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人物引子
作品名称:高山岁月 作者:王双贵 发布时间:2018-08-09 19:48:32 字数:5675
总目录
引子
第一章……勤奋的曙光
第二章……新生活的甘苦
第三章……温暖的乡情
第四章……平底的风波
第五章……绞縉的风暴
第六章……鼎盛的开始
第七章……变形的年轮
第八章……共协渡难关
第九章……严峻的挫折
第十章……民族的哀声
第十一章……他想的希望
第十二章……柳岸见朝霞
第十三章……好马的回头
第十四章……坎坷西塞行
第十五章……异地的姻缘
第十六章……求生的逃亡
第十七章……渉途的曙光
第十八章……特殊的年代
第十九章……曙雅的凤愿
主要人物
刘增奎……高落山大队社员
刘孝文……刘增奎的大儿子
刘仁贵……刘增奎的二儿子
刘惠玉……刘孝文小时的恋人
刘孝筞……刘孝文小时的同学
刘卫东……高落山大队党支部书记
刘云金……高落山大队某生产队队长
刘翻身……高落山大队贫农骨干分子
刘栓福……高落山大队某生产队社员
刘大德……高落山大队某队社员
章子冉……岛城中学刘孝文的老师
张淳圣……岛城中学刘孝文的老师
王悦斋……岛城中学副校长
吴盛才……岛城中学刘孝文的同学
林泽升……文城中级师范刘孝文的老师
王奕新……文城中级师范学校党委秘书
曲力虎……文城中级师范刘孝文的同学
刘钰环……文城中级师范班级团支书
刘晓海……文城师范学校伙房师父
谢友刚……栋贝南天门林场场长
杨生林……栋贝南天门林场工人
丁梅芳……栋贝南天门林厂女工,刘孝文第二恋人
蓝玉珊……新疆支边女青年,刘孝文表姐
岱排长……蓝玉珊的丈夫
袁秀莲……农场女工,刘孝文第三个恋人
门造福……新疆农场职工班班长
一、引子
紧靠着黄海海峡的黄海湾西岸有一座高近千丈,面积达方圆几十华里的高山,很是雄伟,从我刚开始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听说这座高山,山名悠久,自开天辟地的时候开始,人们就习惯把它称之为——高落山。
历史变迁留古迹,朝代更换。虽然没有史料记载,可传说当中,我们家乡的这座高山,在岛城县境内是一座海拔最高的高山,所以,当地人说:此山名为“高落”,名不虚传。此山东西走向,壁连壁,山重山,山高数百丈多。每逢风和日丽,海雾升腾,缭绕着把山顶直接带入入云端,古往今来,岁月变迁,高落山的传奇故事,虽无正史资料记载,却一真流传不断……
记得我还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每逢星期天,我都要和邻居家的几个小孩子们一起,天一亮就把自家给集体养的一头老牛牵到高落山上去撒着欢的放牧,前山怀有个特大的草坪,名叫作“放马坪”,放马坪的中央,有一个由东向西凸起的小山梁,如果站在高落山望去,极象一匹硕大的斑马在草坪里觅采食物,因此人们把这个小山梁叫作“斑马梁”。我们把牛放到斑马梁四周的放马坪上去吃草,那里的草长得非常茂密,把牛儿到那里去吃草,你就是一天不挪地方,牛也不会到处乱跑的。斑马梁腹下的胯裆处,有一个清澈透明的水池,不只是老辈子那个知名人士给它起名叫“马裆池”,清清的泉水,一年四季都是把池积蓄的满满的。我们在那里放牛,牛群吃饱了草以后,就可以自动结伴到池边去喝清澈的池水,所以我们每天把牛放到那个地方,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到别处去尽情的玩耍。
贪玩多历险,遇奇话衣山,所有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跑到高落山上到处钻树林、爬山梁,摘野果、掏鸟蛋,整天都玩得不亦乐乎。听老辈人讲,在马裆池北面的那个位置,原来有一个明清时代的古庙叫“风生水起”观。古庙呈四合院的建筑,正五间,东西两边厢房和下方宽大庙门的横五间寺庙,中间是一个大天井,据说极象北京老辈的四合院,四周的墙上,都绘有壁画,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全是古人模样,个个舞刀弄棍,羽羽如生,究竟绘的是什么历史人物,绘的是什么历史典故,当时村人文化水平低廉,没有一个能够懂得,也从来没有听说有谁去进行考究过。据说寺庙两边的厢房,不像其他别处的寺庙那样敞开进香朝拜。那里厢房的房门是经常锁着的,不知里面放的什么宝贝东西,寺庙大门门口有两樽硕大的石狮子,石狮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张着大大的嘴巴,好生威武,在大门的两边各放一只,嘴里唅着一颗圆圆的宝石,据说每逢有人经过石狮时,都不自觉的伸手去摸那硕大的宝石,总想把它从石狮子嘴里拿出来把玩一下,可是宝石在石狮的嘴里滑来滑去,怎么拿也拿不出来。
当年寺庙里住着一位童颜红润的老者,他白花花的头发,长长的胡子,穿一身黑黑的长衫,手里拿着一根看起来很奇怪的手杖,这老者身轻若云,
神秘的道长俗名叫刘同军。当年在铁木真帐下担任捋南参赞,只因不满铁木真捋南时杀戮残暴,说了几句不满的话语,铁木真要把他充军发配……
临押走时,铁木真念起他功劳不小,战绩显赫。本来想把他发配西域冰谷,突发怜悯问他:意欲何往?
刘同军慧眼一眨,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道:
“陛下把我发配到哪里都可以,就是别把我发配到环海湾的高落山去……
铁木真一听不知究竟问道:
“却是为何?”
“陛下有所不知,‘高落山、高落山,离天三尺三,方圆百里无人烟。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十人九到死,剩一也得残’”
铁木真一听,这比西域冰谷还要恶劣。于是龙案一拍:
“发配黄海高落山……!”
刘同军便面上装作后悔无望,很是害怕的样子。心里却高兴的无比欣悦。后来,刘同军来到黄海高落山以后,与群山为伍、鱼鸟邻群兽为伴。陆困夜宿斑马梁,腹饥香吞当地特产被誉为人参果的番红薯,渴饮马裆池的矿泉水。整体习武、行道,建庙修行。
道传奇,落山佳。据说黄海之滨的诺大地方,土质肥沃、一码平坡,后来精卫搬石填海,落下的尘土堆积成丘。这件事情感动了上苍,便派东土君王秦始皇扬鞭驱石帮忙堵水。由于秦始皇的神鞭威力无比,一次躯赶的山石较多,零星堆落于此堆成高山形成高落山便从此得名为——高落山。当时从云南过来一对刘姓农夫肩挑一对刘钢、刘铁的孩童逃荒于此,见山清水秀,地质肥沃。便在这里落脚扎根,就以后面高山取名建村——高落山村。当时一对孩童放牛时到寺庙玩耍,不小心因拿石头猛砸石狮子口中的玉珠,被一位从后山密林中出来的老者逮住,那位道貌岸然的老者,抓起那位正在用石头猛砸石狮子嘴里的玉珠的孩童,扔进西厢房中,锁上门便甩手而去。
另一位孩童下的差点没把裤子尿湿了,连跑的力气也没有了,瞬时便晕倒在地……至于他后来是什么时候逃跑的,是怎么样跑脱的,被摔进西厢房里的全然不知道,当时被扔进西厢房的刘钢才刚九岁多,还完全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不知过了多久,那个老者回来打开房门,手里拿着一个烤熟了的红薯,挮给刘钢,刘钢吓得根本不敢去接,老者便生硬的把红薯塞到刘钢的手里,然后坐到刘钢的身边,问刘钢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然后他抚摸刘钢的头顶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有缘,想不到咱们还是同祖同门呀……”,刘钢慢慢放松了警惕,情绪开始稳定下来,他感觉到老者不象是坏人,心里就不觉得害怕了,反而感觉他还十分和蔼可亲,后来老者给刘钢讲了很多关于高落山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刘钢聚精会神的听着老者讲的那些从来都不知道的故事,听得都入了神,全然没有擦觉到太阳己经下山,山林当中天落黑的早。当刘钢发觉天已经黑下来了,就赶紧跟那位神秘而又可敬的老者告别,急匆匆的去赶着牛就回家了,
刘钢回到家里,他母亲己经煮好了晚饭,看见刘钢这个时候才回来,很生气地说道:
“你还知道回来啊,干脆就住在山上算了……”
刘钢知道母亲怪他回来晚了,在说他气话,而且没有怪他砸石狮子嘴里的玉环,被捉住仍在寺庙西厢房的事情……就知道自己的弟弟刘铁没有把这件事情向母亲打小报告。于是便乖乖的听着没有吱声,过了好长时间,等母亲的气消了,他才把今天在山上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诉说了一遍……他的母亲一听说道:
“你知道那老者是谁吗……?”
刘钢眨巴着两只炯炯的大眼说道:“不知道……”他的母亲愉快的嗨了一声说道:“你好有福气哦,竟然见到了这个人,还听他给你讲了那么久那么多的的新奇故事……”
刘钢一听迫不及待地问道:“妈妈,你说得这么神秘,他究竟是谁啊……?”
他的母亲沉浸在往事的回忆当中,深沉自豪的对刘钢说道:“这个人就是咱们云南同宗的太老爷,在蛮军里已做到参赞,后来被铁木真贬到这里,建庙做了主持,姓刘,叫刘同军。可有威望了,据说你有上百了岁。这个主持师爷的神通非常广大,他的武艺十分了得,他既会涌经念佛给人消灾减难,又会上山採药给高山内外的人们把脉治病,无论什么病只要吃了他的药,都会药到病除。咱们这里,周围方圆九里十乡的居民,都对他敬之若仙,拜得五体投地。不过自咱们来这里建村以后,祖师爷好像心愿已了,留下‘广布施,多行道,善于人,子孙昌’的嘱咐,经常远出布道讲经。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很少有人见到过他的行踪,曾经有好多从军营退休的的老兵过来找他,没有一个人见着了他的踪影,都不知道他到那里去了……”刘钢的母亲说到这里,显然先前对刘钢的生气都一点也没有了。而且还很是高兴的说道:“你今天有幸见到祖师爷,是你有福份,不但能保你这一生无灾无疾,一定会大吉大利,保证我们刘氏在这里发扬光大,子孙繁荣……”
刘钢听母亲这么一说,不以为然的说道:“我才不相信这些呢,他是人又不是神……”
他们去听了好像一点也不生气说道:“信不信由不得你,这么多年来,有多少人想见他都没有见到,而你今天就调皮当中得以遇见了,这是缘分,是老天爷派活神仙过来保佑咱们刘氏子孙的……”
说来也奇怪,自从那次刘钢见了那位本门同宗老者以后,还多次去寺庙碰幸,却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第二个人见到过他,他究竟隐藏在山中,还是到别的地方去隐居了,没有人知道,直到现在几千年下来,这都是一个迷,是一个未解之迷。说来也很奇怪,刘钢、刘铁双胞胎出娘胎的时候,刘钢先生、而且还是倒生。所以生下来之后三日小病、五日大病,整天这痛那热、毛病不断,三天两头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经常生病被他弟弟戏称为病夫子,自从那次遇见了刘同军祖师爷以后,就很少生病了,一直到大都没有生过大病。而且刘氏长支兴旺昌盛,厚德受敬。
俗话说:功德盖世后人知,一身生世终成迷。关于高落山这位刘氏门祖师爷的传奇故事,有好几种传说,听起来都很神秘,特别是那些他年轻的时候,在铁木真帐下当兵故事,打仗非常勇敢,立了很多战功,要不怎么能能被英勇善战的铁木真封为总兵参赞。要不是因为他说话直爽惹恼了铁木真,被贬离开了部队,恐怕这位刘氏祖人的传奇就应另当别写,更是传奇。刘同军隐姓埋名来到高落山以后,在高落山的前怀,选了那个似斑马型的腹前那块风水非常好的地方,也就是传说当中的刘同军参赞,将自己从部队上带来的不少金银财宝作为资金,去买木料,砖瓦等建筑村料,另外还到附近各地去化缘酬集资金,请最好的工匠,修建了那座非常宏伟漂亮的庙宇。
至于刘同军师祖隐居后的行踪无人知晓,那座寺庙后来由谁主持,又何时被拆,也无从考究,从来就没有人对它进行过调查和文字记载,不但后人没有对他作出任何结论和任何处理,以及他后来很自然的隐退得无影无踪,究竟是什么原因,更是无人知晓。
不过通过刘同军祖师给给刘铁讲的那些故事,通过他的嘴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的关于高落山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却还是广泛流传,不少人听说。我当时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感到非常新鲜,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它在当地的每个高落山村人的心中,人人都会讲这些故事的传说,这是一个在当地流传得非常广乏的民间故事。只是没有人去考究,记载罢了。
高落山多典故,处处地名更传奇,高落山有两座山峰,大山峰叫高落顶,老辈子有一条小道穿顶而过,长有五六里远,被人们习惯成为“五里坡”。小山峰在斑马梁的臀部,人称裆上岭,也叫小高落山,这两座山的山名的来由,就跟这些传奇的神话故事有关。相传古代开天辟地的时候,此山并不叫高落山,而是因为神通广大的刘同军被贬这里以后,他在此山前怀建造寺庙,居此修行,而且因为他习武时,手里拿一支神秘弾杖,变化无穷,似万能神箭,远可以射中几里之外的任何目标,近可以穿插茂密的杂草,指哪打哪,无人能敌。因为他武义高强,神通广大,挥杖在山前挖出的那汪马裆池水潭,滔滔泉水,长年不干,据说此泉十分神奇,无论多少人过来到这个池塘里取水饮水,池水都不会减少一点,也不会外溢半滴。就是长期没有人过来取用这个池里的池水,水池里的池水也不会外淌溢,刘同军师祖就是依靠此山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修行成道,聚成大气。
当年,刘同军祖师把刘钢丢进西厢房的时候,把刘铁吓得把裤子跑掉在裆上岭的时候,正好被刘同军从寺庙里出来看到。本想喊住把裤子丢给他,可转念一想:“放那儿吧,以后也好留个名号。”这话还真叫刘同军祖师说对了。后来的刘氏次支刘铁的子孙在马裆前建村,还真是把这里叫做“裤子裆”了,虽然这是后话,可一直叫到现在。
像这种带有传奇色彩故事,跟实际的地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人名,真地名,真故事,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这正是,真人真名真故事,真山真水真池畔。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不仅自然风景流传至今,流传的带有神奇色彩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世间人口皆杯。
历史过去了几千百年,当初的事情是真是假,现在也无文字记载而无从考究,但这些活生生的地名的存在,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当地的大人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知道这些地名,都在叫这些地名,都听说过而且都会讲这些地名由来传奇故事。这正是,青山绿水传历史,地名铁证坚如山。正如那段经后人之口流传下来的刘同军祖师说的顺口溜:“高落山、高落山,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方圆百里无人烟,十人九死一个残”。足以说明高落山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能有多大。
高落山,因有传说而神圣,风景秀丽人向往,修房建屋好向山,阴宅造坟也向往。在高落山周边的房屋、坟地,无不朝向着高落山主峰。正想当地所流传的那样:“龙脉正,对山尘,子孙后代必当官。经商个个能发财,读书人人顶项尖。”这些谈古论今的种种说法,虽然有点唯心,扯得太远。但寄托信仰山、仙有灵的说法,也的确体现出对高落山许多信仰的传承,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不一般的真实写照。
虽然,高落山的这些圣境传说不能变为现实,但是,已经修通的青石崖石两条宽阔的柏油公路高落山颈穿行而过,使高落山的经济向外推行发展有了极大改变。可以预见,高落山人在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感召和庇佑下,刘氏祖先刘同军那些向往和预见,都能变为现实,成为造福子孙,服务社会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