的告别仪式。他的身后留下了五个孩子,只有老大刚刚从司训队结业,拿到驾驶证,其他的四个都尚未成年,分别在职工子弟小学、初中、高中读书。老伴尹氏,不堪生活和精神重负,再加上本人身体疾病缠身,仅在老郑去世后几天,抛下儿女离家出走了。后来,有人传说她在五台山出了家,削发为尼了,但谁也没见过,消息未必确凿。
调整后的指挥部党政领导班子大大年轻化、知识化了。楚效吴担任党委书记,王同庆担任党委副书记、指挥,邹德欢担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郝刚担任副指挥兼总工程师,温尔舒担任副指挥兼总地质师。
马勇也由井队抽调上来,升任综合调度室调度长。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也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新人必有新作为、新气象。指挥部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分期分批剥离文教卫生单位、辅助生产单位、后勤保障单位,将指挥部改建并更名为名副其实的“石油钻井工程公司”。钻井队由原来的16个,发展壮大到45个,而且3200米、4000米、4500米、5000米、6000米、7000米、8000米乃至9000米不同深度的钻机配套装备。为了适应科学打井、创新发展的需要,轮换培训,将钻井工人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普遍提升到中技水平以上,将司钻、副司钻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到石油钻井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以上,使队伍的生产技能和专业素质大幅提升。钻机消灭了原来噪声污染严重、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驱动系统将操控复杂、搬家安装费时费力的柴油机驱动,改变为操控简单便捷、无污染的电力驱动;泥浆净化、循环采用全封闭系统,消灭了原来的泥浆池、泥浆槽循环,避免了脏乱差的现场观感,而且能够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清水消耗、化学品消耗,从而大大节约了钻井成本;司钻操作台采用航空驾驶室模式,工作环境干净舒适,安全也有了保证,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且对井下钻头趋向、钻头磨损程度、钻具状态、地层变化、泥浆性能等等都有电脑仪表盘上显示、记录、调控,数据准确,操作简单,程序到位。技术的革新,减轻了钻井工人的劳动强度,简便了繁琐的工序,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原来的地质录井工、泥浆工等都没有了用武之地,纷纷从钻井队裁减下来,使井队人员编制从原来的120多人,精简为目前的平均不足30人。普通探井、生产井不用说,技术含量颇高的水平井、定向井、丛式井……都可以承钻,年钻井进尺从原来的最高20万米增加到120万米;连续多年将事故控制到0;非生产时间从原来的6%—16%,降低到0;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经济效益加倍提高。
新一代石油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会战精神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