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叶飘零>【长篇连载】叶飘零(十三)

【长篇连载】叶飘零(十三)

作品名称:叶飘零      作者:跳舞的胡杨      发布时间:2009-04-03 19:38:32      字数:6031

(二十一)
初升的太阳依旧那么灿烂,灿烂的如同阳光少年粉嫩嫩的青春脸庞。秋季晨光里的一切,在秋阳淡然的映衬下,依然显得精神焕发,朝气十足。校园里那棵高大的白杨树的片片黄叶,在微风中莎莎作响。其间,偶尔会传出麻雀的唧唧喳喳的叫声,两者相互配合,节奏分明,又互相融合,乐声清脆。当这出优雅动听的音乐一响起,橙黄的白杨树的叶子便开始翩翩起舞。它们用留恋的姿态,深情的目光,表达对这个充满热情充满欢乐的世界的深深眷恋。那片片枯黄的叶子,可是白杨树脱掉的铠甲?可是白杨树献给生养它的大地的织锦缎子?它们有的在枝头轻轻摇摆,有的在空中上下翻飞,有的在地上盘旋打转,有的干脆停留在屋顶的瓦缝间,舞姿乐声和谐相处,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不远处一些早起的农民,已经开始在田间地头劳作。马路上还多了些晨练的人们。如今,农村人也终于有时间有精力改变一下自己以前那种古老的生活方式。
农村的街道上,有了跑步的老人;田间地头,有舞动长剑的妇女;茶余饭后,有人开始述说生活的新气象。
透过洋洋洒洒的秋阳,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灿烂。
“在这迷人的阳光里,我只想在田间地头挥洒自己古老的汗水,来慰藉我苍老的记忆和还没有完成的山水画卷。”
老人诗意的表白,惹得他的同伴异常敬意。
“看把你美得!也不看看自己都快几岁了。还是年轻时候的快乐模样!”
“你也别小看我,只要精神好,同样可以活到九十九。”
两位老人幽默的谈话,飞扬在古老的乡村道路上。他们没有那些古代圣人的高妙论调,也没有隐士的高雅洒脱。他们只是扛着锄头,走在他们用一生都在丈量的黄土地的血脉上。
路边随时吹过的风儿,掀起他们宽大的粗布衣服。于是,悠扬的春天的温馨气息,便藏满他们整个的身上。
这是乡村里无法用语言叙述的美丽童话。
那个美丽的乡村,就坐落在欢欢的故乡村头的一棵老大老大的榕树下面。
而当乡村的老人在尽情说笑漫步于小道的时候,欢欢正在校园里认真早读。
校园里的东西两条道路上,教室前后,特别是操场上,站满了晨读的学生——
他们有的在精美的文句中享受着古代文学家优雅的追求,有的在历史的长河里尽情回味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有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间自由驰骋,有的在《相对论》里玩味着时间老人的大雅风范,有的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接受着历史庄严的考验,有的在英美语系的朗朗高歌中领略异国的风情……
这,便是校园里早晨最美的一道风景。
记得开学不久的一次班会课上,王老师告诉学生,这一学期学校要举行语文背诵、朗诵会。她要求学生一定要抓住早读的时间,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从现在开始就积极准备,迎接背诵会的胜利召开。
欢欢翻开语文课本看,这一学期,他们正学习的是古代的散文诗歌作品,要求背诵的篇目特别的多。古人优美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全在诗歌散文作品里展现无遗。
“背背也好。”欢欢想到自己特别的喜欢那些诗词作品的时候,心里一阵的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背诵,到举办背诵的时候,也许,他有机会在全体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虽说自己的理化成绩并不很突出,但是,他要能够在文学方面有所突破的话,也会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带来一点微薄的安慰。
王老师的一番话,触动了欢欢有些沉睡的心。
这时候,欢欢早读的声音,开始在空气中传播。他比较完美的朗读,有声有色的美读,使得和他在一个地方读书的其他的学生更加的有兴致。他们彼此的声音在校园里比试着,较劲着。前来检查早读情况的王老师被同学劲头十足的读书情景吸引住,她有些不忍离开。
“欢欢,今天早读特别认真呀!”
“您不是说学校要举行背诵会吗?”
“是的。从现在开始要加强背诵。这次背诵会,你有信心吗?”
“有是有的,不过……”
“不过什么?”
“对有些文章理解的还是不到位,所以背诵起来有些吃力。”
“是的。背诵的前提就是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背诵,才是最好的背诵。也只有这样,背诵的东西才会慢慢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诗词歌赋,一旦成为自己的,那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时准备使用。这样的学习,才是语文的最高境界。”
“谢谢王老师的教导。”
“不用谢的。”
王老师离开欢欢早读的地方,又转到其他的地方去检查。临走的时候,王老师特意注意了欢欢的眼神。她发现,欢欢今天的神情很好,没有往日的沮丧和沉默。王老师心里很高兴。她真的希望这次活动能给欢欢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把自己从那种封闭的心灵世界里拽出来,让他重新回到集体大家庭中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欣慰。
而欢欢则没有过多的注意王老师的表情,继续认真的朗读——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如此美好的诗句,让欢欢沉醉其中而忘乎所以。他一边朗读一边在心中默默解读着诗歌的独特内涵。欢欢的解释,显然有了自己的思考。
比如:这“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中的“冷”,着实让人心寒。要不是这个独具特色的“冷”字把多年的往事看穿看透,哪来的今日的人世沧桑的历史慨叹!
还有,“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白石道人简直是写尽了红药的相思之苦相思之痛。红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也只能孤苦伶仃的对月伤感望月伤怀。这一切的人间苦难,原来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因此,白石道人其实是告诉我们这些后生,人,不要得势便自傲自大,否则,一切的恶果只能有自己来品尝。
太白先生的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的诗句,说透了人世的艰辛。纵然我们知道自己的才能必定有用武之地。但,目前时下,我们只能在纷繁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座以待之。也许,生活的阳光会洒向我们的陋室;也许,太阳永远都照不到我们的屋子。对于金钱,我们可能还不敢说“散尽还复来”的大话。我想,这个社会,正是人人把金钱看的很重要,甚至有些人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那么,他会散尽千金吗?实在不敢苟同太白的这一大气豪迈的观点。
欢欢完全陶醉其中了。
欢欢这样的沉迷古代诗歌散文,是因为他自己感到和现代人比如他的父母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了。而这个时候,欢欢只有在古典诗词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久而久之,他就渐渐喜欢上了诗词文化。
那还是在欢欢上小学的时候,那时节,欢欢和苗苗一起上小学,他们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有一次,老师交给他们一首唐代的诗歌——《锄禾》。老师说,这首诗歌,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你就能做一个好孩子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欢欢竟然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夏天的中午时分,老天突降暴雨,地面上的水竟也流不尽。欢欢家的院子满是雨水,足有近一尺深。欢欢看到雨水在院子里欢快的景象,一时高兴,就光着脚丫跑进“河里”玩耍起来。不大一会儿,他的衣服全弄湿。而又一阵急切的雨滴,快速降落下了,在院子里的“河”面上打起许多的泡泡,十分好看。
欢欢的诗情来了。
欢欢在嘴里念叨着:天上暴雨地上流,院子积水成河流,小儿赤脚来嬉戏,踏破泡泡变水流。
欢欢得意洋洋。后来,他把这首诗歌念给老师听,老师听后对他大加赞赏,鼓励他以后多写写,就能当作家了。
欢欢想当作家的梦就是那时播种下的。
然而,一直到现在,欢欢已经读高中了。他懂得事情也越来越多,却没有了孩提时的那种写诗歌的欲望。有时候,他真的想写几句,就是几句,也让他要琢磨上老半天,到头来,还是没有任何的语言能够表达内心的某种突然间特殊的感受。
今天,早读时对古典诗词的朗读品味,让欢欢一下子又有了极大的热情,他仿佛是古代那些受尽委屈不得志的读书的知音。他诵读的过程,替古人说出许多的道理。也说出了古人内心的某种惆怅。
现在,欢欢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有一种特别的兴致。他认为,在所有的科目中,只有语文,才是最有情怀的学科,最有人文关怀意识的学科。一节课,王老师总能用她深情并茂的语言和简练而又富于表现力的简洁动作,讲述历史上那些读书人怎样影响了后来者的故事。那些伟大人物的著作,里面包含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深的爱,和对后人的谆谆教导。欢欢读书思考进入那种奇妙的境界的时候,往往会被作品的真实情感打动,他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会抽些时间,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成一篇读后感,珍藏自己的日记中。
到现在为止,欢欢已经写了好多这样的作文。
其中,让欢欢最为欣赏的有——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东晋是个‘门阀制度’盛行的封建王朝。当我们每一位读者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归去来兮辞》的时候,我们再也不会轻易的为陶渊明做出这种草率无理的低能判断。因为,陶渊明就是陶渊明,他不是现实的杜甫,更不是浪漫的李白。他的性格,不容许他与时代‘同流合污’;他的时代,需要他的性格能够‘同流合污’。然而,他的选择让那个时代失望了,失望之余,他又为人类文学创作的海洋添上一笔“平淡自然,清新潇洒”的独特风格,让后世他的粉丝们苦苦追求。
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陶渊明,一个找到自己人生归宿的大诗人——陶渊明,一个可以在‘浑水’中‘摸鱼’的读书人——陶渊明,当他开始享受他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生活的时候,尘世中的芸芸众生,已经再也看不出山的高峻水的秀美了。
面对‘乐夫天命’的陶渊明,我们应该肃然起敬。”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帽子,让晋武帝戴着十分舒服;‘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孝情,让晋武帝潸然泪下;‘是臣尽忠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的虔诚,让晋武帝感动不已。
这些实情,对刚登上皇位不到三年(公元265年,三国归于西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李密上表晋武帝)的司马炎来说,尤其对于一心想以‘德治天下’并且急需广纳贤才的司马炎来说,这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完全可以以此大作‘德治’和‘才治’的文章。值得庆幸的是,晋武帝心里想的,也正是你所说的。对于一个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你来说,晋武帝对你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天下所有文人的态度;晋武帝答应你的请求,就是西晋王朝开始‘孝治’天下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你答应晋武帝,‘愿乞终养’以后,一定要‘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样一个天大的人情,晋武帝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你有一句话是假的,那就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一篇《滕王阁序》,便是王勃慎重思考人生价值的方程式,也是他找寻情感归宿的重要宣言。他是想以此告诉人们,自己今天的作为并没有丧失他对人生志向的不懈追求。活着,就应该让有限的生命生发灿烂的光辉。享受亲情的快乐,只是在大风浪突起的时候,在那个温情的避风港里做短暂的停留。有了父亲大人的谆谆教诲,有朝一日,他还是要搏击风浪,尽展才华,吐露心声,书写壮美,描绘生活,放声歌唱的。
在王勃的情感探寻中,我们能够品味到一股浓浓的奋斗者自强不息的气息;触摸到勇敢者向上攀登毫不气馁的情怀。
也许,每一位有心的读者,都能听到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强音演奏的美好生活乐章。”
“站在庄子的影子里,影射那个世道的黑暗,你才会懂得庄子内心的苦闷。他选择的另类生活方式,是他对那个时代反抗的最强音。因为,那个时代是以‘战争’和‘杀人’为乐事的。
那样的时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还有什么快乐可说;还有什么自由可求。
于是,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天地,交给自然,交给阳光雨露,交给深夜明月。不知不觉中,他自己站立成一棵高大的树,一棵别人无法企及的大树,一棵‘在孤独的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大树。
他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这是他对黑暗的一种反抗形式,一种反抗那个时代的最有效的形式。
他,一个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中国文化大师。
他,就是庄周。”
这些东西,直到现在,欢欢一看到,心里还会激情澎湃。他为自己这种自由的表达而感到骄傲。
…………
欢欢拿起课本,来到操场,加入到这个书声鼎沸的声音洪流中去。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世界。
他想:今天的耳朵绝不会再热,辅导的老师也不会到操场上细心的一一检查,这倒是躲避老师检查的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其实,相当一部分学生早已经开始采用这种办法,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早读了。
多好的早读啊!多感人的读书场面啊!
欢欢被这种激情的早读场面感动着,吸引着,激励着,拿着课本,忘乎所以的大声朗读起来。
在学生的心目中,早读的时间是宝贵的。
然而,学校往往会在某个星期一的早操升起仪式后,再及时地加上一段各位值周大小领导的激情演说。这种演说,往往会从一周来的学生早操,早读,早饭,上课,午饭,午休,自习,活动,辅导,晚自习,作业,甚至是上厕所等一一谈起,一一通报,一一表扬,一一批评,一一发奖。殊不知,上课的时间都过了六七分钟,可那可爱的电铃就是不响,遇到这种情况,无人问津。而老师们总会按照北京时间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前。
演讲还没有结束。
你看,聆听教诲的队伍中开始有些骚乱:
队伍东边的一个小女生被学生掺扶下去了;
队伍西头的一个小男生被学生掺扶着走了;
队伍中间的高个挺瘦的女生同样被扶走了。
台上的精彩纷呈的用语不太标准的演讲声音依旧继续。
然而,就在离早饭时间还有二十九秒七一的地方,各式各样的领导的讲话才会戛然而止。那是因为再也没有可以讲的内容了。
一个早读就这样结束了。
而学生却再也没有时间尽情享受优美语言的机会。
接下来的活动就更多了:急急地跑进宿舍;长长地排队打水;济济地站队买饭;有些学生为了节约时间,干脆不去在长长的等待中消磨时光,而是继续抓紧时间早读,读那篇没有记熟的课文,记那些没有记住的单词,以及政治历史地理中的焦点问题,然后,只用五分钟的时间狼吞虎咽的吃一个菜夹馍,又急匆匆地直奔教室。
也许是最近一段时间学校工作繁多的缘故,几乎每天早操完后都会安排一个演讲,欢欢为了节省时间,也像那些昔时如金的学生一样,一个菜夹馍就是一顿早餐。
欢欢终于晕倒了。
是在一次早晨集会时。幸好他的父亲在隔壁的医院上班,及时赶到,及时救治,才使他本来就瘦弱的身体无什么大碍。
这,便是欢欢他们学校的一个挺普通的晨会实况。凡是来这里读书的学生,都得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而且,还不能有任何的怨言。否则,你得在政教处老师的严厉监督下去打扫厕所。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