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雪山英雄传奇>雪山英雄传奇(二十一)

雪山英雄传奇(二十一)

作品名称:雪山英雄传奇      作者:李载丰      发布时间:2012-07-18 07:41:40      字数:7881

  第二十一章 赴苏学习
  
  三槐在苏联与战友们共同生活了三个月,虽然苏联边防军给予了良好的照顾,衣食无忧,但是,三槐内心非常地焦虑和牵挂那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抗联战士们。
  这日,风尘通过边境线,来到了苏联境内,找到了三槐。告知三槐:“这是风尘通过地下交通线下达党组织的最新指示,要求他离开战场到莫斯科学习。”三槐不解地问:“不能吧,怎么不让别人去,非得让我去啊?”风尘道:“这是中央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需要后备干部,考虑到你有一定的文化底子,而且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所以派你学习,这是形势的需要。”
  三槐感叹道:“没有想到我离开国内仅仅3个月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这一走,又苦了冰山雪莲了!”
  风尘道:“放心三槐,有我和冰心雪莲照顾,她一定会很好的生活。你呀别想不通,你是军级领导,到莫斯科学习,将来回来还要挑重要担子,我想去学习,人家还不要我呢!呵呵。”
  要说分手,三槐真有点舍不得,道:“这么些年,我们患难与共,拼搏杀敌,真要离开从心里不得劲儿。”
  风尘道:“三槐哥,说句心里话,我和你一样的心情。自从到雪山山庄,你始终关注和关心着我,风雨同舟,打击敌人,把我领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党组织,而且在你身上学到了许多革命的道理,让我受益终身,没有你也没有我的今天,也许会沦落到土匪。你走后,组织上让我接替你的工作,负责牡丹江以东包括吉林东部军事情报工作,”
  三槐道:“嗯,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也是充分考虑你熟悉地下情报工作和当前复杂的斗争局面,必须有人去做。你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优秀战士,你会胜任这项工作,并有很大的作为。”
  风尘道:“不说别的了,请你放心,一定会做好!另外向你祝福,也是大家的心愿,祝你在苏联学习期间平安健康,多把知识带回来,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该说,当时的风尘没有考虑的那么远。他想,去苏联学习,只不过是短暂的离开,顶多一二年就能回来。回来继续打鬼子,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说得更实在一些,到国外学习,就是“留洋”。“留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富有诱惑力的,三槐当然也不例外。但当时他从来就没抱过这个奢望,觉得在这紧要关头,不可能从战场上脱身的。至于组织上怎么考虑,不得而知。其实,这批到苏联学习,是中央精心安排的,他是赴苏学习为数不多的军级干部。
  启程那天清晨,风尘为三槐送行。三槐深情地拉着风尘的手握手道别,风尘看见三槐眼里噙着一汪泪水,鼻子也不由得一阵发酸,赶紧向三槐招了招手,转身大步向江边走去。
  在苏联境内的集合地点,三槐与国内来的干部不足20人,均由苏联派来的军事代表负责行走路线。三槐与这些人来到江边,面对江的西岸,脱帽,向多灾多难的东北大地深深鞠了三个躬。三槐此时心中忽然觉得一阵凄苦,两行热泪竟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三槐与其他同志来到了乌苏里斯克(双城子)郊外,三槐等一行更换了服装,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列车。列车横穿西伯利亚,透过车窗,映入三槐眼帘的是幅员辽阔的田野和广袤无边的大森林,多数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处在原生态状态。经过七天八夜的长途旅行颠簸,让三槐等人疲惫不堪,尽管如此仍怀揣着追求革命的理想,融入共产国际洪流中。列车停在了莫斯科车站。他们下了列车,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代表前来站台迎接,并被送进郊外一座林荫环抱的学府莫斯科东方大学第八分院。这座学院全称为“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它是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联合创建的专为苏联各共和国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同时兼为东方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殖民地国家培养干部,在共产国际运动中颇有影响力。学员中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留学生,还有少数日本人、越南人、朝鲜人、土耳其人等。这座学院成立于1921年,斯大林任名誉校长,中共高级将领和革命活动家均在这里就读。十几年间,中国共产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来这里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三槐离开了战火纷飞的环境,脱下破旧臃肿的棉袄棉裤,换正西装,扎上领带,走进这所著名的学府,心里充满着激情和对知识的渴望,无心游览异国风情,刻苦研读相关知识,孜孜以求,决心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在学习中,三槐非常注重对军事指挥学的研究,并对各种武器和新式武器的发明十分关心,特别是对游击战术的研究兴趣也有很大提高。很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三槐离开东北后,始终怀念着崔石泉、风尘等那些还留在密林中的战友。在那里,敌情紧迫,环境险恶,他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危险,尤其是消息隔绝,这更增加了他对他们的惦念之情。他时常披上衣服,伏在床头小桌上,借着窗外透过的晨曦,满怀激情地提起了笔。写着,写着,他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白雪满山的完达山、结着厚冰的牡丹江,在没膝的大雪中,抗联战士艰难地跋涉着,走在前面的是军长陈荣久。接着是密集的枪声,战士呐喊着冲锋向前,忽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一天,三槐与同学们畅谈对中国革命和东北抗日战争的研讨,怀着对东北的黑土地、大森林、大湿地和勤劳豪爽的东北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侃侃而谈,全面分析东满一带抗日斗争的历史和现状。又从雪山山庄到成立抗日武装和抗日救国军的兴亡讲起,讲述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成长;讲了镜泊湖战役、奇袭东宁县城军事要塞;讲了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第七军开辟南自松花江、北至镜泊湖的游击区。还讲了如何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过夜,以及叮一口就咬去一块肉的“刨锛儿”、防不胜防的野狼、野猪、黑瞎子,还有让人叮咬难忍的“小咬”。越谈越兴奋,他恨不得把几年来东北抗日斗争情况,一下子都说出来。大家被三槐所描述艰苦斗争的战绩深深感动了。当他听到陈荣久、天虎等同志在饶河抗敌中英勇牺牲的时候,禁不住热泪流出。在聆听三槐的演讲后,很快吸引了一个女同学的注意,她就是继三槐之后第二年由抗联送到苏联学习的于静。尤其三槐仪表英俊,才华出众,加上学习刻苦,让她十分的倾心。于静,出生在吉林市一个富商家庭。父亲于凤鸣是吉林有名的商人,做木材生意,住在吉林市一个别墅里,生活自然阔绰。自从日本侵占东北后,生意每况愈下,日本人和伪政府的官员经常来到家中侵扰,让他出钱出物,帮助他们打抗日武装,维持地方秩序,让他烦躁不安。同时,于静的唯一哥哥于海,协助父亲做生意,在敦化运送木材过程中,被日本人截住,连人带物全部带走,不仅木材被没收,而且将于海带到伪警察所实施酷刑,逼着于海承认与当时的山林队有来往,扣上通匪的帽子,被鬼子残酷的杀害。于凤鸣得知后,来到了伪警察所与其理论,没有想到的是遭到了一顿毒打,拖出门外,悲愤的他含泪回到了吉林,通过多方努力和金钱买通,才把于海的尸体找到,运回吉林。于凤鸣简单办完了儿子的丧事之后,大病卧床。这时,在沈阳就读女子师范专科的于静得知家中的变故,回到了吉林。眼前家中的情景让于静无不动容。父亲弥留之际,告诉于静:“孩子啊,爹爹气数不多了,这个家是日本人给毁了,别忘记了国仇家恨啊!”于静此时已经哭成了泪人,一直在点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久,于静的父亲含泪而去,让于静伤痛之极。父亲、哥哥相继离去对于静来说打击很大。她也无力经营父亲留下的家业,只好将家产变卖后,继续回到了沈阳学习。当时的沈阳女子师范专科不乏有进步人士活动,传播进步思想,对于静产生积极的影响,多次参加了反满抗日的游行活动,并参加了辽西抗日义勇军,将父亲留下的全部财产捐助给了义勇军。成立女子特别小组,刺杀汉奸和日本高级官员,立下了许多战功。之后,秘密加入了党组织,多次为配合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重要的情报。由于表现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文化功底,经组织研究,派到苏联留学。
来到苏联,同在一个学院学习,使她有机会对三槐做比较全面的观察和了解,知道三槐是抗日英雄,身经百战,战功卓著,让她无不欣赏和崇敬。几次接触,她确信自己已经爱上了他。这也不意外,像三槐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有谁不倾心呢?每次三槐与同学在一起研讨和辩论,于静得知后,总是早早地来到那个地点,参加讨论和聆听众人的演讲。尤其时常端坐在一角,火辣辣的目光始终不离开三槐,观察着三槐的举止,偶尔上前端上一杯水,接着继续细致的聆听。课余时间,于静总是找个借口与三槐攀谈,常常交流到深夜。于静很佩服三槐的才气和睿智,回到住处时常梦到三槐慷慨激昂的演讲,让她难以忘怀。一天,她忍不自己内心的爱意,心想,我不能这样继续暗恋着他,索性拿起手中的笔,写了一封长长的情书送给了三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这让三槐十分的惊讶。这天,课间中的三槐找到了于静,告诉她放学后找她谈谈,这让于静欣喜若狂。放学后,于静回到寝室认真打扮一番,之后来到校园一个角落,只见三槐早已经坐在一个长条椅子上。三槐抬头看去,只见于静楚楚动人,落落大方,一张瓜子脸,露出一对酒窝,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上睫毛一闭一合显得十分的清澈而灵动,苗条的身材披上掐腰的黑色妮子大衣,更显得其皮肤洁白嫩嫩的和她魔鬼的身材。三槐心想,真是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啊,可是我已经有老婆了……
  于静脚步很轻像风一样落坐在三槐的身旁,道:“谢谢你约我!”
  三槐很尴尬地道:“这,这不是约会,是向你表达我的意思。”
  于静惊讶地摇着三槐的胳膊道:“啥意思啊?快说!”
  三槐道:“我要表明意思是我已经有了爱人了,她还在中国。”
  于静惊讶地道:“这是真的?”
  三槐坚定道:“是真的,她跟随我多年,我们一起打鬼子,吃尽了苦头。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爱,但是,我不能不告诉你,我接受不了你的爱,因为我的心中只有她!”
  于静听了之后,鼻子一酸,美丽的双眼流出了眼泪,哭泣着,并立即站起,跑向了自己的寝室。三槐也站起目送着她远去,心里似乎放松了许多,摇了摇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在苏联学习期间,三槐与同学交谈中深入了解了井冈山斗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谈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些令人敬仰的中央领导人,更加对延安十分向往。心想,如果自己一旦回国,必须好好地拜访革命圣地——延安,然后再回到东北去。一天,一位操湖南口音的人急匆匆通知他:“组织部决定让他到中央党校任军事教员,讲游击战术。”三槐非常的惊讶,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让他去延安。心中十分的开心,同时,也觉得组织这样安排似乎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他没有想到在东北打了几年游击战,在苏联又苦苦钻研军事,总结和探索游击战争的规律和经验,原本是为了能够回到东北带兵抗日杀敌。却安排教什么书?心中十分的纳闷,大感意外,回东北的愿望落空了。组织对他的鉴定明明白白写着:“该同志,聪明好学,对党忠诚,非常适合做军事工作。”
  听说三槐要调回国内,于静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前去为三槐送行。送行那天,于静和三槐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站台上。
  严寒的冬天,让莫斯科空气似超乎寻常,寒风刺骨,天空中不时地飘落着的晶莹的雪花。站台上人不是很多,三槐和同学们依依惜别,相互地拥抱。当走到于静面前的时候,只见于静眼前泪花闪烁,动情地道:“回国后,多杀敌人,我在这里祝福你!”接着,她从怀中拿出了一支钢笔,道:“我知道你要走了,也不知道你最喜欢什么,这支笔是我赠送给你的,记住要把它带好,将咱们革命史记录下来,激励后人,期待着你的好消息!愿我们永远成为好战友、好朋友!”三槐接过于静的钢笔,道:“于静同志,你是个好女人。我在这里短暂的学习和生活中,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和关心,相信我们一定成为亲密的战友!”于静上前与三槐拥抱着,轻声地道:“保重!”三槐用右手轻轻地拍着于静的后腰,道:“你也要保重!”
  上了火车,三槐急忙打开车厢座位前的窗户,大声地道:“同志们,再见!我在国内等你们!”伴随着列车缓缓而动,三槐还在窗口挥动着手中的帽子,渐渐地站台上的同学们消失在他的视野中。
  三槐按照组织要求,从新疆进入国内来到了延安。此时的延安满目疮痍,到处是日本鬼子轰炸的痕迹,心中迸发出憎恨的目光。
  三槐被安排到中央党校任教员,有些不情愿。接待他的一名教务处的负责人,见到他迷惑不解的样子,笑着道:“你是东北来的吧?来之前我查阅了你的资料,也看到了你的许多实事迹,你是一名优秀的将领。”
  三槐道:“那有啥用?还不是个教学。”
  这名负责人道:“看出来了,你是一心想回东北继续打鬼子。但是,你要知道啊,如果让你回去,只是你一人,如果在这里多培养大批学生,到那时你再回东北就不是你一人了,那力量就大得很了,你看呢?”
  一席话,让三槐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道:“嗯,那就不回东北了,接受组织安排。不过我一听到打鬼子,我心就痒痒的,心就飞到了东北。”
  这名负责人道:“你在这里多培养人才,将来派到东北,那可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啊!”
  三槐道:“是啊,是啊!我想通了!”
  三槐是一名经过战火洗礼的游击战术的教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在苏联深造过,非常受到校方的欢迎。
  在教学中,三槐又深入研究了毛泽东在井冈山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并联系自己在东北抗击日寇的战斗实例进行讲授,通俗易懂,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加之口才出众,会讲一口流利的俄语,不时引经据典,让学员们非常的崇拜。学习之余,学员们不时地夸奖三槐讲课容易听懂,讲得活,愿意听。
  尽管三槐用心钻研教学,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回东北抗击日寇的打算。转眼间三槐已经在中央党校工作了2年多。这时,已经是1943年的春天。随着1941年12月7日发生举世震惊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翌日,美、英对日宣战,英联邦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相继对日宣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予以沉重的打击,从东北抽大批关东军调往前线加以补充。面对这种形势,中央派出部分东北干部,前往东北抗日游击区,加强抗日力量,这给三槐回东北参加一线战斗创造了机会。他主动请缨回东北,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三槐秘密回到东北后,先是来到了宁安县城,与妻子冰山雪莲、风尘、冰心雪莲见面。分别已久,让大家相互之间无比的思念。
  寒暄之后,风尘简要向三槐汇报了这些年指挥地下交通线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日本鬼子的军事动向。汇报完之后,风尘道:“三槐哥,我们已经把屋子腾出了一间,你们夫妻好好聚一聚,嘿嘿。”三槐道:“你小子,很懂事儿啊!”风尘道:“你们分别快三年了,这点事情俺是还是懂啊。俗话说得好‘小别胜新婚’,你也很累,早点休息,我们走了。”风尘手握着已经身怀六甲的冰心雪莲走出了房间。
  风尘和冰心雪莲走后,冰山雪莲道:“三槐,这次回来不走吧。”
  三槐道:“暂时不走,过一段时间将按照组织安排到新的岗位工作。”
  冰山雪莲道:“三槐,这次你回来,我觉得你变了。”
  三槐惊诧道:“我变了?我还是我啊,呵呵。”上前亲了一下冰山雪莲额头。
  冰山雪莲道:“我倒觉得你变得更加成熟了,看来你到苏联学习,没有白学。”
  三槐用柔和的语气道:“嗯,看来媳妇的眼力不错嘛!想我了吧!”
  冰山雪莲道:“嗯,我这辈子啊,就是苦命子,小时候没有爹妈,长大了又苦苦追你,一波三折,等到和你结婚吧,还要整天整日地守空房,哎……”
  冰山雪莲摇了摇头,看着三槐,眼泪止不住地向外流。三槐拿着手巾给冰山雪莲擦去泪水,道:“是啊,你跟我受了很多苦,颠沛流离。等到把日本鬼子打败了,我们就可以过上太平日子,我就哪里也不去了,陪着你一直到老!”
  冰山雪莲道:“是啊,鬼子啥时候能被赶出中国呢?”
  三槐充满信心地道:“我想鬼子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等着瞧吧!”
  冰山雪莲道:“你刚回来,旅途很累的,我们还是早点休息吧!”
  清晨,三槐早早地起床,走出家门,来到了院子中。晨曦斜照在院子中的一棵老柳树。老柳树刚刚吐出嫩芽,随着风儿摇动着。蔚蓝的天空,有几只小鸟飞过,落在老柳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朝阳的余晖映照半个天。院子中老柳树刚刚吐出嫩芽,随着风儿摇动着。蔚蓝的天空一片云没有,朝阳余晖映照半个天。三槐在院子中溜达一圈,刚转身就看到了大车店老板郭德臣,道:“老郭,我回来了!”郭德臣听到三槐这一喊,愣了一下,道:“哈哈,三槐啊,啥时候回来的呀?”三槐道:“昨天晚间刚到,见天色已晚,就没有打扰你。”郭德臣笑着道:“哈哈,见外了不是?我们已是老朋友了。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了,你还没有变样。”三槐道:“老郭,现在生意如何?”郭德臣道:“别提了,现在小日本虽然少了些,但是那些二狗子(日伪军)仰仗着日本人撑腰,折腾得很欢,住店的人也不多,勉强度日。”三槐道:“是啊,民不聊生,老百姓日子难熬啊!”郭德臣道:“可不是嘛,现在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现在乡下都封山并屯,目的是隔断老百姓与抗联的联系,又把咱老百姓的土地都给没收了,让给什么日本“开拓团”来种,这些日本人也不会种地啊,逼着咱们村民帮助种,中国人敢怒不敢言。据说最近还抓了不少村民押送到嫩江去种地,哎……”
  三槐道:“嗯,接着说,我听听。”
  郭德臣见三槐喜欢听,接着道:“现在村民所产的粮食要向兴农合作社交‘出荷粮’,不准私自贩卖。日本人买‘出荷粮”给得价格很低,只能用换来的钱换取鞋子、食盐和锄头等,什么猪皮、马皮、牛皮就列为军用品,必须上交兴农合作社。在城里住更苦,都凭“配给薄”购买,包括粮食、豆油、布匹、棉花、洋火(火柴)等。日本人都吃细粮,数量不限。朝鲜族粗细粮各一半。轮到咱中国人就惨了,全部是粗粮,吃不饱,只好以豆腐渣、豆饼、榆树叶、野菜为食。谁要是吃了大米、白面就以‘经济犯’抓起来,进大牢。这些日本人简直是畜生,把咱们中国人不当人。对了,四年前,东京城协和会会长孙锦书被小日本鬼子抓了起来,经不住打,只好说谎,说出了‘反日会员’,其实他说的都是假的,但是小日本不管这个,抓了50人,每人的头顶上蒙上一个白布袋,大多数都被杀死了。不说了,越说越来气,这帮王八羔子拿咱们中国人当成三等公民。”
  三槐道:“这些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迟早会被我们中国人赶出去的,这笔帐一定会算的。”
  听了三槐这么说,郭德臣又开了口:“去年,小日本在这里抓了不少劳工,听说大多数都去了东宁、密山、虎林等地方去修什么警备路,还有的到鸡西煤矿挖煤、伐木头,住的是破工棚,不保暖,吃的是咸土豆、发霉的高粱米,哪有什么菜啊,自然饿死不少、冻死不少,多数尸首都扔进‘万人坑’,喂狼喂狗。这些野狼野狗吃馋了,天天趴在坑边不远处等着吃人,可吓人了。在宁安北市场还有两个‘慰安所’,别的地方也有,咱叫它‘军窑子’。里面住着全是从朝鲜那边被抓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他们穿着和服,学说日本话,涂脂抹粉的讨取小鬼子的欢心。一到星期天,这些小鬼子像饿狼似的排队去祸害她们。有的一人要接客10多人,等日本鬼子祸害完后,一个个走道直打晃。她们整天以泪洗面,哭天嚎地的,简直遭老罪了。”
  此时,三槐表情凝重,道:“老郭,我们都是中国人,日本人所作所为你都记着,将来我们必须去声讨他们。”
  这时候,风尘和冰山雪莲从门中出来。风尘道:“老郭和三槐唠啥呢?”
  郭德臣道:“也没有唠别的,俺唠小日本的事情。”
  冰心雪莲道:“三槐哥,饭做好了,进屋吃饭吧!老郭你也一起来吃点儿。”
  郭德臣忙着道:“嘿嘿,你们吃吧,俺还有事情要办呢!”扭身向外走出去了。
  在宁安县城,三槐焦急地等待了半个月。冰山雪莲看到妹妹快要临产,精心为妹妹准备孩子的衣服,并予以照料。
  风尘不断地与各交通站取得联系,一方面与上级组织取得联系,以便获得三槐下一步任职安排。另一方面获取军事情报,与三槐相商分析敌人的动向,为今后的斗争做准备。
  这道是:“赴苏留学回故里,一心报国驱敌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